APP下载

宁都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实践探究及思考

2021-09-10艾玲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思考

【摘要】 宁都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实践,有益于提升傩戏传承人等草根民众的话语权;有益于丰富赣南客家戏剧史料;有益于重建客家族群文化记忆。本文力图从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口述史采集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把行动的实践上升到一定理性高度,进而更有利于促进“非遗”保护。

【关键词】 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实践探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8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立项项目《宁都中村客家傩戏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编号:18YS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口述史”概念的出现,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口述史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伦·内文斯认为:“口述史是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来实现口述语言、声音、形象的保留,是有声音,可倾听,可观赏的历史。”[1]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则对此做了进一步地深化阐述:“口述历史就是通过录音访谈来收集口头会议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评论。”[2]他认为采集的口述史材料应当经过研究者的研究加工,形成文本形式后才能使用,这对口述史概念的后期演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地政府加强了对“非遗”的保护,尤其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由于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更符合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特质,传承人口述史也逐渐成了建构、挽救正在逝去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族群文化记忆的重要材料依据。本文仅就笔者近两年对赣南宁都中村客家傩戏传承人的口述史的田野实践,从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口述史采集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問题进行分析,以期把行动的实践上升到一定理性高度,进而更有利于促进“非遗”保护。

一、宁都中村傩戏

赣南宁都县是早期客家摇篮之一。宁都中村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客家古村,传统名称为“石示(zai)头”村,现属宁都县黄石镇石头村委会管辖。生活在中村的百姓皆是郭姓客家人,其族群在每年正月和九月等重要庙会节日上,仍会延续古代“傩戏祭祀”的遗俗,这也是迄今仍在赣南客家庙会民俗中仍活态演出的唯一傩戏,是珍贵的古代客家民俗文化的遗存。据传承中村傩戏的客家郭氏族群编撰的《汾阳郭氏定功后裔人文发展史》文本中记载:“中村傩戏距今约有600余年历史,跟当地的庙会‘禳神’习俗有关,‘禳神’为傩戏提供舞台和观众,同时,傩戏又是‘禳神’的一部分。”被人们誉为是研究客家民间戏剧的“活化石”,被纳入了江西省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中。

二、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必要性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显现的“群体记忆,口传身授”的师承特点,传承人的口传资料、口传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才会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进行研究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有益于提升传承人等草根民众的话语权

中村傩戏传承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普通民众,他们平时多以种庄稼、种果园、种蔬菜、饲养家禽、打零工为生,大多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不高,在学术界的话语权声音也非常微弱。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介入中村傩戏研究,可以使这些社会底层的温情记忆被记录留存,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话语权。

(二)有益于丰富现有赣南客家戏剧史料

纵观现有中村傩戏研究内容中,大多还停留聚焦于中村傩戏的唱词、演出形式,传承与保护措施之类的层面,忽视了对其传承人口述史料的关注,以至于谈及更多的中村傩戏历史都还会感到“空白”“贫弱”与“缺位”。作为赣南客家戏剧中不可缺少的中村傩戏,对其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可有效弥补现有客家戏剧文献、档案的不足,丰富当地的档案馆、图书馆资源建设。

(三)有益于维系与重建客家族群文化记忆

中村傩戏是客家人群体意识的象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近600余年的历史演变中,中村傩戏至少保存了34代传承人的记忆接力,中村傩戏不断重复的演绎形式和演出流程,让族群人获得了连续的记忆。所以,对中村傩戏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采集,可以维系与重建其族群文化记忆,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民族文化自信能力及民族文化复兴发展所需要的。

三、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的田野实践

2018年,笔者携团队教师走进田野,对宁都中村傩戏进行了口述史采集工作实践,两年的时间内,共走访中村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和非代表性传承人、亲历者约40余人,采集录音、影像约150小时,照片近千张,形成访谈文本及专著研究等文字材料30余万字。抢救性地挖掘、采集、整理出了一些宝贵的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料,取得了一些有效成果。

(一)准备阶段

1.网络资料查询、确定访谈对象。在准备阶段中,根据网络资料查询的信息,并结合前期田野采风中接触的宁都协会会长刘小明提供的资料,确定了访谈对象:一是中村傩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氏族群第33代传承人郭显椿;二是中村庙会36头首推出的预备接替郭显椿的第34代传人郭金生;三是宁都傩戏协会会长刘小明,协会副会长郭三生、郭谢生、郭春发、郭德才、郭炳生、郭百生,秘书长郭志俊、中村傩戏团团长郭承煊非代表性传承人等及其亲历者郭家满等。

2.初拟访谈提纲及实践方案。团队初拟了《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提纲》《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授权书》《中村傩戏口述史田野工作开展攻略》等。

3.落实实践器材及交通出行工具。准备了相关录音、录像设备及器材和车辆出行,为顺利完成田野工作创造条件。

(二)采集阶段

1.走进田野,采集口述史料。口述史采集的内容包括:中村客家傩戏文化的生存现状;中村傩戏民间相关文本收集;传承人的学习经历、传习经历、文化守望、传承困境与诉求;传承人的傩戏舞台化追求倾向;中村客家傩戏文化的演出程式、演出路线、艺术特征;传承人、经历者对客家傩戏传承现状的建议等。

2.保持高度的问题意识。口述史访谈现场,访谈人要始终保持高度的问题意识,在头脑中要时刻谨慎地审视采访文本,灵活应变。如笔者携团队在对宁都中村傩戏协会秘书长、非代表传承人郭志俊的访谈中,中村傩戏有一个剧目名叫《赖公射月》,但这出戏为什么叫《赖公射月》,受访人也模糊不清地做了一番解释,但无法自圆其说,经过与受访人的细节追问与问题分析,终于弄清楚,客家土话称太阳为“nia tou”(谐音),“nia”听的人可能听成了“月”。这说明原来《赖公射月》是不准确的记录,正确的应该是《赖公射日》。这也充分说明了民间文化具有口传变异性特征。

3.克服困难,打好感情牌。采集环节遇到的困难还是比较多的。一是交通不便,路途遥远。从省城南昌到宁都中村,行驶里程约330公里,一路群山、弯道、涵洞、隧道不断,所用车程时间大约需4个小时。二是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被访谈成员,代表性传承人郭显椿因年迈体衰、大病初愈,记忆退化,再加上语言障碍等情况,难以进行有效沟通,有时仅能从只言片语或现场翻译沟通后才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造成了访谈初期难以形成流畅的交流和采集。三是预约与见面不易。中村傩戏非代表性传承人雖然年过半百,但基本上还都是家里的劳动力,当团队艰难地寻找到他们家时,他们基本上或在外打工、或在田垄中进行农事活动,难以对其活动轨迹进行追踪访谈,好不容易预约,等到接触见面,也是匆匆一面。通过团队探讨决定,要想有效地进行中村傩戏口述史研究,必须先与传承人建立良好的感情,为此,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两年时间内,十余次的往返中村。为了使采集的资料鲜活丰富,在庙会傩戏“禳神”民俗期间,团队教师还与传承人一道在傩庙守夜,目的是为了亲身体验跟踪传承人的活态传承经历。通过多次接触,再加上宁都客家人的好客传统意识,到后来与传承人的交流就像走亲戚串家门一样热情与顺畅。

4.尊重传承人群体。在中村傩戏的传承人群体中,既有代表性传承人,也有一般性传承人,如果把代表性传承人看成“个体”,那一般性传承人就成了“群体”,因此在进行口述实践过程中,不能仅仅注意到“个体”而忽视群体。在中村傩戏田野实践中,主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目的是期待把中村傩戏这一文化的图景被更加丰富全面多元地记录下来,这对于保护中村傩戏具有重大意义。

(三)整理阶段

1.整理录音、文字、分类工作。将口述录音先转换成文字,并不是简单地拿来就用的史料,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种案头工作必须在相应的口述史研究理论支持下进行,需要分类处理图像、声音、文本等资料,并保存在专用的U盘中。整理录音、文字、分类等创作工作非常繁杂,需要非常耐心细致。

2.发现问题,甄别真伪,提炼研究论点。这是文本整理阶段一个值得探究与重视的难点,也是需要着力研究之处。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空白点、漏点。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后期还要不断核实、回访、求证,只有这样,传承人的口述史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四、小结

文化的发展在于创新,文化的深度在于传播。传承人口述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共性使得二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为中村傩戏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声音与图像,并丰富了原有文献史料资源,为当前及后人进一步研究客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积累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2](英)唐纳德·里齐.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王芝芝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

作者简介:

艾玲,女,汉族,河北唐山人,讲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舞蹈。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