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探析

2021-09-10谢克彬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极简主义瓦尔登湖

【摘要】 梭罗是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他通过《瓦尔登湖》阐述了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和极简主义生活哲学。梭罗认为自然具有主体性和内在价值。他倡导人类与自然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并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梭罗通过在瓦尔登湖畔融入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来实践他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梭罗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树立了典范。传承和践行梭罗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对维护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梭罗;生态中心主义;和谐共生;极简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16-03

基金项目:2020年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爱默生与梭罗自然观的演进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项目编号:2020GJ20)。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生态文学家。1845年,梭罗到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与自然为伴,实践他的生态中心主义哲学思想,并创作了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这部作品是美国生态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视为一本绿色的圣经。梭罗的生态思想和写作影响了后来的生态文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他被看作生态文学和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

一、梭罗生态思想的渊源

康科德的荒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加深了梭罗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梭罗在康科德出生和成长,康科德独特的河流及荒野使梭罗从小就萌发了对自然的热爱。梭罗四岁时从波士顿返回康科德的家乡时,经过瓦尔登湖畔的森林和田地来到湖边,体验了自然之美。他在瓦尔登湖畔独居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这是深深铭刻在我记忆中的最早景象之一。”[1]157康科德及邻近的波士顿在当时是人文荟萃的胜地,这对梭罗生态思想的发展和生态文学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梭罗在康科德度过一生,他长期沉浸在康科德的大自然中。康科德是梭罗生态思想的沃土,并为他的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梭罗的母亲辛西娅和挚友爱默生对他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梭罗的母亲辛西娅曾是一名教师,她热爱自然,并将这种热爱自然的情怀传输给她的四个孩子。她常常带着孩子们远足野炊,以此来亲近自然。因此,梭罗“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和大自然有了极其密切的接触”[1]213。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指引梭羅成为自然主义者和生态作家。爱默生是梭罗的良师益友,他促进了梭罗的生态文学创作。梭罗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阅读了爱默生的《论自然》,并因此受到启发而写了一些关于自然的文章。他们对大自然的共同热爱让他们成为一生的挚友,梭罗曾两次作为爱默生的助手和管家在爱默生家居住了一年多。梭罗是爱默生创立的超验主义俱乐部的成员,他们经常在康科德一起散步并探讨自然和超验主义思想。梭罗传承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和生态哲学,并把这些哲学思想付诸实践。

二、梭罗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梭罗是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坚定反对者,他倡导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权利或内在价值,大自然的一切仅仅作为人类的资源而存在价值。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和气候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众多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的有机统一,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现代生态自然观发轫于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阐述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一)自然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主体

在梭罗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大自然是有生命的主体,具有内在价值。梭罗把瓦尔登湖描绘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被反复不断地拟人化的有机生命体[2]。梭罗提出,大自然具有人类应该承认的权利,人类有责任尊重和爱护自然。在瓦尔登湖的森林中,梭罗细致地观察了一场蚂蚁大战,并由此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得出“仿佛它们是人似的。你越想,就越感到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1]233的结论。自然中的动物和人类一样,也存在着某种文明或者生存法则。自然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并非是人类意识的反映,而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评价梭罗对自然的热爱时,何怀宏认为“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3]对梭罗而言,自然蕴含着美和生命,自然是纯净的,自然的品质比所有的人都透明清澈。梭罗深受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他相信自然的美和纯洁能够洗涤道德罪恶、净化心灵。大自然的纯洁和恩泽给予人类健康和欢乐,“它们对人类怀着这样的同情。”[1]139由此可见,大自然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还在于其精神层面的价值。大自然是生活的指南,是哲学、艺术、语言、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基础。自然作为一种思想载体而为人类服务,自然是人类理解精神世界真理的导师。人类在执着于追求真理和大自然的善的同时应该敞开心扉拥抱大自然的多样性,体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人格意义,这正是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核心之所在[2]。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梭罗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人类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同时,也应当给大自然的其他物种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梭罗的生态和谐思想体现在他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中。梭罗把林中的各种动物称为瓦尔登湖的居民,这些动物成为了他的邻居和朋友。梭罗认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生命权利。当老鼠、北美鹟、山鹑和蜜蜂等各种动物到他的小木屋里搭窝筑巢时,梭罗因为它们把他的屋子看作合意的过冬住所而感到很荣幸[1]243。除了和动物分享住处,梭罗在冬日里还和它们分享食物。他常常把半蒲式耳的玉米穗抛到门外的积雪上,邀请各种动物邻居来享用,并以此自娱。这些动物对梭罗无所畏惧,像老朋友一样不请自来。梭罗在瓦尔登湖体验自然、与动植物为伴的生活经历促进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并向人们重申了保护荒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动植物和人类一样同属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不是人类独有的,应该给动植物自由生长和生活的环境,不以任何名义让它们按人的意志和行为方式来生长和生活。与生物和谐相处,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梭罗在瓦尔登湖实践了从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哲学思想。

(三)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

大自然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泉,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该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为前提。梭罗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否认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因此,人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要转变人类是自然的征服者的思想。梭罗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没有否定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为了在瓦尔登湖畔居住,他不得不砍了一些树木来建房子,但他的房子只是一间小木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开荒种地,但只是种了土豆和玉米等少数几种能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农作物,把对自然的开垦利用限制到最低程度。梭罗这种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是对当代可持续发展观的最好示范。同时,梭罗预见了自然在人类进步的名义下将会遭受严重的退化,而自然也将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一位农场主在冬天来到瓦尔登湖建一个模范农场,他“在这种隆冬时分剥去了瓦尔登湖的皮”[1]296。梭罗讽刺和批判了农场主这种对自然无度开发的行为,并发出警告:“瓦尔登湖,像土著女子一样,也有报仇的时候。”[1]296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能试图一次性对某个地方的资源或者对某种资源消耗殆尽,应当科学理性地加以节制,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梭罗认为“世界存在于荒野” [4],提倡把大自然的一部分完全保护起来,使其原始的荒野状态不受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的天然基因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

三、梭罗的生态思想实践

梭罗没有停留在生态中心主义理论层面的思考,他热衷于行动和实践,通过在瓦尔登湖融入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来践行他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梭罗倡导极简主义生活,其核心思想是崇尚简约。极简主义认为简化对物质的欲求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简单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在物欲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传承这种返璞归真、简单质朴的生活风尚,对于丰富人类的精神家园和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融入自然以构筑精神家园

梭罗强调与自然世界接触的重要性,大自然对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超验主义哲学认为,自然是精神的外化,人走进自然、与自然直接交流可以使心灵得以升华。因此,亲近自然可以让人摆脱无穷的物欲,构筑丰富的精神家园。梭罗曾经尝试了多种职业——教师、测量员、木匠、铅笔制造业者等。可是他发现这些职业生涯并不理想。他认为“大部分人过着沉默绝望的生活”[1]7。毫无疑问,这种绝望源自于物欲所导致的精神家园的贫瘠。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林地,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小木屋。他独居于瓦尔登湖畔,是寻求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一种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用梭罗自己的话来说,幽居森林之中,是“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一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是否能够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1]91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沉思生活。他記录了他在瓦尔登湖对于自然的观察体会,分析了他从自然得来的阅历和经验。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绝非消极的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自然是鲜活的、有益的,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和一切美感。作为一名超验主义者,梭罗认为自然能够使人的精神得到洗涤和升华。他宣称:“在怡人的春天早晨,人类一切罪孽都得到了宽恕。”[1]317梭罗通过对自然的密切观察,发现了无止境的重生,从而获得了精神启蒙。现代人常常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各种的物质欲望而躁动不安。回归自然,可以更好地体验简单的生活。亲近自然,构筑丰富的精神家园对现代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走进荒野、了解自然也能更好地拓展人们的知识视野,更易于人们发现真理。

(二)崇尚简约以认清生活本质

梭罗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他相信简朴的生活方式有益于保护生态平衡和认清生活的本质。极简主义生活是现代提倡的绿色生活,它的本质是最大程度地尊重生态平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5]。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奢侈之风盛行,大多数人都被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捆绑,内心充满了焦虑。为满足人们的物欲而快速发展的工业,又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梭罗强调,对财富的欲望使人无法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本质。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着最简单的自耕自食的生活,他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融入自然,过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构筑丰富的精神家园。梭罗同情那些继承了大笔财产的年轻人,因为这些财产将成为他们的羁绊,他们将成为土地的奴隶[1]3。对梭罗而言,生活的意义在于自由而简单,而不是无休止地工作。梭罗发现,一年中大约工作6周,就能够支付所有生活必需的开销。因此,他提出要确定什么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后尽可能地过简单的生活;大多数的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使生活舒适的东西,非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定阻碍人类的崇高向上。梭罗尊崇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哲学家,因为他们都是物质财富最为贫乏而精神财富最为富有的一类人。他在瓦尔登湖自耕自种、轻食简餐的生活证明,依靠最基本的手段,生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值得的。梭罗指出,“只要我们过简朴明智的生活,养活自己不是件苦事,而是个消遣。”[1]70因此,他呼吁人们对待生活应该“简单,简单,再简单!”[1]92简朴的生活不但让人免于在无尽的物质欲望中丧失对生活的理解,也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避免了自然资源的过多消耗。

四、结语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生活加深了他对自然的认识,并与之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在《瓦尔登湖》中,他阐述了一种基于环境和社会责任、资源效率和简单生活的哲学。这种生态思想和生活哲学现在和当时一样鼓舞人心。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价值,在于既维护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又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重恶化的困境。人类的活动在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被破坏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宣扬的生态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树立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瓦尔登湖》向现代读者传递了一种自然生态文明的使命,要求人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引领读者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梭罗帮助读者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呼吁人们提高环保意识,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环境保护运动。他在十九世纪提出的生态保护理念对于解决现代的环境问题依然有重要的指引意义。传承梭罗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有助于人类更好地面对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梭罗.瓦尔登湖[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2]陆杰荣,郭忠壮.论梭罗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形上境界与理性实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3):14-21.

[3]梭罗.瓦尔登湖[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6.

[4]Henry David Thoreau.“Walking” in Natural History Essays[M].Salt Lake City:Peregrine Smith,1980:112.

[5]陈望衡,谢梦云.试论生态文明审美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1):5-9.

作者简介:

谢克彬,男,汉族,广东茂名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极简主义瓦尔登湖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论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