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育人路径研究

2021-09-10白宗刚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白宗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时代高校校园为载体,如何营造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当代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而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根本性意义。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载体,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既包括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为高校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也包括狭义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等。是高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道德准则、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蕴含在校园环境中的理念和意境。如果按照文化形态分类,可将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教育引导、凝心聚力、规范约束、陶冶激励、引领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的人文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有优美的校园环境,还要有大学的精神气质。是校园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

二、高校校园物质文化

《荀子·儒孝》中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意为把一个人放到什么样的环境中,他的“习性”就会自然跟着环境改变。“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都体现了物质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承担者。高校校园的文化外化于物质形态就是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第一层表现。物质本身并非文化,只有当物质成为人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被赋予了人精神世界的思想、情感的时候才能成为物质文化。高校内的环境与自然界的环境区别在于校园内的建筑、花木、草坪、园林、亭子、雕塑等都是物化了的作品。他们不但是陈设的个体,还包含着学校的内蕴,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精神,把物质的东西赋予了精神世界,赋予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理想和追求。

是否重视学校物质环境美化在审美中的作用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水平。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能够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使师生提升美学修养、陶冶情操,营造和谐融洽之美,清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情会产生好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幽远淡泊的心境而真正专注于学问。北大的红楼、未名湖;武大的东湖和樱花林;川大的华西医大之钟楼及西洋特色建筑,都是一所学校令人流连忘返的核心要件,因为这里是学生们学习生活,谈天说地的处所。有特点的高校,其学校的体现历史传承建筑、各种纪念性雕塑、藏书丰富而又深具特点的图书馆、承载学校办学历程和发展的校史馆缺一不可。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中国首位获得建筑学届奥斯卡大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亲自规划设计和建设监造的,他结合中国江南园林传统设计手法和采用江浙一带即将消逝的瓦爿技艺建造并设计。建筑与校园的象山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置身于这个“无土不绿、无处不美”的环境中,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它好像在给你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和工艺美术课,令人回味无穷。国美象山校区当之无愧的中国最美高校之一,高考报名者和慕名参观者数不胜数,美丽的校园成为最有效的广告宣传。

天津某高校校园中心湖中饲养的黑天鹅和各色锦鲤成为学生们课余时间观赏和互动的乐园,是帮助舒缓学业压力,调节生活趣味的一个美好的场地。在湖的周边,绿树阴翳,有供学生晨读和休憩的座椅,每逢清晨,书声琅琅,湖边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场地。环境与学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时,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高校校园精神文化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校园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整体中占有主导作用。良好的新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对校园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活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训、校徽、校史、校歌等。高校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点、个性及精神风貌,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如果一个学校有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等软件,那这所学校具备成为顶尖学校的重要元素,易培养出健全人格品德,树立正确的“三观”的学生。

塑造高校精神文化底蕴,不但在于学风的培育,还在于文脉的传承。即包括历史传承的沉淀,又涵括了学术风气和思想潮流的嬗变。大学要充分挖掘和塑造人文底蕴,培育和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仪表、礼貌,在重要的场合和时间节点,如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开展丰富多样的礼节和仪式。充分发挥社团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帮助话剧、舞蹈、音乐、文艺展演、茶艺茶道、武术、摄影、新媒体类团体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形式。邀请学界知名学者和学术专家定期来校举办学术沙龙,拓宽学生眼界和知识面。

虽然校园精神文化不像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那样具体,但真实存在于高校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学校的体系,引导师生行为和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思想指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四、高校校园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规校纪是学校的规则、纪律和行为规范。它是美化和维护校容校貌、形成良好校风的舆论基础,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秩序的制度保证。高校的健康运转离不开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高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高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规定基础上建立的以约束、规范、引导和保护师生行为和利益,维护高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为目的,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完整规章制度体系。只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才能使高校校园内学习、工作、生活杂而不乱,井然有序。

五、高校校园行为文化

高校的行为文化是高校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是校園文化在师生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学校要培育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挥校管理团队、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的行为规范,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雅的艺术情趣。塑造优良班风校风,这是一个班级和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典型和相对稳定的风尚,是一个学校群体整体形象的写照,是不成文的规章制度,是评价师生群体素质的一个综合性标志,一旦形成,是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巨大力量。

六、结语

高校是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科学思想,开创文明新风的地方。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魅力所在,是不动的宣传广告,反映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特色,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学校竞争中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更可以以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它的最终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和造就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论》冯刚孙磊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秦岭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3]《望警塑心构筑师生精神家园》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研究专项课题资助)。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新常态经济时期构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