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幼儿兴趣,表演游戏大不同

2021-09-05刘娜

教育家 2021年31期
关键词:表演区头饰小猴子

刘娜

经常开展表演游戏,对幼儿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表演区是幼儿自发地进行故事表演和歌舞表演的游戏场所。经常开展表演游戏,对幼儿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熏陶。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从激发幼儿在表演区游戏中的兴趣入手,结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状态,采取了有效的支持与引导策略。

创设丰富有趣的表演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赋予表演区生动可爱的名字。一天,教师问幼儿们:“小剧场要开始运行了,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幼儿们兴高采烈地答应了。经过筛选和讨论,“小熊熊剧院”诞生了。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要借助具体形象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一开始,幼儿对表演区这个词并没有很强的概念,可是当幼儿参与起名字后,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提供足够的舞台场地和舞台效果,合理布局。“你挤着我了。”“你踩我脚了。”……表演区最初运行的时候,幼儿们的游戏活动总是在小摩擦、小矛盾中进行。经过观察,我发现原因在于表演场地太小。于是,我重新规划和调整表演区的布局和场地,为幼儿腾出更大的空间,并为幼儿设计了化妆间。幼儿们的表演更加顺畅,游戏兴趣也大大提高。

以熟悉的素材为依据,有目的地投放表演材料和道具。一次,我发现表演区游戏中幼儿对小猴子头饰的利用率不高,对小鸭子的头饰以及小维尼熊毛绒玩具的关注度却很高,甚至还能对原有道具进行创新。

小班幼儿处于模仿阶段,表演游戏中的内容多依据自己熟悉的歌曲、故事,他们对内容的掌握也是在模仿和重复性中不断习得的。小猴子头饰没有被选中,主要原因在于幼儿不知道戴小猴子头饰的歌曲怎么唱、故事怎么讲。发现问题后,我在平时的活动中带领幼儿们唱关于猴子的歌曲,并进行简单的表演。一周后,幼儿们对这首歌曲熟悉了,也愿意借助小猴子头饰进行表演了。可见,结合幼儿熟悉的素材,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不断更新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让表演区保持新鲜感。表演区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幼儿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去表演区开展游戏。一段时间过后,幼儿逐渐对表演区失去了兴趣,有的幼儿进去玩了一会儿,就提出换区的要求。对此,我进行了简单调查。从大部分幼儿的回答中,我意识到他们对表演区的道具已经失去了兴趣。根据幼儿兴趣和学习的新内容,我筛选了一些新材料,还为幼儿准备了录音机、投放了新的光碟。新材料的投放让幼儿重新喜欢上了表演区。

区域间的联动效应,让表演区更具樂趣。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发现表演区没有观众,幼儿的表演欲望不强。我跟他们说:“你们快想想办法,去邀请一些观众吧。”小九灵机一动,对乐乐说:“咱们去娃娃家,叫其他小朋友过来观看吧。”说完,两个人就去邀请娃娃家的小朋友。娃娃家的小朋友很高兴地答应了。台下有了观众,表演区顿时热闹起来。教师的适时介入能够促进幼儿不断思考,支持幼儿游戏活动的持续进行。同时,表演区和娃娃家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还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现表演区幼儿的亮点,教师评价有侧重。借助评价环节,我请小九将如何邀请观众的小秘密讲给全班小朋友听,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也愿意尝试。教师要充分利用班中能力较强幼儿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其他幼儿拓展和丰富表演区的经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的游戏状况并适时地介入和指导,还要在评价环节将自己观察到的有价值的内容分享给幼儿,让幼儿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表演区头饰小猴子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小导演诞生记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小猴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幼儿园表演区的创设与指导
小猴子
头饰类恐龙
“帽子展”
西班牙流行止痛头饰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