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濡染儿童生命

2021-09-05胡丹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街灯古诗文生命

胡丹

在阅读领航人的培训现场,我见到了我喜欢的特级教师张学青,虽然之前从未谋面,虽然现场也未上前合影,但那些与她有关的文字让我早已熟识了这个温婉的女子。安静、认真地听完她的讲座,我对她更加佩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斯蒂文森的这首《点灯的人》:

茶快煮好了,太阳已经西落;

这时候,可以在窗口见到李利走过身旁;

每晚,喝茶的时候,你还没就座,

李利拿着提灯和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

……

喜欢李利。他在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把街灯点亮。于是,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就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

喜欢张学青老师,她的阅读推荐与阅读实践,点亮了孩子们心头那盏阅读的灯,让他们走进了文学的世界,朦朦胧胧间,感受到了文学的优雅,不断找寻阅读为他们营造的美丽的精神家园。

徐徐展开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她的视界从一堂小小的课例、一个学期的授课计划、一本书的教学中挣脱出来,以课程的方式来教阅读,让孩子们的阅读成为一个濡染的过程。

关于濡染的解释,我想最近的意思应该是熏陶。拿中国的古诗词来形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讲得更清楚一点,就是金庸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一位英国教授朋友来中国,早晨起来散步,鸟语花香,一个正在修剪花枝的园丁向他打招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乘船过三峡,又听一位水手吟道:“ 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感慨不已:一个连贩夫走卒都知道古诗文的国度,文化根基自然了不起!

这就是阅读的“濡染”,不是一下子的明了,更多的时候是在心灵纯净的童年记诵下一些东西。就像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张学青老师就是这样,从低段的兴趣培养到中段的习得策略,再到高段高阶思维的发展、阅读能力的提升,她以持续不断的阅读陪伴学生,濡染、滋养着他们,促成他们缓慢而坚定地生长。阅读中,有盎然的情趣,有活泼童真的世界;阅读中,有真情的体验,有独特的生命历程;阅读中,有思维的碰撞,有文化内涵的丰厚……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与情感乃至精神相遇。沒有华美繁复的多媒体课件,却充盈着清新素朴的气息;没有激情洋溢的言说,却有着含蓄深沉的内蕴;没有精巧完美的结构,却有着真善美相融的情愫。这样的阅读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底悄然流过,美好纯真、明媚温暖,能让人沉浸下去,细细品味,细细回味。它让教师、学生、文本共同建构起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形成一个阅读的“气场”,彼此深深吸引,折射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这是阅读“濡染”最好的诠释。

张学青老师在讲述中还给我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必须阅读经典:经典的绘本、经典的著作、经典的古诗文。

想起有位学者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张学青老师就这样通过自然、缓慢的濡染,把阅读的美好呈现给她的学生。我想,她的每一个学生都会珍爱、珍藏,在阅读中吸收养分,就像种子的孕育,到时自然会开出一朵朵明艳的花,释放出对美好生活的感动。

阅读,在张学青老师的生活中是一种享受,一种美、智慧与性情的享受。带给自己,也惠及他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街灯古诗文生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路旁的街灯
迷路的街灯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