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育人有法

2021-09-05刘梅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王戎俊杰导语

刘梅

【教学背景】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因此,本单元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简要复述的能力。而学习本篇课文,重点是了解故事情节,能复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仅49字,短小精悍,介绍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年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的对比,让人们感受到王戎聪明、爱思考、善于观察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片段一:聚焦“主题”“要素”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指名说。)

师小结: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地向前行驶,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可有些人的名字就像淘尽泥沙才出现的金子一般,永远闪亮地留在了史书上,难怪第八单元导语说: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2.师出示第八单元篇章页,齐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了解“俊杰”,明确语文要素。

师导入: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俊杰——王戎。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写他的名字。

板书:王戎。

3.师:“戎”是本课的生字,短横竖撇表示“铠甲”,“戈”指的是兵器,斜钩要写得舒展,“戎”就是古代兵器的总称,也指军队。一起读读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是零起点,从三年级的历史故事《司马光》、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到四年级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学生已经初步习得了关于文言文的一些阅读方法。教师从“单元导语”拉开学习的序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人文气息,对主人公充满好奇,从而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可以说是非常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

片段二:聚焦人物形象

1.师:诸小儿都争着跑去摘李子了,王戎为什么不动呢?(指名说。)

2.师:首先王戎是在观察李子,李子树长在路边,树上的李子还多得要把树枝压弯了,然后他就在想:如果李子是甜的,人们就会争着去采摘,可如今树上“多子折枝”。

师出示:甘李 竞走取之 树必无李 多子折枝 无人取之 此必苦李 。

3.师:看着大屏幕,谁能用上“如果……那么……”这样的连接词,来说清楚王戎思考的过程。小组合作先讨论,再回答。

板书:观察  思考  判断。

4.师:此时我们再来读“唯戎不动”,王戎真的没动吗?从中你能感受到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听了王戎这一解释,诸小儿有什么话要说呢?

板书:聪慧。

(设计意图:文言文学习离不开想象。通过质疑聚焦,顺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王戎内心,想象体会王戎“不动”的原因和断定“苦李”的分析依据。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让学生一下子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了解王戎推理的思考过程,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要分解推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让学生懂得思考的过程,走进王戎内心。想象体会王戎“不动”的原因和断定“苦李”的分析依据,在想象说话中引导学生跟着王戎透过观察的现象,经过一步步思考分析看到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感受王戎的“神童”形象。)

【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立足文本,带领着学生从“单元导语”、词句理解、人物思维过程等方面,以朗读为基础,以理解为根本,以积累为落脚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品析。

一、立足文本特点,有效渗透立德树人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有一个突出的创新之处就是增加了“单元导语”,从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双线架构进行编排,每一个单元中的选文也是独具匠心,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讲授语文知识,也要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片段一”中,教者能够立足于教材编排特点,从“单元导语”入手,带领学生欣赏古色古香的“单元导语”图,开启学生的学习之旅。让学生在观察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诵读诗句中感受中华语言之美,让学生在交流中触摸“俊杰”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以榜样为标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为走进小古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挖掘文本资源,有效渗透学科育人

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质疑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也很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许多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课文预设的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在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教师也进行了学科育人教育。在教学“片段二”时,笔者立足于学生有学习小古文经验的基础之上,以主问题“王戎真的没动吗”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角色体验,与王戎对话,感受王戎的思维过程,在体验中走进人物,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慧”,能够在生活中做一个“聪慧”的孩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进行准确判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師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热情,做到了教学实效与学科育人的统一。

在统编版教材的单元统整视野下,阅读教学不能仅仅驻足于文本的表层、停留在学生“已知”的言语内容的层面,而是要基于学生课前预学的实际学情,立足文本特点,挖掘文本资源,有效渗透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为学生深入研读教材、丰富学科知识打开一扇窗。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王戎俊杰导语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表演大师
我的同桌
阔腿裤的小秘密
德行第一之十七
我给桌子“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