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

2021-09-05穆志刚

关键词:阅读技能英语阅读课程思政

摘 要:英语阅读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技能课程、核心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既是课程人文性质的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阅读课程具有技能训练为主、英语选材为主、西方文化丰富、课外阅读量大等基本特征。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可以通过哲学启迪、内部挖掘、外部融入、主题拓展、课外巩固等路径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技能;技能课程;课程思政

一、引言

英语阅读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1-2]。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2018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将英语阅读置于显耀位置[1-2],足见其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英语阅读课程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等[1]。作为一门人文课程,英语阅读课程和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一样同时具有德育职能,如“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1],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2],“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1]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包含的育人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和价值,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实施课程思政[4-5]。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英语专业课程责无旁贷,许晏玮、陈丽霞、李丽、穆志刚等在综合英语、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指导和翻译实践等课程和环节中尝试实施课程思政[6-11],具有一定带头示范作用。

目前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中国知网以篇名含“英语”或“外语”且篇名含“阅读”或“泛读”且篇名含“思政”或“课程思政”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仅有四篇论文(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李丽尝试在商务英语阅读中将思辨能力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8],潘旭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挖掘教材中思政知识两个方面讨论在高职英语阅读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12],李梅兰尝试通过引入经典案例、搭建脚手架和创新方法载体等途径在批判性阅读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13],莫海萍尝试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水平和挖掘教材思政内容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14]。上述研究提出了挖掘教材思政元素、创新方法载体、引入经典案例、引入辩证思维、提升教师思政水平等措施,对学界思考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很有启发。但上述研究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英语阅读课程相关性不高,且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具有开放性,因此有必要就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程思政问题进行继续探讨。

本文拟首先概括英语阅读课程的特征,然后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二、英语阅读课程的特征

根據本文作者实践观察,英语阅读课程具有技能训练为主、英语选材为主、西方文化丰富、课外阅读量大等基本特征:

(一)技能训练为主

无论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还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将英语阅读定位为专业技能课程,旨在依托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所以以技能训练为主是该课程最突出的特征。

这一特征对英语阅读课程带来重大影响。首先,阅读技能绝非天生神赐,只能通过后天训练获得,而且只能通过较长时间反复训练才能获得。因此,英语阅读课程学时普遍较长,通常为一至两个学年,以期通过长时间系统地反复地训练达到熟练掌握阅读技能的目的。其次,技能本身通常只有寥寥数语(如略读、猜测词义、概括主题等),但技能本身不能独立出来进行训练,反而必须把技能置于某些载体之中才能依靠这些载体训练相应技能,恰似学游泳不能仅站在岸上苦读关于如何游泳的知识而必须借助于水这个载体进行锻炼一样。这又带来英语阅读课程下一个显著特征。

(二)英语选材为主

作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英语阅读技能,而不是汉语阅读技能,因此用以训练英语阅读技能的必然是英语载体而不是汉语载体。所以该课程第二个显著特征是以英语选材为主。

这一特征也对英语阅读课程带来重大影响。第一,虽然教师有相对自由权限选择哪个出版社的教材,但是通常教师在教材的具体选材(课文)上很少有决定权,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采用教材提供的具体选材(课文)开展训练。第二,教师无法决定教材中的选材(课文),也就无法控制其中的思想意识,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说,教师只能挖掘传播其中积极向上的思政元素,批判驳斥其中错误有害的观点看法。

(三)西方文化丰富

除重点训练阅读技能外,英语阅读课程还有一个普及西方文化知识的作用。在主要进行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透过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吸收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1]。由此可以得出英语阅读课程第三个特征:西方文化丰富。

这一特征对英语阅读课程带来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包含可以借鉴的思政元素。虽然西方文化中存在一些垃圾糟粕,但西方文化也有其光辉灿烂的一面,而且进入英语阅读教材的西方文化通常都是正常的健康的,这就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较好的思政元素。第二,西方文化包含可以采用的讨论主题。阅读材料虽然来源题材广泛,但可以大致归纳为几个常见主题,如宗教神话、节日习俗、文学艺术、文化文明、人与自然、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国际热点等[6][15],这就为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提供了不错的讨论主题。

(四)课外阅读量大

阅读技能需要长期反復训练。虽然英语阅读课程开设一至两个学年,但通常每周只有两个学时,这导致课时总量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需求,因此通常需要在大量课外阅读中继续锻炼巩固相关技能。由此可以得出英语阅读课程第四个特征:课外阅读量大。

课外阅读不受教材制约,教师有权选择推荐课外阅读材料,这对实施课程思政来说是大好消息:教师终于可以将那些包含预期思政元素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终于可以主动把某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了。

三、英语阅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英语阅读课程的上述基本特征,以及其对该课程带来的众多影响,也影响到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受前人研究启发,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哲学启迪、内部挖掘、外部融入、主题拓展、课外巩固等路径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

(一)哲学启迪

英语阅读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程,任何一种专业技能训练都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教师可以挖掘其中丰富的辩证思想,对学生进行哲学启迪。

学生经常抱怨说花了好长时间好多精力学习某项阅读技能,但总感觉似懂非懂没有掌握。其实学习阅读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包含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借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6]。最初学生并不掌握阅读技能,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了一点点基础阅读技能(如猜测单词意义的基本技巧等),这表明已经开始发生量变。学生继续学习,掌握的基础阅读技能越来越多,这表明量变处于积累阶段。最后通过反复操练学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基础阅读技能,这样就达到了质变。更高级阅读技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之开始。

还有同学觉得自己完全理解课本上某项阅读技能,但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却仍然无从下手,感觉课本上的阅读技能对自己没有任何用处。教师有必要结合这种情况融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说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和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说明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16]。课本上的阅读技能是共性,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对解决所有阅读问题都有指导意义。但是普遍的指导方法并不能直接针对某个个性问题。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是个性,是具体的特殊的,必须在阅读技能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寻找相应解决办法,要做到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内部挖掘

阅读技能训练通常要借助教材中的英语阅读材料,这些英语阅读材料通常含有丰富西方文化,教师可以挖掘教材西方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教育。

以王守仁和姚媛编著的《泛读教程》修订版第3册第3单元课文《What is Animal Welfare?》为例,教师可以从课文内部挖掘思政元素,在进行技能训练和熟悉文化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围绕课文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动物是否有需求(need)和知觉(sentience)?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包含哪些方面?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是否一样?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是否一致?如何评估动物福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根据情况与学生一起辨析问题理解作者意图,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动物是有需求有知觉的生命体,要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不虐待残害动物,维护动物福利。

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引导,几乎所有课内英语阅读材料都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素材,一方面教师可以宣传肯定其中积极健康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其中歧视的反动的思想观点予以澄清驳斥,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意。

(三)外部融入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现实活动,发生在具体社会现实之中,因此教学活动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有心思的教师可以主动利用这一点,把教学活动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意识、重大事件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本文写作之时全中国全社会都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NCP)这一重大疫情,其严重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毋庸讳言。这一社会现实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都带来巨大影响(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普遍线上教学等),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作者比较关注的是,陈嘉源等研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源自中华菊头蝠[17],有研究团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是穿山甲[18],还有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19],专家提醒要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19]。有责任感的教师可以通过“动物福利-野生动物-蝙蝠(穿山甲等)-新冠肺炎”这样的思路把新冠病毒作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一方面,教师要适当补充课文内容,说明动物福利不仅仅关注人工饲养的动物,也要关注野生动物,不能捕杀残害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结合时政大力宣扬抗击新冠肺炎中涌现出来的动人事迹、奉献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善于联系,几乎可以把所有社会现实中的思政元素都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之中。但是一定要做到有机融入不露痕迹,避免强拉硬拽胡乱联系,更不能喧宾夺主顾此失彼。

(四)主题拓展

英语阅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的技能,但是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中任何一项技能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技能,而是与其他技能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英语阅读课程教师必须有整体眼光和开阔视野,在重点训练阅读技能的同时适当关注其他英语技能。

前文说明英语阅读课程的材料来源广泛题材广泛,但可以大致归纳为几个常见主题,教师可以在这些主题上适当拓展,融入思政教育。以王守仁和高虹编著的《泛读教程》修订版第2册第1单元课文《The Law vs. the Piano》为例,该课文描述西方家庭中父亲与女儿在教育、职业等方面的观念冲突,可以将其纳入教育或家庭教育主题之下,并结合教育或家庭教育这一主题开展课堂活动,在主题拓展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材料比较中西方教育异同,阐述中国教育的优点,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课下观看《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和《我爱我家》等视频,比较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中西方家庭代沟异同等。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发现等在课堂上与小组同学分享,与全体同学分享等。这样在教材选材主题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口语等技能,还可以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谓一石多鸟。

对教材主题的拓展一定要适当适度,避免过渡拓展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五)课外巩固

英语阅读课程具有课外阅读量大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课外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语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文学魅力,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杂志,当前西方主流媒体都有在线资源,让学生养成浏览重要西方媒体文章的习惯,了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最新发展,关注国际时政大事,培养全球视野。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关注国内主要英语媒体文章,如Peoples Daily、Xinhua News Agency、China Media Group、China Daily、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等,熟悉国内时政,熟悉党和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跟上时代步伐。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比较好的英语翻译作品,如《A Dream of Red Mansions》《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The Book of Tao and Teh》《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等,了解中國文化在英语中的表达,增强文化自信。

课外阅读重泛不重精,鼓励学生在大量广泛阅读中将阅读技能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积极吸收阅读材料中的思政素养,提升个人素质和思想水平。

四、结论

英语阅读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既是课程人文性质的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英语阅读课程具有技能训练为主、英语选材为主、西方文化丰富、课外阅读量大等特征,这些特征对该课程带来重要影响。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英语阅读课程的特征,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哲学启迪、内部挖掘、外部融入、主题拓展、课外巩固等路径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达到在培养阅读技能、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观察事物忌片面要全面,从不同角度考察英语阅读课程可能得到更多其他方面的特征,也可能会有更多更好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本文提出的四种特征和五种路径仅是作者粗浅思考,欢迎专家学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4] 罗晓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文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9,(18):191-192.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 许晏玮.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2):107-111.

[7] 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4-107.

[8] 李丽.高校“商务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12):53-56.

[9] 穆志刚.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以毕业论文指导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1):30-36.

[10] 穆志刚.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探析——以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9-51.

[11] 穆志刚.翻译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研究——以计算机辅助翻译工作坊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1):103-105.

[12] 潘旭.论思政教育在高职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开展——以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为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2):192-193.

[13] 李梅兰.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以“批判性阅读”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6-118,130.

[14] 莫海萍.思政教育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海外英语,2019,(23):52-53.

[15] 汪承平,胡玉明,陆秀东.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9,(4):12-14,32.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7] 陈嘉源,施劲松,丘栋安,等.武汉2019冠状病毒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信息学,2020,(2):96-102.

[18] 佚名.华南农业大学:穿山甲或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shipin/cns/2020/02-07/news847083.shtml,2020-2-14.

[19] 佚名.专家: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02-09/9084942.shtml,2020-2-14.

猜你喜欢

阅读技能英语阅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英语阅读中的母语因素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论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