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联觉”心理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

2021-08-26刘倩

求知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联觉鉴赏力小学音乐

摘 要:心理学上“联觉”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感覺激起另一种感觉,如视听联觉、动听联觉、意象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联觉心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综合体验。基于此,本文对运用“联觉”心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联觉”心理;鉴赏力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4-0091-02

引 言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增进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与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联想与想象,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将“联觉”心理应用到音乐鉴赏中,能够从看图像、看视频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视觉感官的参与,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律动、舞蹈等动觉感官的参与,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从音乐聆听与想象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基于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联觉”心理的运用,积极拓展音乐欣赏视野,让学生多感官参与音乐表现,获得艺术审美素养。

一、明确“联觉”心理应用价值,使学生综合感知音乐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要从听觉入手,将动觉、视觉、听觉综合起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知和体验。”[1]“联觉”心理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就是要发挥视听联觉、动听联觉、意象联觉的作用,引领学生去感知音乐作品,使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与情感,进而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以音乐活动为主体,利用律动开启音乐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律动活动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学生是音乐活动的参与者,也是音乐欣赏的主体。小学生爱模仿、好动、贪玩,而律动活动贴近学生认知,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在教学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二拍节奏,先让学生从听觉刺激中获得节奏感,激发学生的动觉感官体验,使其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之后,教师可以变换节奏,鼓励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将听觉、动觉联合起来,寓教于乐,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在律动组织中,要调控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认识和抓住不同音乐作品的学习重点。

(二)动听互补,引领学生感受音乐情感

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感的体认,可以在听觉、动觉的“联觉”实践中达成。我们在听音乐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小学生由于认知经验的局限性,对抽象的音乐难以正确感知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联觉”心理,让听觉与动觉互为补充。例如,巴赫的《小步舞曲》节奏感鲜明,通过聆听该曲,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自由律动。教师在把控音乐节奏时,可以通过拍手、跺脚、踏步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觉、动觉的协同下,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及音乐强弱规律。

动觉感官的激活方式也有很多。教师可以借助打击小乐器,让学生听音乐、打节拍,感受音乐的韵律。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亲身示范,让学生跟着音乐,用踏步方式来感受歌曲的前进节奏;也可以引入敲桌子的方式,提示学生掌握节奏点,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强弱。

二、巧用教具、图谱,从视听“联觉”中理解音乐

(一)以图谱为媒,展现音乐的具象性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谱素材,在视觉与听觉之间建立关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图谱的设计,可以是直观的图形、符号或色彩。例如,教师通过波浪线条来揭示旋律的上下起伏,可以通过图形的大小、颜色的变化,来揭示音乐的力度、强弱变化特点。直观的图谱,能够为学生展示音乐的具象特点,使学生慢慢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时,一首乐曲的播放,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知基本音乐要素外,还要让学生挖掘音乐的内涵,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通常,音乐曲式结构是对整个作品的概括,但如果教师直接对乐曲的构成进行分析,学生不易理解,也会觉得枯燥。因此,教师应通过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图谱方式,打通视听“联觉”,让音乐形象生动起来。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打字机》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呈现乐曲图谱。图谱中有主题A和B两个旋律,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不同旋律的感知中认识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形象直观的图谱、幽默有趣的语言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积极性。图谱中各类图形、符号的综合运用,也让音乐的抽象性直观化,让音乐欣赏变得更有趣味。

(二)依托教具辅助听觉感知,促进音乐记忆

欣赏音乐,要通过反复聆听,熟悉音乐的主题旋律,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特点及曲式结构。要想增进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既要依靠听觉,又要发挥音乐教具的视觉辅助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一些趣味性教具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动物或生活事物来辅助学生认识、理解音乐形象。以欣赏《三只小猪》为例,在播放音乐时,教师给学生讲解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借助卡通贴图,增强了故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理解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后,开始尝试理解音乐旋律,很快就听辨出音乐的主旋律,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在音乐教具挖掘上,教师还可以引入彩色卡片,通过辨析音乐的主旋律,让学生记忆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同时,可以将生活中的小道具、手工教具融入课堂,让学生亲历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记忆。例如,在教学《十二生肖歌》时,教师引入了十二生肖玩具,让学生感受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同时,引入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民乐《金蛇狂舞》等乐曲,让学生聆听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从中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

三、构建音乐“联觉”情境,把握音乐形象

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并由听觉激活人的心理体验,使人产生音乐联想,升发对音乐意象的感知。所谓“意象联觉”,就是在音乐聆听中,聆听者将不同的画面、意象呈现于脑海,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意象联觉”中,不同学生因对音乐的理解、感知不同,其意象表达也不一致。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欣赏活动,创设音乐联想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意象联觉”意识。

(一)营造音乐体验氛围,提高学生音乐想象力

音乐欣赏,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与感知。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结合音乐作品整合资源,调动学生的听觉、动觉、视觉感知,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展开音乐想象。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在钟表店里》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布置钟表店场景,借助图片、语言等描述,让学生看到琳琅满目的钟表,从各式各样的钟表中,激活想象空间。

钟表的指针在转动时会发出“嘀嗒”的声音,因而教师可以播放表针走动的声音,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和着音乐,深入挖掘乐曲中的各类音乐知识和要素,让学生感受音乐律动,并体会身临其境的音乐氛围。

对音乐意象的把握,可以通过情景联想来强化。例如,在欣赏《梦幻曲》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聆听钢琴演奏,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该曲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比如,有学生说感到很温馨、很放松、很优美;有学生说听到有一丝忧伤的感觉。在聆听该曲时,学生可以产生很多联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听这首歌曲时,想到了什么。比如,有学生想到了自己躺在小船上,静静地看着月亮;有学生在聆听时,想到了五颜六色的泡泡在飄舞。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丰盈的情感体验。

(二)整合动听、视听、意象“联觉”,发展学生音乐创造力

在音乐欣赏中,引领学生感知音乐要素,教师要从体验音乐形象中,将听觉、动觉、意象整合起来。例如,在欣赏《大河之舞》曲目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借助拍桌子示范节奏,让学生跟着模仿,并体会节奏的强弱变化。之后,教师变换节奏,增加难度,出示节奏卡片:X 0 0 0|0 0 0 X|,将拍桌子换成拍手,让学生用拍手来感受律动节奏;第二遍聆听时,再出示节奏卡片:X X|X X|,引领学生用跺脚来感受节奏的重拍;第三遍聆听时,再出示节奏卡片:XX XX|XX XX|,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节奏。节奏不断变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乐曲欣赏更活跃,教学效果更令人满意。又如,在欣赏《在钟表店里》曲目时,在动觉、听觉“联觉”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来模仿钟表的走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表演的空间,启发学生展开音乐联想。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有了对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的体会,在音乐聆听时,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在听中速、中弱力度的音乐时,我们会感受到温暖、舒适;在听慢音乐、弱音乐时,我们内心会感受到忧伤、宁静;在听快音乐、较强音乐时,我们内心有欢快、激动的情感。这些不同的速度、力度,也会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乐曲聆听中,辨析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与情感。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音乐节奏旋律较快,所以在聆听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野蜂的动作,快速律动,使学生感受野蜂极速飞行的形象。又如,圣桑的《动物狂欢曲》中的《大象》,速度缓慢,但力度较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大象的形象,感受大象沉重的脚步声。

结    语

音乐欣赏,不只是听音乐,还要将音乐聆听、音乐表演、音乐想象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要运用“联觉”心理,开发学生的听觉、动觉、意象“联觉”意识,为学生创设快乐、自主、多样、有趣味的音乐空间。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联觉”心理的价值,结合学生心智及认知特点,优化欣赏课程内容,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音乐表现力和记忆力。对于不同的音乐欣赏,教师要抓住音乐作品的典型特点,梳理教学重点,从听入手,把握动听、视听、意象“联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感受无限的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吴婷.巧用联觉,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更精彩[J].北方音乐,2020(23):220-222.

作者简介:刘倩(1983.4—),女,江苏仪征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联觉鉴赏力小学音乐
你是联觉人吗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