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谱教学在音乐游戏活动中的巧妙运用

2021-08-25张国琴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巧妙运用

摘 要:图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符号教学,比较直观具体,幼儿较为感兴趣。其不但能使幼儿容易记住歌词,还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更能在韵律活动、乐器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巧妙解决部分幼儿对节奏难点的把握。

关键词:图谱教学;巧妙;运用

一、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图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符号教学,比较直观具体,幼儿较为感兴趣。其不但能使幼儿容易记住歌词,还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更能在韵律活动、乐器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巧妙解决部分幼儿对节奏难点的把握。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特别是歌唱活动中你会发现,教师一遍一遍地教,幼儿一句一句跟着教师唱,二三十分钟下来,幼儿歌词没记住,教师教得汗流浃背。怎能体现出发现美和创造美呢?因此只有用图谱教学才能改变教师教学的苦闷,幼儿机械学习的枯燥。图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怎么才能巧妙地运用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 让图谱教学绘声绘色地渗透在歌唱活动中

幼儿园开展的歌唱活动,一直是在中国音乐审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教学形式之一,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但由于教学形式的呆板,熟记歌词的枯燥,幼儿产生了厌烦,导致一节轻松歌唱活动让教师上得稀里糊涂,幼儿唱得昏昏欲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调动幼儿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根据他们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防止对幼儿进行枯燥的技巧性训练、甚至为功利而表演的倾向。”因此巧用图谱教学,让歌唱活动变成教师上得绘声绘色,幼儿唱得娓娓动听。

图谱教学符合幼儿直观思维的特点,幼儿容易记住歌词。在日常教学中你会发现幼儿对曲调能感知理解,但对歌词很难记住,唱歌时咿咿呀呀听不清唱的什么。通过观察分析和与小朋友面对面的交流,才了解到他们不喜欢记歌词,对歌词不理解,觉得枯燥无味。幼儿园幼儿适合直观具体的教学,如果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幼儿感兴趣也能记得住。因此课题组商讨决定采取“图谱教学法”,因为图谱教学法符合幼儿直观思维的特点,幼儿容易记住歌词。它能把歌词的内容以图谱的形式表现,让幼儿观察图谱,使他们对图谱产生正确的理解,然后运用幼儿喜欢的讲故事、念儿歌的表达方式把图谱内容表达出来,循序渐进地在幼儿理解图谱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再去记忆歌词。如歌唱活动《小猪睡觉》,“小猪吃得饱饱”这句歌词,用小猪、嘴巴和大肚子图片把这一句歌词用形象图谱表示出来;“大耳朵在扇扇”这句歌词用耳朵和扇子图片表示出来;呼噜噜噜噜……用鼻子图片表示出来;“小尾巴在摇摇”,用弯曲的尾巴图片表示出来。然后和幼儿一起用儿歌的形式解读出来,幼儿在解读的过程中理解图谱的寓意,形象地记住歌词。又如中班歌唱活动《大雨 小雨》,幼儿先用肢体语言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情景,然后教师把这首歌曲示范的唱一遍,唱完以后问幼儿什么雨哗啦啦?什么雨淅沥沥?并让幼儿想想是大雨怎么下的?小雨是怎么下的?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谱。让幼儿理解图谱、熟稔歌词。

三、 用图谱教学提高幼儿用乐器演绎音乐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乐器演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幼儿从小就喜欢拍拍打打,这是他们的天性。幼儿一生下来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用打击乐器准确地演绎音乐作品,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因为幼儿一拿到乐器好奇性强,就想敲敲打打很难控制。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打击乐教学中不仅能活躍幼儿思维,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音乐比较抽象,要使幼儿用打击乐器准确地演绎音乐作品,让他们感知和理解音乐,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经过课题组的实践,发现图谱教学同样可以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中,能化解乐器演奏教学的难点,感悟和体验音乐的乐趣,进一步完善乐器演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打击乐器中节奏更为重要,只有掌握好节奏才能整齐协调的进行演奏活动。”如果运用一些生动的图形符号不但能促进幼儿音乐节奏的把握,还能提供广阔的想象平台,培养幼儿好奇心、专注力、想象力等各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中班音乐《大鼓和小鼓》,用乐器做图谱更形象具体,“大鼓”用大鼓图片表示,“小鼓”用铃鼓图片来表示,在教学中让幼儿先用肢体动作脚和手感知大鼓和小鼓,在拍手和跺脚的过程中感知大鼓和小鼓声音的不同,从而学会了声音的强弱,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然后播放一遍歌曲,幼儿跟着音乐拍手跺脚,再一次播放音乐时,边播放边出示图谱,让幼儿读懂图谱,分组拿乐器表演《大鼓和小鼓》,什么时候用大鼓伴奏,什么时候用铃鼓伴奏,幼儿先尝试,然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引导。最后分两组进行表演,一组唱歌,一组拿乐器伴奏。幼儿在快乐中演绎音乐作品,体现出音乐的魅力。

四、 用图谱教学助推韵律游戏的有效开展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教师教幼儿怎么做,然后幼儿模仿教师去做,剥夺了幼儿自主动作的权利,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体验不到音乐的快乐,师幼互动被严重扭曲。在新时代重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起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过程找到音乐的美感,有自己创编动作的天地,同时体验到韵律音乐活动中的快乐,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就得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理解音乐内容和动作,满足幼儿对情绪的表达、对韵律游戏的热爱和探索创编的需求,在活动中获得表现自我的快乐体验,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对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正好符合《指南》的要求。现流行的图谱教学是一种具体直观的符号教学,它能效地帮助幼儿记忆律动音乐游戏中的动作,破解创编动作的难点;帮助幼儿掌握舞蹈教学活动中队形变换;理解和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例如,《爱我你就抱抱我》这个韵律游戏,先让幼儿听一遍音乐,然后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如,“陪陪我、夸夸我、抱抱我、亲亲我……”让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可以这样引导,陪陪我用什么动作表示,幼儿展示,教师选出最美的动作,用形象的符号(图谱)画在乐曲的下面;“夸夸我、抱抱我、亲亲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创编动作,教师找出最优美的动作,用图谱记在曲谱的下面。幼儿看着图谱自己跟着音乐试着表演一遍,然后教师引导完整地做几遍。又如,舞蹈《亲亲茉莉花》的队形变化,同样可以用图谱引导幼儿自己变队形,教师先画两个同心圆,引导幼儿分成两组,然后向右画个箭头,表示变圆形时向右这个方向走圆形,幼儿看着图谱自己变同心圆,再在同心圆的节奏图谱上画上拉手的动作,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该拉手转圈了,最后在结束的图谱上画上两个箭头,引导幼儿由同心圆变成两竖排。

图谱教学在幼儿园开展韵律活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能激发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在音乐律动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积极性。它是幼儿园音乐律动活动中有效的助推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助推器。为此,教师在平日开展韵律活动中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充分发挥图谱教学在音乐活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五、 用图谱教学破解音乐欣赏活动瓶颈

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让幼儿通过聆听更多音乐作品,感知音乐的愉悦,丰富音乐经验,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倾听能力、思维能力等。近几年来,幼儿园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幼儿学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即便你要求幼儿随音乐动起来,进行各种体态律动表演,仍有好多幼儿还是不好好参与。其原因不是性格内向,就是听不懂音乐节奏,体会不到乐曲内容。如果让他们静静地听乐曲,教师逐段讲解,你会发现好多幼儿昏昏欲睡。看来音乐欣赏活动的瓶颈需要一定的教学方式来破解,让幼儿能有兴趣听音乐?有能力听懂音乐?还是需要直观具体的教学?于是,笔者尝试用图谱教学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让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线条、符号来表现音乐。用箭头表示旋律的上下起伏;用直线表示快节奏,用曲线表示表示慢节奏;用小猫的爪子表示弱,用大象的腿表示强……这些图形是生活中比较形象直观幼儿感兴趣的,可见用图谱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听赏能力。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图谱教学可以运用在各种音乐活动,只要人们善于挖掘,发现运用的诀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会走在时代的前沿,幼儿可以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教育部,2012.

[2]幼儿园工作规程[M].教育部,2016.

作者简介:张国琴,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平川区幼儿园。

猜你喜欢

巧妙运用
巧妙的过渡,流畅的节奏
巧妙暗示催生高效课堂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巧妙”还是“坑人”?我看到的星巴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