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

2021-08-19刘东辉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要性中小企业

刘东辉

【摘  要】目前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局限于满足企业集团管理需要,未能将优势辐射到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符合新时代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国家战略,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中小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没有完全适合的先例可循,可以考虑共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由现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外包服务、借助云会计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购买财务众包服务,或由代理记账公司转型提供财务共享服务。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are limi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group management, and fail to radiate the advantage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is in line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of open sharing in the new era,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strategy,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 is no completely suitable preceden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financial sharing. We can consider building a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 providing outsourcing services from the existing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center, realizing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s with the help of cloud accounting, purchasing financial crowd-sourcing services, or transforming the bookkeeping agency into a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provider.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要性;路径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center; necessity; path

【中图分类号】F276.3;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062-05

1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出财务共享服务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带来了企业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为会计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财务共享是在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共享经济同样是以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为核心价值目标,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发展共享经济是“十三五”規划确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在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因此研究如何将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就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意义。

我国现有的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简单套用西方模式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在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共享服务必然是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更应成为共享服务的受益者。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向中小企业推广应用的分析研究,旨在探索提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财务方面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对策。将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论证其可行性,探索其实施路径,既是对现阶段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共享经济理论的一种新的诠释。

2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状况

财务共享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财务共享服务衍生于共享服务理论。Barbara(1998)在《Shared services: Mining for Corporate Gold》一书中将共享服务看作是企业的一种商业经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且收取费用。Bryan(2002)在其所著的《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将共享服务描述为集团公司中一个新设立的业务部门,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半自主经营,这个业务部门面向内部客户,通过提供收费服务获取收益,将客户的非核心业务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助力价值创造、节约经营成本。Martin(2011)通过互联网开展了关于财务共享服务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且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对假设提出的若干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据此总结出财务共享服务成功实施的六大关键因素,即共享中心的办公选址、战略定位、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转变、组织结构及与客户签订的服务水平协议。Derven(2011)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认为“财务共享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绩效考核的定期实施”。

共享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福特公司在位于美国底特律的总部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共享服务中心。20世纪90年代共享服务的理念逐步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到了21世纪初,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不断建立得到快速发展应用。

福特公司通过采用共享服务模式,将业务流程在集团内部不同组织间实现统一,将分散的财务业务集中处理,解决了因自身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财务困境,从此财务服务共享的理念向其他企业集团高层管理者不断渗透,财务共享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型管理模式。此后众多跨国公司陆续开展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Oracle、花旗银行等,他们凭借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显著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大潮中始终处于不可撼动的领先地位。根据2013年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的调查结果,欧洲有30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均明显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量化分析的结果是财务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30%。根据资料介绍,当时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的86%、近一半的欧洲企业都在考虑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正在建立或打算建立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中心通过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日常报账、资金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标准化财务服务,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精力、时间致力于企业价值、风险管控、成本预算等方面管理,更好地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3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局限性

由于最早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这些公司原本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财务共享中心在管理上的效果和经济上的效益能够得到准确的计量并对外发布,所以很快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他们将理论研究的对象定位在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此后的研究内容也一直聚焦于此。

财务共享服务的优越性日渐显露,推广应用十分必要,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大多限于大型企业集团范围。财政部2013、2014年先后出台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件,在政策支持引导下,一些条件成熟的大型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此后在企业集团中出现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热潮,相应地关于企业集团如何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大量涌现,但是对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并且能够在创造产值、增加税收、创新科技等方面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作为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数量多、创新力强,需要得到更多的服务支持。然而目前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仅限于企业集团个性化管理的范畴,尚未考虑到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未能将财务共享服务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辐射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众多的中小企業。这不仅制约了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的创新发展,也影响了财务共享服务的普及推广,显然已成为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大的局限性。

4 财务共享服务向中小企业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4.1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符合新时代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等多次提出并突出强调共享这一发展理念。共享既是全民共享,也是全面共享。这个共享既包括环境、资源、利益的共享,也包括机制、技术、工具的共享。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实现资源、利益的共享,首先要实现技术创新、管理手段的共享,那么中小企业实现财务服务共享就成为必然。

4.2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符合国家战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破解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局,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工信部表示,将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让全国4000万户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受益,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020年,针对疫情影响,为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国家从财税、社保、金融等8个方面陆续出台了90多项政策措施,更是凸显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关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谁拥有更多信息,谁就拥有未来。”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的有效利用,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中小企业财务部门是各自独立的,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较差,缺少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并且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壁垒,导致无法共享财务信息数据,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财务提供数据保障和信息支持,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完全符合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4.3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是解决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

在“互联网+”下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提升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信息化建设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者的理念等原因,再加上中小企业行业门槛低、竞争压力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经营效率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放大了这些原本就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给予解决,这些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靠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如果失去低成本的优势,生存和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坚难,特别是运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等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如果在财务会计方面不进行改革创新,必然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能够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并且将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推广应用到中小企业,能够提高管理效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相适应。同时,充分发挥共享服务的优势,让财务共享服务在整个经济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4.4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为4000万家,中小企业对财政税收的贡献不可小觑,但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难度较大,偷税、漏税的情况仍存在,税收风险较大。金税工程实施以来,税收征管的效力大大提高。税控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共享服務平台,是为企业提供的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特别是通过防伪税控子系统统一开具增值税发票,在为企业开票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税收风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申报纳税时财务数据不全面或不准确依然会产生纳税风险。实现财务共享后运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影像系统对原始凭证进行拍照、传输、保存,加上电子票据的推广使用,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规范,各类经济业务更加真实,财务信息更加可靠,纳税申报数据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国家税收征管。

5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路径

中小企业的财务共享既包括技术平台支持、财务人员专业服务的共享,也包括业务处理流程、财务数据信息分析利用等的共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实现。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可以有很多种路径选择,论文对不同路径进行对比分析。

5.1 中小企业共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共享中心由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分散在不同地域的数量众多的分、子公司和内部机构,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中小企业往往规模偏小,业务量偏少,难以达到规模效应,独立开发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不切合实际,在经济上也绝非明智之举。那么可以尝试走共建之路,就是多个中小企业组团共同开发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共同分担开发建设成本、共享技术服务支持。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首先要明确这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对财务共享服务的需求:一是减少重复性的财务工作所消耗的人力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二是优化流程,使得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然后要对参加组团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经营环境等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提出专门面向这些中小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这种做法针对性强,但可操作性差。要求至少有一家有意愿有能力来牵头的企业,还要求组团的中小企业要有较高的同质性,但这样的企业往往是商场上直接的竞争对手,特别关注彼此的商业秘密,互相提防,难于合作,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

5.2 大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中小企业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伙伴和助手,是大型企业集团上下游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无疑会影响到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环境。大型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具有更充分的条件,如果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立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将该中心作为独立机构,在为本集团内部提供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依托集团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发展,为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提供商业化的财务服务,就能够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财务共享的红利,改善生存质量。这种方案为中小企业节省了建设周期,也节约了建设成本。但是由于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要求相差很多,即使他们的财务共享中心愿意提供这种服务,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而且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而获得的收益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也就不会主动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当然,也会有些大型企业集团考虑到产业链或供应链的关系,或仅仅出于公益的想法而向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这种路径获取财务共享服务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难于广泛推广。

5.3 借助云会计实现中小企业财务服务共享

云会计是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起来的向企业提供在线会计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平台,又称财务SaaS(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名称,意思为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在线会计。云计算技术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某种服务的模式,财务SaaS服务的模式使得中小企业使用基于云计算的财务共享服务也成为可能。SaaS服务平台的搭建可由专业化的财务共享平台服务商进行,而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可灵活地将一些繁重冗余的工作交由SaaS平台进行服务,且无需投入较高的信息化成本,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社会资源。

目前提供云会计服务的供应商很多,他们将财务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企业可以根据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如业务内容多少和所需时间长短,向供应商购买财务软件使用权,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服务支持。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会计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在收集、传输、使用数据方面,还是在储存、保护数据方面,云会计的功能都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本地服务器所支持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且云服务器将所有数据保存在云端,无需占用企业自己的存储空间。应用云会计的企业只需按期支付租赁费,不需要企业有专项大额的资金投入,这一点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但这种方式下,中小企业只是共享了财务服务的技术平台,还需要另外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财务服务共享。另外,长期使用会产生对云会计服务平台的依赖,难于实现财务转型与管理创新。

5.4 中小企业购买财务众包服务

众包是指企业用户把过去由内部员工完成的一些工作任务,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向数量庞大的大众服务者发布,并以双向互选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若干服务者的做法。对中小企业而言,借助互联网,采用众包服务模式,将具有时间要求的财务核算工作按工作流程进行分解,由专业人士完成,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缺乏财会方面专业人员的问题,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等财务共享服务的目的,是财务共享服务的一种创新。其优点一是可以在业务量较多时选择在互联网上购买服务,并根据工作量的情况决定购买服务的数量,提高业务处理的时效,降低财务运行的成本;二是将重复的会计业务统一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促进会计人员职能转型,使企业更专注于业务拓展和核心技术开发。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财务众包公司,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为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以阳光财务众包平台为例,该平台的运行模式是互联网众包平台上向注册用户发布任务,为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安全,将一项会计工作任务拆分成小任务,由平台上符合要求的注册用户(财务服务提供者)接单后及时完成业务处理。相当于有财务业务处理需求的企业,通过财务众包平台向专业人士个人购买了财务服务。由于进行了任务拆分,每个服务人(业务处理者)获得的都只是局部信息,为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如果这一方式能够推广普及,平台上的注册用户越来越多,发布的财务工作任务就能够得到越来越高效和高质量的处理,企业发布到财务众包平台上的对财务服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财务众包服务模式是对现行会计作业模式的颠覆,不需要企业增加资产和人力的投入,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但这种路径未能实现业务处理流程和信息数据分析利用的共享,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财务共享。

5.5 由代理记账公司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

代理记账是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接受委托,为未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单位,代理从事会计记账的行为。代理记账在我国开展了20余年,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解决了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难题,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专门指出,要加强代理记账业务,促进小企业等选择代理记账机构。为规范和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发展,财政部于2016年2月发布了《代理記账管理办法》,于2016年5月1日正式施行。2019年财政部对《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

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的是会计专业技术外包服务,属于现代服务业。按照共享理论,这其实就是一种服务共享,即不同的企业共享同一家代理记账机构的会计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只是以前代理记账机构提供服务的内容少,提供服务的手段也比较落后。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代理记账的内容不断丰富、手段不断发展,更多地体现出财务共享服务的特点,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实现财务共享是大势所趋,以基础性的会计核算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代理记账也应与时俱进,在发展中进行变革与转型。代理记账机构借助在线服务(SaaS)平台,加上OCR(OCR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的简称,就是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然后再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以使用的输入技术)影像识别技术的应用,除可以高效快捷地提供会计核算、报税等传统服务外,还可以提供如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决策咨询等管理服务,甚至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提供客户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从而让财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样代理记账机构就转型成为一种新型的不存在企业间壁垒的、适用于整个社会范围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代理记账行业通过整合与发展转型成为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规模效应将更加显著,更有利于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更可能做大做强。

选择这个路径针对性最强,中小企业的受益面最大,但是代理记账机构真正实现向社会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也还需要很多的条件,如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引导等。目前,有些稍具规模的代理记账公司开始尝试应用在线服务平台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相信随着共享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代理记账机构转型发展的意愿会越来越强,那么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占企业总数99%的小微企业而言就是利好,因为降低了获取优质资源的门槛,意味着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6 结语

中小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服务还没有完全适合的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行业标准可依据,开展实践探索难度较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服务面向的行业不同,业务更加分散,内容更加繁杂,真正推广应用财务共享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还需要社会的进一步认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政策法规支持。共享经济的新发展需要新的思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财务理论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不应再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专有产物,建设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薛青梅,张文科,张原.小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建立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20(19):59-64.

【2】杨寅,刘勤,黄虎,等.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20(19):143-147.

【3】邹志文.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途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0,35(03):121-126.

【4】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J].财会月刊,2020(17):12-18.

【5】周春河.中小企业财务共享建设探索[J].现代商业,2019(16):122-123.

【6】杨春景.“互联网+”对中小企业会计创新发展研究[J].财会通讯,2019(13):98-102.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要性中小企业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化下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