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究

2016-11-21李希清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6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互联网

摘 要:我国互联网与管理会计领域的结合尚处起步状态,面对理念的变革和创新,我国仍存在许多短板。海尔集团积极探寻管理会计信息化之路,建立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走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前端。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我国正处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传统财务会计侧重事后核算,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会计做出与之相应的变革。

2014年10月27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深化会计改革、加强管理会计工作迫在眉睫。随后,财政部启动了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研究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6月22日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下简称《基本指引》)。《基本指引》总结了构成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有机体系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管理会计要素,并提出单位应在分析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全面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并提供有用信息,生成管理会计报告,支持单位决策,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各领域运用互联网的创新结果。这是互联网自1987年进入我国以来近三十年快速发展的产物。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为“互联网+”时代财务转型指明了方向。

目前,互联网与管理会计领域的结合尚处于起步状态,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云计算与管理会计、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网络经济与管理会计等领域的研究初现端倪。但是,鉴于我国企业会计发展的真实情况,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还面临各方面的短板:一是,管理会计体系尚待健全。我国管理会计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理论和实务发展都相对滞后。尽管刚刚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但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没有形成一套像财务会计一样完备且有强制力的准则,管理会计体系尚待健全。二是,现有基础环境有待改善。我国仍有不少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尚未健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缺乏基础环境。此外,市场上管理会计软件较少也是制约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短板。三是,人员变动调整复杂。我国1400多万的会计人员中超过85%的人从事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口已经超出600万。此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后,企业原先从事于财务会计的人员,尤其是从事简单报销、核算工作的人员岗位该如何调整,人员该如何转型,机构该如何设置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一、海尔集团“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

海尔集团致力于资源的互联互通,在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道路上,海尔集团在战略、财务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颠覆性实践,打造动态循环体系。为支持企业战略转型海尔提出财务组织变革原则--“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并将财务分成融入财务、生态财务和共享财务三部分。目前,海尔集团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并将传统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拓展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打破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功能单一的弊端,可以为集团提供更精准广泛的决策信息与业务支持。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适用于子公司等分支机构众多的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相比较与传统会计核算方式,FSSC在成本控制、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优化服务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借助FSSC推进我国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加快管理会计信息整合的必由之路。

海尔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完善的标识,也是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里程碑。海尔集团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的FSSC转变了传统会计层层上报的金字塔模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单据、凭证的网络传递,共享中心核算人员不再局限于某一公司的某项业务,而是负责多家公司的某一项具体业务。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集团上下统一会计口径,提高了财务管理质量,跨地区跨国家财务数据汇总完整、及时、准确,便于集团正确预测、实时监控和事后考核。

2.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方法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集中体现。

海尔集团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其全球信息网络的重要最要组成部分,其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财务观念,财务人员的价值不再是记账、算账,而是通过管理会计体系整合全球信息、发现企业风险、推动战略制定和引领价值实现。在“人单合一2.0”模式下,以小微自主团队为单位,将用户、员工、企业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有效地整合,构建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让员工在为客户实现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海尔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由预算管理系统、绩效评价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和管理会计报告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组合而成。

(1)预算管理系统

依托“事前算赢、预时零差”的预算管理目标,海尔将Hyperion和自主研发预算管理软件相结合,创新原有简单的自上而下分解预算数据的预算体系,形成了“三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中“三预”指预算、预案和预酬。在此系统下,配合员工激励机制的支持,以拥有自主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的小微团队为单位,鼓励自主整合资源、制定经营计划,积极承诺有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与传统预算的静态反馈、控制和评价不同,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实行实时的预算分析,根据年、季、月、周数据统计进行滚动预测。动态的预算系统随时整合跨国跨地区的工厂信息,不断调整预算方案,保证了预算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减少了预算和实际的误差,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

(2)绩效评价系统

海尔集团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打造绩效评价多维系统,全方位评价每位员工及其团队创造的价值。第一,利用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和用户零距离交互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二维阵点”业绩评价体系,横坐标代表企业价值、纵坐标代表网络价值。第二,员工的绩效考核参考大数据系统统计的市场产出、团队价值产出和用户评价,让员工自动把自身利益、用户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起来,不断完善三者关系。第三,建立信息化的“新三表”体系,即战略损益表、日清表和人单酬表。人单酬表将小微团体的薪酬激励与团队价值有机结合,员工通过互联网平台动态了解团队创造和分享的价值,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海尔集团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再仅依据关键业绩指标,而是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全面、客观、实时地呈现员工个人和团队的综合绩效,形成与同行业标杆的对比。

(3)内部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海尔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相比传统的人员控制,互联网时代的内部控制将日常工作流程转化成信息系统流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主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海尔“人单合一2.0”模式有零库存、零冗员、零签字的三“零”原则,“零签字”就是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推行的机制,将各项平台、标准以及风险控制点嵌入流程与信息系统,实现“制度化、流程化、闭环优化”,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合规风险。此外,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海尔在全球实施环境监控、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流程穿刺、科目解析等,及时规避风险。

(4)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

海尔在信息化战略的道路上,根据管理决策需求构建了管理会计报表系统,如端对端(End to End,简称E2E)管理报表系统,提供各种经营绩效分析和管理决策信息,改变传统报表表内资产的关注点,更加强调表外资产,尤其是员工与客户的价值实现与增值。与传统的利润表只传递结果不分析原因,战略损益表以自主经营体为单位,从交互用户、人才管理、事前算赢和人单酬四个象限形成企业管理循环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动态分析全流程的市场绩效和流程各节点的价值贡献,关注战略绩效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日清表是借助海尔内部的信息化平台,每日动态反应各个小微单元的绩效和偏差,持续优化改进。

二、海尔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1.借助FSSC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充分享用“互联网+”的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互联网为通道、以服务端和客户端连接为平台,为企业集团及各分子公司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化的管理新形式。

基于互联网和IT技术建立的FSSC,是会计领域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的探索与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有重大意义。一是,企业建立FSSC取消各分子公司财务部,使得财务人员工作地点集中,更多原先从事繁琐的填制凭证、记账、算账等日常业务的会计人员得以释放。因此,企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致力于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绩效评价、风险控制、战略决策等关乎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领域。二是,管理会计相比于财务会计的事后核算更注重事前预测和事中监控。企业建立FSSC实现统一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能够对企业做出全面的预测,及时合理监控风险,更便于制定精准的发展战略,促进信息技术下的管理会计优化。

2.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通常情况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成本控制系统、绩效评价系统、管理报告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但鉴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差异,不同企业又有针对各自特点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外,“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多数实现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决策。

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壮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在企业中使用管理会计相关分析方法,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助于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数据,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和实现战略发展。

3.内部组织变革配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

一味追求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成果而不注重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会使人员设置与管理会计脱节。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就要改变原有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框架。互联网+时代,企业要从海量数据中发掘有用信息,支持管理决策,就需要更多兼备数据处理能力和会计知识的人才。我国企业在发展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打破垂直化的业务流程,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支持,将更多的财务人才培育成技能、素质相匹配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结语

曾任AICPA主席的Robert Mednick先生说过:“如果会计行业不按照IT技术重塑自己的话,他将可能被推倒一边,甚至被另一个行业--对提供信息、分析、签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视角的行业所代替。”互联网带来技术的更迭交替,会计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应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拓展会计新理论,发现营运新方法,创新管理新工具,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道路的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彭家钧.海尔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财务与会计,2015(15).

[2]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会计之友,2015(08).

[3]许汉友.姜亚林.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新会计(月刊),2016(01).

[4]吴一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结构研究.财会通讯,2015(34).

[5]张超.管理会计信息化国内研究综述.财会月刊,2015(28).

作者简介:李希清,汉族,籍贯:山东平度,学校: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互联网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对的挑战及对策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化下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