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融入的策略探究

2021-08-17阿孜古丽·巴拉提周文慧

南北桥 2021年20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英语

阿孜古丽·巴拉提 周文慧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新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英语作为新时代学生所要掌握的一门工具性语言,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学生未来能够站在全球化经济发展领域展现自我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应同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更好地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在跨文化交际场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更远的传播与发展。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高职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意义,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堂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10

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耀眼夺目的文化成果,而这些文化成果凝聚了古代仁人先贤的智慧和结晶。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应该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和思想,以此指引人生更坦荡、更光明。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也是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2020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高职教学时,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发扬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使新时代的学生能够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和熏陶具备优秀的品德和修养,进而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的基本需求,也是弘扬国家文化、展现文化自信、促进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本需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以文化为基础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拥有英语交流基础,使英语能够作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在跨文化交际场所获得良好应用,以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得到更好地发展与提升。然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针对现有的某一个话题进行文化交流,除了关于工作、兴趣方面的交流之外,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在于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的分享,只有兼具文化特色、兼具文化背景的文化交流才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出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进行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针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弘扬,使中华文化能够借助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魅力和精神。使学生能够基于两种文化的对比以及不同环境的熏陶,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以及英语语言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获得更良好的感情效果。

(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得到培养

有国才有家,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要具备爱国之情。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充斥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无数古人先贤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爱国题材和相关内容。作为生于和平年代的新时代接班人,在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應具备良好的爱国情操。进入高职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性格已基本形成,在思想观念方面已经具备自己的辨识和认知能力,在此阶段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后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具备一颗爱国之心,能够成长为新时代德行品质优秀的良好青年,才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任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更浓,进而使所培养出的人才在后期参与工作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以优秀高尚的思想指导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走上成功之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情感性、故事性以及趣味性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传统文化环境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分析运用,在浓厚的汉语文化特色下展现英语语言文化色彩,进而使学生能够对英语语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同时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这种教学内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在为学生构建丰富的语言情景过程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以促进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水平得到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策略

(一)重构课堂教学目标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应用与发展,使学生能够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对现有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进行重构。使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交际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语言、文化、教师三个因素使其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如基于传统文化的融入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目标方面应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固定英语表达方式;在能力目标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介绍和传播,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育人目标方面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进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的过程中使其品德修养得到同步熏陶与培养。

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学习Food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重构之后,在知识目标方面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中国式的Hot Pot和英语环境下的Hot Pot差异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性环境下更准确地用英语进行表达。而在能力目标方面,应该使学生基于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用英语介绍更多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关内容,包括饮食食材、饮食烹制方法、还有与饮食相关的各种文化习俗等内容,展现出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而在育人目标方面,则可借助与饮食相关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将“粽子文化”纳入到本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与粽子这一食物相关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悲壮事迹,进而瞻仰和学习古人先贤的优秀精神与情操,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的目的。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从教学目标方面进行重建,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等多方面目标的实现,使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进步。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职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融合,同时也通过模式的创新全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研究与分析的兴趣,进而在英语语言学习领域基于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水平得到全面进步与发展。首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线上+线下”的双线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英语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然后结合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而拓展的内容则通过线上形式展开,让学生通过让学生在线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与研究,使线上与线下能够融合运用,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全面进步。

以学生学习Food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为例,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知识学习之外,教师在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线上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例如,通过网络搜索与“Hot pot”相关的视频,将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火锅饮食文化借助信息网络传递给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模式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的快速融合,既不会浪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不会为课程教学带来负担,反而会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除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之外,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通过自媒体视频用英语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环境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的积极性。

(三)多开展实践活动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我们在办黑板报或者在日常开展英语活动主题时,可以选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内容,这样学生就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并将其放在英语环境下展现出来,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时更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使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进步。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同时实践活动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应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实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与渗透,全面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英语学习水平。

(四)发挥地域特色文化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这些文化特色都是地方文化的瑰宝,也是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精神受到熏陶的重要资源。不同地域环境下其特有的文化内容将为我们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而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的地域特色文化作用,將其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培养的作用。通过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使学生更亲切地感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很多地域文化都是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和参与的文化内容,因此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在教学生进行Food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地域文化,将与饮食相关的内容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参与饮食文化探索研究实践,让学生结合课本中所学的相关内容,与自身所在地区的饮食文化进行紧密结合,站在英语文化的角度对饮食文化进行分析总结,将地方传统文化与以英语国家的食物文化进行紧密结合,在对比中研究差异,在分析中总结文化特色。

又如,土豆在我国以及英语文化国家都是重要的食材,这种食材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有不同的食用方法。在英语国家中土豆泥、土豆饼、炸薯条、炸薯片等是最常用的土豆食用方法,然而在我国土豆在食用的过程中很少有做成土豆泥的形式,对于土豆条、土豆片也很少有油炸的形式。在我国食用土豆的过程中大多是做成土豆丝、土豆块或者是土豆片,通过爆炒入味来食用。因此以土豆为例,基于这两种食材在食用过程中的不同方式,可以对比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基于本土文化特色的融入更好地探索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本土文化特色的内涵。而本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研究更加深入,同时也使学生能够站在文化领域对比中西方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和不同,有利于学生更深入透彻地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

三、结束语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基本需求。通过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中的融入,可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全面进步与提升,借助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得以培养,而丰富的传统化以及固有的特色也将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其所表现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非常显著。为了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首先应通过目标重构,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课堂英语课堂中。其次,应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融合。最后,借助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将英语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使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得到进步,也使学生能够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艳,王增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以“美在我心中”英文展示活动为例[J].校园英语,2016(26):66-67.

[2]金薇.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崔晓霞.基于“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理念的英语课堂中国文化导入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95-97,112.

[4]庄丽丽,常玲,鞠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4):139-141.

[5]黄婉彧,曾艺.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基于赣州市高职院校样本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0):105-107,136.

[6]陈红.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以茶文化渗透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07):165-166.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英语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