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价值研究

2021-08-05郑行军潘家料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教学体系优秀传统文化

郑行军 潘家料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强调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传承、深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结构,是多要素相互作用、耦合的复杂系统。教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教学施体和受体、教学承载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保障体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各要素、各环节的有效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是教学体系能够持续良性运转的前提。不论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的筛选整合,教学活动的落实,还是教育目标的达成,其关键均在于融合教学体系的统筹建设及教学体系中特定教学方式与保障系统的科学应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融合;教学体系;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A-0054-05

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多项改革方案与实施意见。相较以往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目标更加注重学科的本质;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终身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双向需求;强调了学生的必备品格塑造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实施的基本原则除了坚持科学性和注重时代性以外,还强化了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民族特点。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要在地理、物理、数学、生物等课程中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的内容,对全国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指导和部署。因此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展开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渗透,领略古人科学研究和人文塑造的精神境界和核心内涵,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实现青少年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核心概念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经济形式、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作用下,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提高人民的思维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重大价值的、一切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的总和。李宗桂老师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应具备以下特征:反映健康的精神文化,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功能,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等[1],其核心是伦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包括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管理制度、价值取向、教育科研方式、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至今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备传承发展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即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等民族元素的视角,审视学科教学,并将其恰当地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中,指导不同学科形成概念、思维、方法等不同的核心素养要素,构建契合具备民族性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式等,从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素养和价值的自主构建,使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育核心素养和形成情感、价值观的主要手段,传统文化只有与不同学科有效融合,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思想、方式、伦理价值观根植于日常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不间断的学习、交流活动中获得感知,理解其核心内涵,才能打破学科本位,实现民族传统思想、意识与学科知识、技能的交叉互联,培养具有民族特性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构成要素有:教学施体与受体、教学承载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保障体系五个部分。

(一)教学施体和受体

施体和受体是教学体系的主体。施体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延拓、传播及与学科融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受体是施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学科教学活动的接受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要传承者,也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对象。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核心仍然是人。在学校范畴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性、生本性和开放性特征,教学活动和传播途径也呈现多样性,不仅有传统的纵向传播,而且有横向传播。纵向传播的施体主要是教师或讲座专家,横向传播较为复杂,一般有社区活动、校际交流、学科竞技比赛、同龄群体间的横向传播等,作为施体身份产生引领辐射作用的可能是社区服务员、学者、学长、媒体等,受体主要是学生。在从事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中,受体对传统文化知识、思想的掌握程度及与学科融合的深度和延展程度,不仅受到传统文化本身内容、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受到施体对于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理解的影响,当然受体自身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积极的意识等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承载场

承载场是施体和受体进行教学活动需要的承载场所和媒介。它表现为特定的、可直观感知的自然物理空间承载域,比如教室、演播室、操场等;也可以表现为复杂的虚拟空间承载域,比如施体与受体、受体与受体、媒体与受体间的交流等。在教学活动中,两者往往是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是一個不可分割、互为促进的整体。如中国易学思想与数理文化研究课程教学活动,教室、多媒体设备是自然物理空间承载,观看学习教学素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讨论交流等则是虚拟空间承载。

(三)教学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及思想阐述、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技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拓展。传统文化有优劣之分,而且内容博大精深,不同知识会体现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精神境界。对于教师而言,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积极的精华部分,而且要依据学段和学科的特点,寻找其中能与学科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启发思维、提高技能,引领科学世界观形成的部分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样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塑造的目的。

(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传统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学科知识不同的表象特征及现代教学理论的多元化,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根据传统文化内涵的延展性,可以分为基础性教学、拓展性教学和发展性教学等;基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可采用理解性教学、合作性教学、对话式教学、生成创新式教学等;从教学方法上看,可以采用课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从学科视角看,可以采用文化积淀式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思维启发式教学、理性质疑的批判式教学、文化氛围营造式教学、支架搭建式教学等;从课程设置角度划分,有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等。当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合体。一个科学有效的融合教学活动应该是多维教学方式应用的有机反应过程,选择评判的依据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能否有效融合、受体能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为基准。因此对教学方式进行细化、组合、延拓、创新是施体从事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教学保障体系

教学保障是指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良性运行的制度、政策、措施、硬件服务,以及监测与评价体系等。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协调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体系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系建构要强调生成性,不仅仅是制订几个制度文本和添加、更新硬件,而是在经验学习与制度重建中,结合体系内各要素及学校的实际问题和需要,通过实践研究生成,并不断进化。组织体系的建构应基于服务、科研、环境、供需、联动、学科组合、跨境融合、引领、激励九个维度不断完善。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构建及组织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是一个动态耦合的复杂系统,它的形成建构是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整合应用(如图1)。

施体与受体是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教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体获得教学过程呈现的各种信息,并吸收、消化、整理、拓展、创新,实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内化,形成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核心价值,而这个过程必须要由施体科学引导来完成。施体通过整理研究,筛选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相关知识传递给受体;受体接受知识,并在施体与受体、受体与受体间进行交流研讨,消化反馈提升。施体选择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及施体自身的特性等多方因素都会影响受体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定位、接受方式、应用程度及自身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而受体的特点、对知识的感知度和吸收应用层次又会反作用于施体,促使施体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学承载场是教学体系的环境系统,是施体和受体进行知识传递、交流、反馈的场域及媒介。当然这种场域可以物理形式存在,也可以虚拟空间形式呈现。施体、受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会影响教学承载场的选择与确定。受体在教学承载场中学习、交流、活动,以完成知识内化;施体通过教学承载场对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同时承载场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汇总反馈给施体,从而实现人与空间的交流与互动。施体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传输的受体特征选择、组合和确定教学承载场形式,以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而教学承载场又会反过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保障体系也是教学体系的环境系统,它为传统文化和学科融合教学体系能够持续良性运转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是体系的外在动力。

教学内容是教学体系的核心,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筛选、学科相关知识的耦合嵌套、内涵的挖掘与提炼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体系的其他要素,体系要素间的良好配合和教学组织结构的良性运行是导致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的具体内容影响承载场的确定,同时由于承载场的条件限制,教学内容也要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和传递,不能脱离空间实际。如展示中国古代力学成就时,实验室、小组实验和互动交流的承载展示会比日常教室的传统展示更易于学生对中国力学研究思维的理解;宣扬家国情怀主题案例则可以通过优秀人物文化展、知识长廊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古典歌舞的教学则需要像音乐厅这种承载场,让学生在听、唱、练、演的各种行为中获得立体感知。不同的融合教学内容也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优秀传统文化与物理知识的融合可以采取思维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献、事例,领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视角则需要引导学生用理性质疑的眼光去审视、批判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思想文化等。教学内容还受到施体和受体限制。施体和受体的文化程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个人喜好等都会影响教学内容。但不论哪一种要素,无疑都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体系构建和运行的目的就是让受体最终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并深化理解加以应用,这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学方式是教学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必须依靠契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和传递,受体才能真正有效地了解、理解、消化并加以拓展应用,才能领略知识的内涵。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方式的选择、组合形式和应用策略等受传统文化内容、学科知识、学科不同分支、承载环境、施体个性、受体接受水平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以教学育人为目标、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融合为依托,将内容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完善教学体系框架的一个重要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探索基于新课改标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编制和设计评价体系;二是创设、重构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体系,在情境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思维、核心内涵,帮助学生熟悉并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生活、探究问题、开展实践;三是创设有效教学环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挖掘学科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创设和利用好每一个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展示中华文化的美;四是创新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形成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由知识到思维的跨越,通过教学情境和师生互动、探究,完成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的建构,实现传统文化的提炼和深度理解,达成提升学生民族意识的教育目的。

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

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深度融合,关键在于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思维、内涵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逐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以培养思维素养和民族价值观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轉变,并根据社会良性传承和发展的需求,选择契合的教育资源进行耦合,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限制,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融合教学核心内涵,不是一般表象上的知识整合,而是中国优秀传统理念与学科教学的相互促进,是民族意识的深化和传承,其本质与内涵在于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知识—思维—意识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以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思想培育、应用驱动、拓展创新为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和学科融合知识的应用,着眼于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要求、学科教学的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通过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塑造基于中华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7.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教学体系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