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核:构建适宜内容板块的核心

2021-08-05沈正元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核研制教学内容

沈正元

摘要:教学块,即板块,是组块教学的基本教学单位。组块教学通过一定的关联,将碎片状的内容整合成具有独立性、简约性、增值性的教学块。这种“关联”,便是内核。内核是教学板块的核心,是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教与学的锲子。组块教学关于“内核”的主张,厘清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和边界,“内核”将散状的教学内容聚焦为“适宜的内容板块”,从而教得集中,教得深入。

关键词:教学板块;内核;教学内容;研制;组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A-0019-04

教学块是组块教学的基本教学单位,也称作板块。组块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块组成的教学链。薛法根的组块教学强调为发展学生言语智能而教,同时明晰了组块教学的操作模式:一是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三是形成教学板块。关于教学板块,他强调了“内在关联”,并创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作“内核”。在组块教学中,“内核”将散状的教学内容聚焦为“适宜的内容板块”,是组块教学的核心与灵魂,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一、“内核”的含义、作用及类型

关于“内核”,《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事物的实质或核心部分。使用“内核”一词频率较高的是计算机领域。在计算机领域,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为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等,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薛法根是在2004年接受《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记者杨伟的采访中提出“内核”概念的。在谈到重组教学内容时,薛法根指出,要“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1]5。听薛法根的课,大家都钦佩他课堂组织简洁、清脱,其实这缘于他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薛法根处理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抓住文本的那些个“点”,也即“内核”,再根据学情、教学目标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构建成适宜的教学板块。

考察薛法根教学板块的设计,分析其教学板块“内核”的表达形式,可以发现“内核”的作用是多元的:一是指教学内容的核心,具有凝聚的作用,是教学内容的凝结点。通过这个点,可以把散落的教学内容结合成完整的教学块。二是可以作为教学组织的切入点。每篇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它是经教师反复研究、筛选提炼而形成的教学重点,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由“点”及“面”,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价值的高度统一。三是作为教与学的结合点。以内核重组教学内容形成教学块,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要围绕这个内核展开,师生关系也要围绕内核协调,于是,这一内核就成为教与学结合的锲子。四是成为学习任务、项目的主题。组块教学采用综合学习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即学生围绕一个语文学习主题,融合听说读写、思考、感悟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方式,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从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主题即内核。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组块教学的“内核”做如下界定:所谓内核,是把散状内容整合成为有意义教学块的凝结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内核是在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发掘、对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的。

梳理薛法根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可以发现组块教学的“内核”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语文知识。薛法根认为“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从言语形式的视角,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点,散落在文本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知识”[2]。因此,“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内核。二是语文能力。薛法根强调围绕语文核心能力,如识记能力、朗读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迁移能力、评鉴能力等去组合教学板块。三是思想感情。薛法根认为,语文教学要凭借课文的思想内容,着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包括作者观点、人物形象,都可以作为内核。四是语文问题。薛法根认为“文本阅读的关键点,就是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所遇到的疑难之处及解疑释难所需的语文知识”[3]。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就是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学的重要“内核”。

至于内核的表达形式,薛法根认为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

二、“内核”确定的基本原则

在组块教学的板块设计中,“内核”的确定是关键,是教学内容筛选、重组的前提。对于“内核”的确定,薛法根强调了三个基本原则。

1.基于文本价值。对于文选型教材,发现文本价值是找到内核的关键。知识信息传播、情意交流、休闲娱乐等三种价值是文本自身的价值,也即原生价值。但“当一篇文章被选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自然生发了语文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事关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语文知识,这种教学价值体现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发展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呈现中”[4]23。薛法根认为,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是确定内核的依据。要发现并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应该从文本的独特处、文本的陌生处、文本的平常处着手。要用专业视角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写这个?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为什么要如此结尾?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等等。这样去透视文章,就“可以将读者的阅读经验、孩子的阅读问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聚焦到理性的知识层面,转化为可以教的语文知识”[5],也即找到了教学的“内核”。

2.基于课程语境。文本被编入教材,便具有了语文课程的属性,便被赋予了语文课程所应担当的根本任务和诉求。因此,确定文本的“内核”,一要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纲要,我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标准。薛法根指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蕴涵着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指引性价值”[6]。因此,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同样的课程目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尽可能一致的,也即“内核”要尽可能一致。二要把握文本的系统语境。某一单元、某一册、某一年段乃至整个小学学段的教材,构成了某一文本的语文系统语境。把握文本,就是从文本的系统语境去观照,要把文本放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中去把握。要注意教材的结构特征与逻辑编排,注意文本所在单元、专题的位置,体悟、领会、吃透编者的意图,去分析文本所具备的教学价值,教学内核的确定就有了依据。

3.基于语文要素。现行统编教材开创性地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这组单元课文都具有相同的语文训练要素,即所谓“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这与前述组块教学内核的类型是基本一致的,正是教学内核所在,所以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是组块“内核”确定的重要依据。当然,对于语文要素还要结合具体课文做进一步的分解以及前后的勾连。薛法根指出:“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呈散点分布,教学中要善于前后勾连、连点成线,梳理出不同要素的教学链,以便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步推进。”[7]薛法根说的“教学链”实质上是由一个个“内核”串联组成的。

此外,教材的助学系统,也是选定内核的重要路径,包括教材的单元提示、导读、课后思考练习题、有关注释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等。

三、“内核”之于教学内容的创生

薛法根关于组块教学“内核”的主张,不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教的方式,而且破解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研制的难题,其实践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厘清了教学内容的边界。“教什么”是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但是,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科学而清晰的界定,始终处于混沌状态。老师们“徘徊在‘教课文的怪圈里,教学内容跟着课文内容转,滑向了泛语文或非语文的边缘”[8]。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内核”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同于教材,不能等同于一篇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需要科学的界定和筛选。薛法根指出,教师“备课所凭借的依据无非是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书,这其中都隐含着教学内容,但都不等同于教学内容,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与判别,甄选出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9]。

薛法根还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学内容要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文化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1]5。在薛法根看来,用“内核”研制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要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学习材料,所增加的材料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也属于教学内容。

2.理顺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由于对语文教学内容概念理解的混沌,语文教师习惯于“随文教点”,跟着语文课文的顺序教,遇到需要教的地方,停下来教一教,或识字或朗读,或理解或迁移,造成频繁地转换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走入了“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教学效率低下。薛法根关于“内核”主张的提出,给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简之风。组块教学的“每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都聚焦在一个‘点上,没有枝枝蔓蔓,并与实际的教学效果相一致”[10]。以“内核”来筛选、重组教学内容,一个教学时间段内,做到了聚焦一个项目、集中一个目标、展示一个过程,做到了“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4]36-37,实现了“教得准、学得透、用得活”的教学境界。

3.形成了教学内容的研制策略。薛法根以“内核”为基点,提炼出了教学内容研制的“三字经”。一是“减”。就是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教材蕴含的教学价值与资源是丰富的,但并非教材所有的价值都适合落实于课堂,课堂究竟适合教什么,最终还得根據学情作取舍。”[11] 二是“联”。就是根据 “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形成三类有意义的内容:联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联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联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从而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三是“整”,就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薛法根所说的“联”与“整”有相似之处,但是“联”着眼的是局部,是教学内容的某个点、片段,而“整”着眼的是整体。

薛法根按照组块教学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内核”的理论,并以此构建起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板块,科学、适切、精要、可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老大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杨伟.走向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薛法根与他的语文组块教学访谈录[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11).

[2]薛法根.组块教学:指向言语智能发展[J].语文建设,2016(8):29.

[3]薛法根.用心才能看得见[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6(5):10.

[4]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薛法根.落差的教学转化[J].江苏教育, 2014(1):15.

[6]薛法根.重论阅读教学的四个要素[J].江苏教育研究,2008(12):4.

[7]薛法根.用语文教儿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要义[J].语文建设,2018(4):14.

[8]薛法根.从“教课文”到“学语文”——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组块策略[J].福建教育,2015(1-2):45.

[9]薛法根.重论阅读教学四个环节[J].小学语文教师,2009(增刊):15.

[10]薛法根.教学的“舍”与“得”——《剪枝学问》教学实录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4(9):12.

[11]许红琴.重构阅读教学内容的三个视角[J].江西教育,2013(10):18.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内核研制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初春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具备DV解码功能的DVD编码器——数字视频刻录应用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