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家校社群的创建

2021-08-02房敏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平台协同育人

【摘 要】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依托线上线下家校社群平台,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资源,聚焦学生健康发展这个中心,不缺位、不錯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从营造社群健康交流氛围、家校社群深度联动、正确引导育人方向、共建家校社新风尚等方面,全力疏通家校社共育过程中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达到了“1+1>2”的效果。

【关键词】家校社群;云平台;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16-02

【作者简介】房敏,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0)教师,高级教师。

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依托信息技术和各类社会资源,积极进行线上线下班级家校社群建设,进一步整合了家校及社会各类资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推动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了家校共育“1+1>2”的效果。

一、线上线下家校社群的创建目标

社群,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群,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和需求而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就其表现形式,有线上社群和线下社群之分。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家校社群建设,疏通了家校社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为家校社三方交流互动提供了便捷通道。学校基于总体发展目标,努力将家校社群打造成家校社沟通交流的第一路径,深化家校社合作互动的第一平台,学生课外资讯来源的第一学堂,班级教学工作质态分享的第一空间,进而推动家长、教师及社会有效配合,形成学校家校社协同的优势,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线上线下家校社群的创建策略

学校把线上线下家校社群建设作为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突破口,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了学校主导、部门协作、班级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校协同大格局,促进了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涵养了社会文明生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

1.线上家校社群建设。

线上家校社群建设主要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进行家校沟通、教育资讯整合,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家校交流生态,推动家校社深度融合。

一是借助专业教育类APP,营造家校社群健康交流氛围。学校明确班主任是班级社群的发起者和管理者,对群名称和群昵称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如要求家长把群昵称改为“某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目了然,方便查找;任课教师昵称改为“某某(学科)老师”,方便家长有事联系。班级家校群建好后,班主任会与大家一起约定该群的主要用途,如规定群的功能是讨论班级事务、通知和作业发布等,不能随意在群中发广告、拉票、发链接,遇到问题单独同老师私聊等。同时,班主任可组织家长们自己组建一个没有教师参与的家长网络群,该群可就个别关心的教育教学话题进行沟通,不影响班级群的正常运作。

二是借助云平台,推动家校社群深度联动。学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设计制作了300个传统美德故事知识模块,提供包含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孝顺父母、明理诚信等定制化的传统美德知识要点,通过儿童和家庭参与为学生打开一条浸入式传承传统美德的途径,也实现了传统美德家校一体化共育。这一过程中,家长定期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的情况通过云平台与大家分享,逐渐养成关注社群信息、参与社群活动、分享社群动态的良好习惯,促进了社群的深度联动。

三是借助云班级,打造家校社互动交流平台。学校将学生按照住址分成了东区学生、南区学生、西区学生和北区学生,依托网络组建四个区的家长云班级社群,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学校通过社群开展了亲子阅读、直播课堂等活动,唤醒家庭和社区对孩子的关注,与学校一起护卫孩子的成长。

2.线下社群建设。

线下家校社群建设主要是通过绘制家访地图、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师生结对帮扶等线下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绘制家访地图,传承优良教育传统。学校长期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 家校携手育新人”活动。活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绘制家访地图,定期对所教学生进行逐一家访,撰写家访日记。教师以导师的身份走入学生家庭,平等交流,用温暖的目光、温馨的话语、温和的态度、温良的情感,送知识、送方法、送快乐。与此同时,云端家访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二是设立家长委员会,正确引导育人方向。学校推行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将那些家教有方又热心于公益的家长代表组织起来,立章程、发聘书、树榜样,并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例会,主要内容是家委会代表听取学校工作汇报,集思广益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学校邀请家长担任学校行风建设监督员、办学质量评论员,参与学校发展管理。在这种切实的参与和互动中,学校将科学的育人理念传递给家长,引导育人的方向。

三是组成共建对子,引领家校社共建新风尚。学校加强与当地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王杰部队的交流共建,通过开展“走进王杰班”“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夏令营”等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共建共育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推动红色共建共育工作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云平台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