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阅读,让语文课堂浸润学生心灵

2021-07-27刘珉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9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初中语文

刘珉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散文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散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散文阅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如何开展散文阅读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情感;教学

语文是一门人文底蕴深厚的学科,人文性是语文的灵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有不少篇幅,教师要发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人文情怀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注重朗读,体会散文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准确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对文章意境的感知也就更为全面、深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朗读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认识,有助于加深他们的人文底蕴。首先,教师要用疑问为学生指明阅读的目的与方向,这样能提升阅读效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春》时,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怎样的春天?和你感受到的春天有无不同之处?接下来,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内容,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增强朗读教学的效果,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练习,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有效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

二、创设情境,感知散文意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构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深刻感知散文中的意境,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他们未必都见过紫藤萝,即便阅读了课文,也只能根据作者的描写,在脑海中对紫藤萝产生大致的印象,他们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为了深化学生对紫藤萝的认识,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几张紫藤萝图片,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营造出生动而丰富的氛围,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主旨的理解。

三、研读文本,探究散文意味

散文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与人文色彩,内涵颇为深刻,作者的每一处着笔,都包含了深远的意味。要想让学生学好散文,体会作者的用意,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研读文本,有针对性地研读课文全部内容,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思考和讨论。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章主要内容,接着让他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丰富多彩的特点?使用了哪些形容词?作者是如何将百草园中有趣的事物一一展现给读者的?为什么作者一定要强调百草园的好玩和有趣呢?通过以上阅读、讨论和思考等过程,学生既深切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趣味盎然,又感受到三味书屋在作者心中的枯燥和乏味,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准确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思想,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散文增强了人文素养。

四、整体感知,了解形神关系

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形散而神聚”,散文在题材、表达形式、结构布局等方面,往往丰富多样、不拘一格,看起來显得十分零散,然而用心阅读、仔细分析,却能感受到明确的主题和贯穿全文的线索。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展开深入阅读,找到文章的亮点。例如,在学习《一棵小桃树》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默读,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层,接下来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思考作者以桃树为线索,都描写了哪些事件,然后每个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每个故事的想法,并思考这一问题:“作者在文中写了桃树,文章题目也叫桃树,可是作者想告诉读者的真的只是这一棵桃树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提问,学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发现文中隐藏在桃树这一线索背后的深层内容,作者表面上在写桃树,实际上是通过桃树来描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理清了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综上所述,散文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部分,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散文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自己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组织朗读、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抓住散文的写作特点,深入浅出地学习散文,不断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