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之所至 情之所往

2021-07-25贾红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贾红育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从而不断调动自我学习的情感投入。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潜入到对文本的欣赏之中,真正使得学生能了解文本的全貌,摸清它的文脉。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创造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并发表个人见解,展现个性化思想,这是对初中生基本素养的培育,也是教会他们学会阅读方法与技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6-0027-02

Where the happiness goes,where the love goes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JIA Hongyu  (Majia Concentration School,Weiyuan County,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reading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so that they will have the desire to read,so as to constantly mobilize the emotional investment in self-learning. From independent learning to cooperative exploration,diving in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text,it really enabl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text and understand its context. At the same time,I can appreciate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 creating texts,improve my own aesthetic ability,express personal opinions,and show personalized thoughts. This i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asic qualit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teach them to learn reading methods and skill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Interest;Strategy;Inquiry

1.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目前所开展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有的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显得不够灵活,仍然以传统的思想“驾驭”课堂,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表个人的见解,从而失去对阅读文本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究的欲望。而有教师对学生阅读后的见解与想法不进行认真评判,一切以标准化答案为评价依据,制约了学生充分地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他们个性化的解读。另一方面,在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时,为“情景而情境”的形式主义失去了教学价值,课堂上互动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看似在热热闹闹地听教师讲述,也在热热闹闹中大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但是仔细发现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徒于表面,并没有引领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学习,真正挖掘文本的内涵,挖掘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内生动力,学生的收获并不大,而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的技能与方法都没有到位。

2.打造有效课堂,激发学生主体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深入到文本之中,摸清文本的脉络,感知文本的内蕴,获得心灵熏陶与精神滋养。同时也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理性的评价,以及揣摩文本作者创造的深意,实现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1)找准学生“燃点”,创设生活情境

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之中,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中相同世界所怀有的情感积累,映射到具有联系性的文本情感上。受到情感的点燃与催生,自觉投入到文本的领悟之中,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这一文本的内蕴,也能摸清作者创造这一文本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解读蕴含其中的主旨与内涵。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閱读兴趣,需找准学生“燃点”,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艺术源自于生活的,正是因为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体验,而以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艺术性地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本,探究其中的深意,需要引领学生挖掘这一文本中的生活素材,从而借助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与这一文本的距离不断缩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一步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比如说在教学《走一走,再走一步》一课时,文中作者因为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吓得心惊肉跳不敢动弹,受到父亲的鼓励,最终一步步脱离险境。看似是日常发生的一件小事情,却以小见大,揭示了在人生道路上会充满很多的坎坷和困境,而此时要做的就是以坚定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来应对困境,最终成功战胜困难。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初中生的生活里也会发生很多。教师借此让学生讲讲自己在生活中遭遇到哪些实际的困难,最终是如何克服困难,之后又有什么样的一种领悟。于是,教师引领和鼓励下,有学生大胆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爬山的经历,先从山下一口气爬到山顶,大家开心之余,决定一起从山顶再跑向山下,中途因为自己速度太快,刹不住闸,快到山下时一下子摔倒,半天爬不起来。身后是同学们的惊呼声,当时她想到不能让别人看笑话,于是自己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站了起来。幸好,自己只是蹭破了妈妈新买的花布鞋,其他没有大碍。这也让这位同学每每想到此事,总会反复咀嚼,自己觉得自己挺坚强的,以后遇到何种困难要,一定要勇敢接受困难,并用坚强毅力战胜它。学生的感悟深刻,因此对这一文本的理解就更为深刻,在情感共鸣中不断深悟文本的内涵。

(2)巧妙设置“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学生保持持久兴趣的催化剂。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触摸文本的内涵。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悟,同时生发自己个性化的思维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巧妙设置“疑点”,其每一个疑点都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同时还要能体现其深度性、延伸性,不至于因为问题太过容易或者太过复杂而让学生失去兴趣,要让问题成为引发学生持久探究的一个基点。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实际上是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一步步让他们由浅入深地去感受文本美妙的词句,同时也让他们去领略作者创造的匠心独具,从而在一种逻辑性思维下,使得学生认知产生连贯性以及系统性,形成一个总括而又细致的认知,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文本时,学生进行熟读之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和父亲关系怎样,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情?”犹如“一粒石子丢进湖面”,荡出层层涟漪。学生的思维也在问题的激发下产生思维的“涟漪”。很快学生纷纷讲述自己与父亲的生活中的趣事,甚至是小摩擦等。教师看到学生们讲述时满含对父亲的爱,又提出“作者眼中的父亲好不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于是,学生例举了文中的各种细节描写,写肥胖父亲的穿着,写他爬月台的动作……来一一品读父亲对作者细腻而无言的爱。此时,学生由浅入深进入到深度阅读中,既有对细节描写的词句进行咀嚼和体悟,也有对深藏其中作者的情感进行体悟。有学生认为,之所以作者将父亲的背影刻画地如此细腻,正是因为父亲爱的渗透,让作者一生都难以抹去这一“背影”,这是血浓于水的割不断的亲情,是对“世上那个最疼你的人”的缅怀与感恩。接着,教师有利用文中父亲见到儿子“落泪”一幕,让学生对父亲的心理活动进行练笔补白,让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具体和丰满。之后,教师以“儿子写出如此感人至深的父亲,说明了儿子(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议论抒情句进行了品读,深层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同时,挖掘出这一文所存在的双向情感。通过层层设疑引领学生进行深层解读,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情感的细化,渐次培养学生对于文中词句的感悟力和分析能力,了解作者写作的特色,即用精炼笔墨描写人物,从而让学生在精神熏陶中,还学会了如何描写人物的技巧。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成为学生思考的导向,也成为学生揭秘的动力之源。而在一些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有的教师则可以依据课文的内容来创设一些拓展与延伸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能够多角度的去想象以及表达个人的见解,比如说,教学“詹天佑”的某一片段中,教师围绕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遭遇的重重困难,给学生根据一些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去想象在这期间詹天佑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包括资金不到位,银行的故意拖欠款项,被帝国主义欺凌以及皇室亲戚的闹事,还有一些好友不幸牺牲,亲人遭遇不测等。通过这些拓展性问题的创设,学生不仅丰富了认知,还对詹天佑这一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更为具体,也使得他们对深一步挖掘文本的意义有了更为迫切的欲望。

(3)演绎文本“焦点”,创设表演情境

课堂就像一个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面,教师要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进行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演绎其对文本的理解。这其中,通过角色扮演也不失为一种打造有效课堂的方式与途径。为了能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刻体会文本,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舞台剧,从而通过角色扮演来不断的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产生人物代入感,与人物直接进行互换,深化学生的认知和体验。例如在教学“甜甜的泥土”时,教师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尽情展露“十八般武艺”,将其改编成舞台剧或者是录制微电影。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自主选择角色,演繹“过去的妈妈”“现在的妈妈”“王小亮”“老师”“传达室老头”……自主对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补充,自主设置场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了能演好角色,学生不停地咀嚼品味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如,“过去的妈妈”扮演者就要演出对儿子的疼爱之情,自然流露出的母爱;而“王小亮”的扮演者,需要演出这一角色的机智、坚强与可爱……学生现场倾情投入,获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也博得了大家的掌声,教师将其录制成视频,在家长群中播放,获得了一致赞赏。在留言区中,“要珍惜现在家庭,为孩子营造良好氛围。”“我爱我的家,我很幸福。”“我们要携起手来关爱因父母离异的孩子”……这些话语无形中体现了这一教学带来的教育效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文本的写作风格,提高了分析鉴赏能力,还更深层次体味了人间的百味,给他们也上了一堂“人生课”,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掀起情感“沸点”,创设语言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只有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我要读”的自主性中。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朗读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学生从预习中就已经读过了,但是似乎情感少了些。这也说明,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基调未能体会到。因此,教师的范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无论是教师进行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引领学生入境,还是在授课过程中,全程演绎自己的语言艺术,都需要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点燃他们 情感的“沸点”。当学生感受到或悲壮、或高亢、或深沉、或痛苦、或喜悦的情感后,才能把握住文本的情感基调,顺利进入到对文本的深刻体会与下潜体悟中。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所学,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与此内容相近的文章,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使他们拓展阅读面,并深深体会中华民族语言的无限魅力,从而从心底喜欢阅读。

参考文献

[1]荣元鹏.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2020(19).

[2]王江英.浅谈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J].文学教育(上),2020(08).

[3]邱富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J].散文百家(理论),2020(0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拓展课外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
事实与观点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