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发展,文化馆服务前景广阔

2021-07-23王艳

速读·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文旅融合传统文化

王艳

◆摘  要: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馆服务前景广阔,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要做好自身的发展,完善数字化服务,挖掘、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结合旅游部门开发独特的本土文化旅游路线,打通各地文化通路,互通有无,协同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数字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而在此融合大环境下文化馆的服务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同时对文化馆的服务要求、服务形式、服务品质等标准也越来越高,文化馆服务转型也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尤其是在目前所遭遇的疫情特殊时期更显得尤为紧迫。

一、文旅融合发展,文化馆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馆的管理与体制的创新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文化馆的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规范与健全

推进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规范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统筹协调、统一规范、全面覆盖是推动文化馆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举措,总分馆服务体系今后将会作为文化馆服务重要的载体,各馆(站)之间广泛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指引、树立榜样、平衡发展……为打造文化馆一流的服务奠定基础。

2.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作用最大化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举措,深刻领悟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将国家政策落地同时与实际情况结合创造性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示范区以外的文化馆(站)树立好的典型和榜样。各地文化馆(站)可分批次派遣工作人员成团到示范区亲历观摩和学习,首先要向示范区看齐,然后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规范和发展本地文化馆(站)的服务,补齐短板,从而有效地一步步提升本地文化馆(站)的服务品质。

3.文化馆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

文化馆的服务范围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软硬件的载体,文化馆的服务品质直接决定了群众的文化体验水平。就实际来讲,文化馆服务是一直处于不断提升中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充实,为了扩大服务职能,文化馆可与其他文化机构联合举办文化活动,例如:文化馆可联合美术馆专业人员举办公益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培训班,依托文化馆和美术馆展馆场地举行公益书、画、摄影、篆刻等展览;文化馆和图书馆可联合举办读书、签售、写作、朗诵、宣讲、诗会、猜谜等活动。

4.规范志愿者文化服务队伍

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化馆服务人员的局限性,同时也为社会人士、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加入和壮大,对志愿者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健全、规范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条例执行到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规范修正,对志愿者定期考核、检选,发挥志愿者最大效能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其所需平台,达到双赢。

(二)文化馆数字化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并需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的很多形式,数字化建设在文化馆服务中更是体现出了尤为重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建立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

数字化服务是文化馆打通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的有效服务形式,需要资金支撑硬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支持开发并使用,这对于传统的文化馆服务模式是一个相当大的冲击,对于文化馆发展也是一个崭新的未来,一个规范、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对文化馆传统服务模式和数字化服务均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2.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依托总分馆服务体系,搭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建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并联串联、经纬交错的服务大数据信息网,最大化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建设需要对口专业人员实时维护数据安全与更新,并与时俱进的开拓数字化服务能力,寻找任何可能性,引进和培养相关服务人员也是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一环。数字化服务可与当地旅游项目相融合,文化链接各公共文化机构、其他地市馆,丰富本土文化旅游内容,挖掘更多的本土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3.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融合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尤其是2020年发生的疫情情况下数字化服务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实体馆建设也面临着大的革新,对实体馆建设要求也严峻了许多,为了更好地体现文化馆服务理念,更大的发挥文化馆服务职能,扩大文化馆服务范围,在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深度思考如何将实体馆与数字化服务无缝连接、完美结合,内容不重復、不单调,形式丰富多彩、耳目一新,实体馆完美衔接数字化服务内容,让受众群体有更完美、更新颖、更身临其境、更吸引人的被服务体验,有效的利用数字化和实体馆融合服务是新形势下对文化馆的一个重要的考验,也是促进文化馆发展,实现更广阔前景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二、文旅融合发展,文化馆文化服务品牌的建设

文化馆打造自己的文化服务品牌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当于文化馆的服务精髓,代表着文化馆的服务品质,文旅融合、大数据的大背景更是为精品文化服务品牌打通了宣传的渠道,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地域性文化服务品牌。

1.大力倡导高质量的群众文艺创作,打造精品

都说“高手在民间”,寻找民间高手,挖掘高质量民间文艺创作,打造精品,文化馆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可利用采风,举办创作交流研讨会等形式深度挖掘民间文化艺人,带动民间文化艺术,倡导本土的原创作品精加工,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提高艺术性和可观瞻性,提供展示的平台,并向上推举文艺精品,使本土文化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得到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为文化的源远流长添笔墨。

2.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过硬本土文化品牌

文化馆打造过硬文化品牌,还需从挖掘本土文化入手,正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所言,越是土生土长的文化就越是值得深度挖掘和保护,越是值得推广的。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不仅可以将本土文化保护下来,还可以打造、树立自己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的可观瞻性和竞争力,助力推广和打造精品,从而增加文化市场的传播力和竞争力。

3.开拓群众文化服务思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文旅融合,数字化服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新形势下要求文化馆人要不断开拓思路,勇于创新,辩证地继承和发扬文化馆旧的服务理念、服务形式,开拓新型的服务模式,在数字化和实体馆高度融合的新形势下,可根据其特点开拓文化服务思路,开创新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在线上或线下或同时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期间也可让观众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使文化服务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文旅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推广

信息互联、大数据时代小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大到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互通,各国在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衍生出了新的文化产物与本国文化并存,立根本国文化,深挖文化之根本精髓是重中之重。

1.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传承与保护

地域性文化的差异使得各地具有本土独特的文化特性,文化活动也具有当地特色,文化馆直接承担起挖掘、传承与保护本土文化的职责,经常性地去采风、去发现可以挖掘的本土文化内容并记录成册,同时打造精品本土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以各种形式呈现,借助旅游部门可以挖掘民间文化艺术探索之旅项目,形成文化产业链,使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保护,同时也可将周边的文化艺术产品推广至全国乃至世界,使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持续进行下去。

2.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和实践完美融合的活态文化,是历史变迁中蕴藏传统文化最深根源的文化财富,文化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平台,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和保护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建立非遗名录,鼓励挖掘、鼓励传承、鼓励发展,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馆所肩负的重任,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平台、培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发现非遗,保护非遗。结合旅游部门可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之旅,以非遗展览、现场技艺展示、现场技艺教学、周边产品售卖等形式形成一站式服务,推广本土非遗项目走近每个人,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四、搭建具有规模的、系统的大型“地域文化博物馆”

以各市文化馆为起点,运用实体馆和数字化融合服务模式,在各地文化馆区域搭建一个具有规模的、系统的大型文化展馆,市级文化馆向下辐射吸收各县市区文化馆精品文化品牌、民间文化艺术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文化产品划区实物、数字陈列展示,省级文化馆可向各市文化馆吸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文化产品划区实物、数字陈列展示,以此类推,建立大型“地域文化博物馆”,并形成树状动态管理模式,定期更新文化艺术产品,丰富地域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增加地域文化博物馆的可观瞻性,推动地域文化博物馆的持续发展,增强地域文化博物馆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文旅融合发展为文化馆服务打开了通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扩大了探索的空间,前景尤为广阔,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革新,在革新中前进,在前进中优化,长此以往,不断扩大文化馆服务范围,强化文化馆服务职能,提升文化馆服务品质、服務竞争力,将文化馆服务不断优化、最大化,服务品质持续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文旅融合传统文化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