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超声影像下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及耻骨直肠肌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2021-07-22刘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耻骨裂孔盆底

刘梅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0 引言

女性盆底的主要特点为层次多且联系紧密,在阴道分娩后其盆底结构易发生功能障碍,威胁到女性身体健康,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女性为避免盆底结构受损选择剖腹产[1-2]。三维超声影像可将盆底软组织形态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来,及时了解盆底结构情况[3-4]。本研究选择了阴道分娩女性337例作为研究组,就三维超声影像下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及耻骨直肠肌损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的病例数为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的337例初次妊娠且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时期100例无流产史且无生育史的女性作为参照组。研究组产妇年龄平均(26.12±2.31)岁,平均身高(161.21±3.23)cm,孕前体重(54.62±6.21)kg,孕前BMI为(19.24±3.78)kg/m2。参照组产妇年龄平均值为(25.09±2.38)岁;平均身高为(161.23±3.42)cm,孕前体重为(54.39±6.48)kg,孕前BMI为(19.47±3.23)kg/m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为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订同意书。

1.2 方法。询问检查对象病史,实施妇科常规检查,了解受检人员基本情况,比如产程、孕前体重、孕末体重等,排除病理性占位和盆腔器官脱垂。嘱咐受检者排空膀胱,保持仰卧位,基于三维模式下实施扫描,采集三维图像,冻结存储图像。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含有盆隔裂孔前后径(AP)、LR(盆隔裂孔左右径)、HA(盆隔裂孔面积)、T-PR(耻骨直肠朋厚度包含有T-LPR、T-RPR)、A-PR(耻骨直肠肌角度)。分别在参照组、研究组受检人员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重复性检验,测量AP、LR、HA、T-LPR、T-RPR、A-PR。同时按照直肠肌受损情况,分为损伤组、未损伤组,观察二者骨盆外骼棘间径、骼嵴间径、骼耻外径、坐骨结节间径、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胎儿头围、胎儿腹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产妇产前身高、孕末体重、增加体重、孕末BMI。

1.4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所获数据予以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以t比较检验;各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以χ2进行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盆隔裂孔参数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经分析,研究组产妇AP、LR、HA比参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RPR和T-LPR均比参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A-P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直肠肌受损情况将研究组产妇分成损伤组、未损伤组,两组参数比较见表2,通过分析可知,未损伤组胎儿头围即腹围均比损伤组小,且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比损伤组低,产妇孕末BMI比损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盆隔裂孔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盆隔裂孔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指标 研究组 参照组AP(cm) 6.23±0.61 5.01±0.49 LR(cm) 4.56±0.61 4.18±0.45 T-RPR(cm) 0.57±0.08 0.47±0.03 T-LPR(cm) 0.59±0.12 0.74±0.07 A-PR(°) 49.39±6.95 54.34±6.71 HA(cm2) 16.87±1.43 14.51±1.35

表2 耻骨直肠肌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各参数对比()

表2 耻骨直肠肌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各参数对比()

指标 损伤组(n=137) 未损伤组(n=200)骨盆外骼棘间径(cm) 24.48±1.46 24.65±1.23骼嵴间径(cm) 27.28±1.82 27.21±1.22骼耻外径(cm) 19.52±0.92 19.54±0.96坐骨结节间径(cm) 9.16±0.63 8.99±0.51胎儿双顶径(cm) 9.53±0.28 9.18±0.49胎儿股骨长(cm) 7.29±0.49 7.24±0.37胎儿头围(cm) 32.78±1.48 30.23±1.61胎儿腹围(cm) 35.92±1.52 33.24±1.54第一产程(min) 534.23±264.34 539.34±254.59第二产程(min) 69.98±48.11 41.48±28.34第三产程(min) 10.98±9.25 7.89±3.78总产程(min) 620.23±270.92 537.24±238.45产妇产前身高(cm) 161.34±4.32 161.14±4.12孕末体重(kg) 68.92±6.78 68.81±8.18增加体重(kg) 15.49±3.82 15.39±4.38孕末BMI 27.34±2.21 25.21±3.22

3 讨论

在临床疾病的诊治中,三维超声影像检查作为常用检查法,其操作简单且安全,所获结果准确性高,具有不侵入特点,在检查过程中受检人员只需要保持仰卧就行,按照检查目的获得相应的图像以后进行处理方可,整个检查过程时间低于3 min,有效缩短了产后产妇不便所致的疼痛[5]。除此之外,超声检查还可对产妇整个过程进行检测,探头放置在尿道、阴道外口间,和分娩切口不会产生碰撞,不会使受检人员出现不适感,有利于受检人员接受,且探头不会放入至阴道内部,可预防和减少感染风险的发生,对此,在阴道分娩后实施三维超声检查可行性强[6]。

本次研究就三维超声影像下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及耻骨直肠肌损伤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产妇AP、LR、HA比参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RPR和T-LPR均比参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A-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阴道分娩以后早期女性盆隔裂孔前后径、面积和左右径均比正常女性大,同时耻骨直肠肌厚度比正常的要薄,在耻骨直肠肌角度上和正常者无显著差异,在妊娠、阴道分娩期间耻骨直肠肌因受拉伸影响使厚度减少,而盆隔裂孔则可能由于拉伸增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妊娠期随着子宫体积和胎儿体重的增加,且产妇羊水量的增多,使得耻骨直肠肌受到的压力增加,因此发生一系列的变化[7]。研究结果显示,按照直肠肌受损情况将研究组产妇分成损伤组、未损伤组,未损伤组胎儿头围即腹围均比损伤组小,且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比损伤组低,产妇孕末BMI比损伤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阴道分娩所致直肠肌损伤一般发生在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当胎头分娩出阴道时和盆底肌肉群之间互相作用,伴随着胎头的降低,其和盆底肌肉群见所产生的压力也会相应的增大或者减小,在膨胀收缩期间容易使肌肉受损,且影响周围筋膜组织,如果第二产程时间越长,则对盆底肌肉群产生的损伤也就越严重,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值很容易使盆底肌肉群永久受损[8-9]。和未损伤组相比较,损伤组产妇BMI比较高可能是由于过量体重导致盆底压力过大,同时这种损伤恢复难度也比较大。由此可见,阴道分明后女性盆底直肠肌容易受损,其受损和第二产程、孕末其BMI、第三产程、胎儿头围和腹围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阴道分娩后早期使用三维超声影像检查,可了解女性盆底特征情况以及盆底直肠肌受损情况,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耻骨裂孔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高频超声动态观察不同时点耻骨联合间距的价值研究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旁疝修补术一例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