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地理课堂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2021-07-16王晓晴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地理

王晓晴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组织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从“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入手,以分组探究为例,分析了如何在地理课堂中构建“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模式;互助合作;分组探究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其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现阶段学习模式的转变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学生为主体、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深深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作学习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出发点,以目標设计为导向,以师生、生生合作为方法,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一些难度大、探究性强的内容,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但是如果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则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感性材料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合作学习为例,简要谈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二、“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当代人都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合作是推动当代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看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有合作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单干”,即只关注个人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这种学习方式让大多数学生缺乏合作的意愿和动机,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也适用于学习中。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将个体的学习行为融入到集体学习活动之中,使其在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消除和转化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无论哪个学习阶段,“互助合作”学习方式都已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初中生来说,他们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但独立思考能力还较差。因此在学习新知、分析问题、思考辨析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帮助,互助合作活动应当渗透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三、以分组探究为例谈地理课堂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在日常教学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方法较多,如相互问答、合作讨论、合作表演和分组探究等。就笔者而言,使用最多的是分组探究,下面就以分组探究为例,谈谈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将每一条学习目标打印在一张任务卡上。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领取一张任务卡,组内成员之间围绕着任务卡上布置的学习目标开展分析探究,并将结论填入任务卡中。完成探究活动后,各小组还需汇报活动成果,老师和其他同学也可以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和补充,形成最终结论、完成学习目标,汇总后一同构建起一节课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互助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节课时,我设定了学习目标有六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丰富的物产、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和经济发展。随后将全班分成六组,每一组随机抽取一张任务卡。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手头的资料,相互讨论合作并开展调查,将讨论出的结论填入任务卡中,每个小组再选派一名同学发言交流。

在实践中我发现,构建这样的课堂学习模式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具体明确,可以将一个任务细化成若干子任务。例如,引导学生分析“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时,进一步说明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省区等,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为了便于学生合作,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例如,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分配任务和组织好本组的合作,空间思维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分析各类地图,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填写结论,在各组员的相互配合之下使小组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3.在分组探究活动中,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地理“学困生”的成长。组员和老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能够激励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他们分析、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潜移默化地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一些有用德读图方法和地理思维能力。

4.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要参与进来,既了解学生讨论的进程,又能在他们讨论方向偏离目标太远时给予及时的提示和点拨,发挥好教师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同时教师应对小组合作调查的各个环节和结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五、结束语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也让老师减轻了教学负担。地理教师应始终坚持把“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重视教学过程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教学中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还有很多,针对不同内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习目标,争取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师生都感受到这种课堂组织形式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乐!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晓惠.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热点聚焦,2012,12

[3]徐哲.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地理合作学习模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6

[4]孙华.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法在地理有效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教师,2010,10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昆山 215300)

猜你喜欢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地理
热爱合作?快乐习作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幼儿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