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氨磺必利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2021-07-14文结维陈华玲曾蔼妹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文结维,陈华玲,曾蔼妹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三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精神分裂症会扭曲患者的感知、行为,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失眠、精神无法集中等症状,且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逐渐无法区分真实和想象,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学习[1]。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多采用氨磺必利维持治疗以减轻病症,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需联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辅助治疗[2]。人本理念是指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一理念从人体层面出发,充分尊重人的整体性、主体性,能够调动患者自身的创造性,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氨磺必利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 (n=36)。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 (38.12±4.2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8±1.13)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 (38.25±4.3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46±1.14)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诊断标准[4];②未服用其他精神治疗药物;③以阴性症状为主;④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②存在药物依赖症状者;③对氨磺必利过敏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氨磺必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502、20190604,规格0.2 g)维持治疗,每日1次,用药剂量视患者具体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同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观察组行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方案制定: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及现阶段治疗效果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②用药护理:制作人性化用药卡片,标明氨磺必利用药剂量及服用时间,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用药表现调整用药。③环境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可在病房内摆放盆栽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控制病房探视人数,保证病房安静,可在病房内提供报刊杂志等,给予患者放松阅读。④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倾诉,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想法,给予患者鼓励、关心,在情感上认同患者,减少患者压力。尊重患者感受,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帮助患者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耐心开导患者,可通过健身、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保持乐观心态。⑤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朋友等看望患者,为患者讲述外界发生的事,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提高患者的治疗动力。⑥行为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制定合理作息表,帮助患者培养生活能力,鼓励患者自行穿衣、洗漱等,逐步开展生活技能锻炼,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1.4 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精神状态。以阴性症状量表(SANS)[5]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该量表包括面部表情、情感反应、应答情况等24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总分12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精神状态越差。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表共包括8个方面、36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状态干预前,两组的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的SAN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的SAN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SAN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SANS评分比较(±s,分)

?

2.2 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t P观察组 36 46.13±3.51 65.24±4.58 19.871 0.000对照组 36 46.21±3.48 58.44±4.37 13.136 0.000 t 0.097 6.445 P 0.923 0.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大脑结构、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患者具体症状不同,但都可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病症。恢复期患者症状基本稳定,通过氨磺必利维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疾病存在复发风险[7]。因此,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以辅助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传统护理中,护理人员虽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并给予其心理疏导,但护理工作执行过于机械化,目前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充分尊重患者的想法,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能够在了解患者问题之后,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实施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精神状态,缓解病情[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如下:①在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首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方案;随后护理人员通过制作用药卡片提醒患者合理用药,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据此调整患者用药,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②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显著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积极性。③护理人员时刻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④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家属多探望患者,使患者得到一定的家庭支持,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动力。⑤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并逐步开展生活技能锻炼,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氨磺必利维持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还不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