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临其境 真切感受

2021-07-13吴飞腾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拍子小蜜蜂小节

吴飞腾

案例背景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由体验到理解再到表现的过程,往往我们都更加注重理解和表现的环节,而对体验的环节却有所忽视。但实际上,在平时的音乐教学里,能够明显地观察到的是:如果一首歌曲能够让学生沉醉其中,获得美好的体验,那么学生学习其的主动性也会大大提升,由此可见体验环节在促进音乐教学效率提升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改革提倡的“生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但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其营造出的课堂氛围实际上并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没有收获如老师所设想一般的良好教学体验,因此音乐课程并没有达到其真正的改革目的,效率也一直不高。

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结合节拍强弱规律回顾进行课程导入

课开始,首先我向学生们点名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弱起小节。再由拍子的强弱规律来导入本节课,我向同学们说明了不同拍子的歌曲有着不同的强弱变化规律,一首歌曲中的强弱变化也能够有效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回顾常见几种拍子的强弱规律这一知识点。内容主要包括2/4拍、3/4拍和4/4拍,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视觉感受,我选择了颜色不一的圆形来表示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其中黄色代表强、白色代表弱,米色代表次强。2/4拍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因此就用黄-白的色块来表示。4/4拍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因此就用黄-白-米-白的色块来表示。在回顾了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拍子的强弱规律后,我进一步点明主题,告诉学生大部分拍子中都是以强拍开始的,但是也有一些小节是由弱拍开始的,也就称为弱起小节。

分析:在课程导入环节,我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节拍强弱规律的形式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在回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拍子街拍强弱的不同变化,我通过视听连觉的方法,借助网络教学的优势,制作了不同颜色的色块来表示拍子的强弱度。这样一来,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仅仅是单调的拍子强弱的变化,更是不同色彩的转变,对他们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因此也能够帮助他们对不同拍子的强弱变化规律进行区分,进而为弱起小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进行富有趣味的弱起小节节奏练习

在视频的开始,我向学生们简单介绍了弱起小节之后,为了进一步带领学生们了解弱起小节的形成以及强弱变化规律,我创设了一个较有趣味性的联系环节——小蜜蜂带来的弱起小节节奏练习。在视频中我制作了一个3/4拍的乐谱,其强弱规律应当是强-弱-弱。根据小蜜蜂的嗡嗡声对这个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练习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关注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拍——“咦,小蜜蜂的最后一拍去哪儿了呢?”,并且点出这个弱拍“藏在了”开头。进而向学生们正式介绍弱起小节——“弱拍起唱构成了弱起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最后一小节只有两拍也是不完整小节。”介绍完毕之后,在带领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歌曲《小鸟小鸟》、《春雨濛濛地下》、《真善美的小世界》中也存在着的弱起小节。

分析:掌握了节拍强弱规律的变化和区分方法之后,我正式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弱起小节。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增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体验感,我选择设计了一个小蜜蜂嗡嗡声的节拍强弱变化乐谱。并且通过模仿小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强弱,引导学生们们发现该乐谱的最后两拍与开头一拍才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小节,因此乐谱所呈现的是一个弱起小节,也叫做不完全小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亲身发现弱起小节的构成规律,这也能够为他们以后在乐谱中听辨出弱起小节打下了良好基础。我进一步向学生们系统地解释了弱起小节的定义,并且结合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歌曲,带领他们感受弱起小节在具体音乐中的应用。

(三)在具体的音乐欣赏体验中找到弱起小节

为了增进学生们对弱起小节节拍变化规律的理解,我还选择了《牧场上的家》和《清晨》两首歌曲,请学生们聆听辨别不同的节奏变化,找出弱起小节的曲子。在播放完第一首歌曲《牧场上的家》之后,我先提问同学们是否找出了其中的弱起小节,再进一步介绍这首歌曲——是一首3/4拍的曲子,再根据之前学的对弱起小节的判断方法,向学生们解释作为一首3/4拍的曲子,《牧场上的家》第一小节只有一个弱拍,因此它是弱起小节。再将这首歌的节拍强弱变化规律与《清晨》相比,告诉学生们作为一首二拍子的曲子,《清晨》的第一小节有两拍,所以是完全小节。再进行了两首具体歌曲的欣赏对比之后,我再次带领学生们回顾弱起小节的知识点,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巩固他们的记忆。

分析:在对弱起小节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之后,我将重点转移到实践部分,设计了两首不同的乐曲《牧场上的家》和《清晨》请学生们聆听并且找出其中的弱起小节。这样一来,能够训练学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所学知识判断弱起小节的能力。在播放完《牧场上的家》之后,我结合该首歌曲的节拍强弱变化,带领学生们找到弱起小节,并且将这首歌的节拍变化与《清晨》做对比,使得学生们发现《清晨》第一小节有完整的两拍,因此是完全小节。这样一来,也能够使学生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真正准确地找到弱起小节。

案例思考与启发

经过了本次有关弱起小节的教学之后,我发现“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解音乐知识的重要过程。与小学其他学科理论性过强相比,音乐学科的教学更加注重各种实践,无论是欣赏还是歌唱,学生们都需要处于真实的音乐环境之中,才能够消化理解。因此,在进行相关音乐知识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打造一个多元化的音乐体验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在音乐课堂的体验中去感悟、去理解以及去思考。

结合本次弱起小节教学的经验,可以肯定的是,学生是音乐课堂的主体,良好的体验能够带领小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魅力,增进其对音乐的理解,其对音乐教学的整体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師要更加重视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结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以及互联网+教育深入融合发展的趋势,老师应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依托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积极展开构建多元体验式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让学生真正享受并且投入音乐课堂。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得出更多能够增进学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拍子小蜜蜂小节
如此感伤
妈妈的竹拍子
快把我哥带走
小蜜蜂去哪了?
“四分之三拍”读法没错吗?
小蜜蜂请客
小蜜蜂便当
光明正大
小蜜蜂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