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2021-07-11谢艳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谢艳华

摘 要:产教融合是推进应用型本科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而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建筑工程估计》为例,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及条件、课程教学评价及效果、课程思政等几个方面,对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探索实践,为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实施依据。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9.053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调育人新机制”;教育部、工信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培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国家政策主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是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类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学术型为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院校,是相对、区别于学术型本科(普通本科)的本科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立足于应用技能的培养,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本文以《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为例,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及条件、课程教学评价及效果、课程思政等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实践。精选了“企业项目+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开发了“校企双模块”教学资源,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任务双主体三阶段”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课程教师团队,搭建了以企业实践项目和课堂学习内容为主线的“校企双模块”线上学习平台,建立了“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为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实施依据。

《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接工作岗位,该课程的学习内容需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密切结合,基于产教融合,对《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建设尤为重要。

1 精选“企业项目+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以产教融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为课程建设基本原则;以教材、教法、教师“三教”改革为课程建设基本出发点;以实现教学中“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课程建设基本目标,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项目+典型任务”为导向,精选课程内容。拟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归纳出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开发学习任务,将《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划分为2个理论模块和7个实践模块和1个综合应用模块。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依照工作岗位流程,以项目任务引领,开展课程教学,课程内容组织实施如图1所示。

2 开发“校企双模块”教学资源

以教学大纲为标准链,针对课程特点、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校企“双元”共同合作开发、编写任务式架构的工作活页教材,学生页按照项目任务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为立足点,以问题为引领;教师页与学生页一一对应,以完成学生工作任务的具体理论知识为主导,即每次学生页所需完成的任务,均由教师页对应的理论知识页来指导,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以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特点。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课程功能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按照教学资源库的功能、空间和内容,基于教学资源库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的特点,立足于工程管理专业,对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依照:用户需求分析→选取知识点→教学过程设计→获取素材→后期加工制作→评价反思再修改的资源开发流程。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含课件教案、微课、教学案例、PPT、测试题等在内的企业实践应用教学资源模块和课程学习教学资源模块。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路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任务双主体三阶段”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对学习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后,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教学模式的“五要素”,以翻转课堂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完成知识任务为教学目标,通过将教学资源在智慧树学习平台中部署,设计“三阶段”的操作程序,依托智慧树“校企双模块”线上学习平台,达成线上线下学习的实现条件,获得及时动态的教学评价,通过“1”一知识点,“2”线上线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3”课前、课中、课后動态管理,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任务双主体三阶段”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图2为“一任务双主体三阶段”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1”即以任务为中心,每一知识点一个任务;“2”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时间上,该模式将学习的时间分为“3”,即课前、课中、课后。

3.1 一个知识点为中心的“一任务”

在该模式中,所有的活动均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中心,每门课程是可以进行知识点划分的,每个知识点就是一个一个任务,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围绕着一个知识点,这样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更加明确。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