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2021-07-06陈梅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积累意识

【摘要】本文论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方法支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交流中激活经验、在练习中生长经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识,以形成新的学科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经验 积累 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151-02

数学基本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主要载体,教师需要做好统筹规划,为学生积累经验提供更多方法支持,让学生在操作、交流、练习中逐渐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不断丰富数学经验,以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规律的作用,感悟数学定律与法则的生成过程,进而为学科学习带来更多内驱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在实验操作中积累有用的、专业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呢?

一、在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

实验操作是学生领会和掌握数学知识与规律的主要手段。实验操作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规律反映到直观化的实验现象中,将抽象的数学规律体现到真切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肢体动作与口头语言相互配合,从实验过程中吸取知识精华,使操作、思维、语言形成“三位一体”,互为支撑,这样获得的学习体验才会牢固。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为各个小组准备好一些五颜六色的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以及若干个面积、形状不一的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师:在大家的课桌上摆好了一个长方形的石膏板,你们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大吗?如果不知道,你要怎么做呢?

生1: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小正方形卡片来铺排。

师:具体怎么操作,请详细说明。

生2:用这些小正方形卡片一张张密铺长方形,严丝合缝,不留任何空隙,小方块之间也不交叉……

师:那好,按你的主张和提议,先在小组内操作,在密铺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和用心琢磨,看能否发现可疑之处?(学生操作)

生3:我们小组的铺排方式是每行摆放4块小方块,共摆了3行,也就是我们一共摆放了4列3行,合计12块小方块,按每块面积1平方厘米计算,这个长方形石膏板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换个角度理解,待测定面积的长方形石膏板的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面积正好也是长乘以宽,即3×4=12平方厘米,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巧合。

师:你们是从何得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

生3:每块正方形石膏板的边长是1厘米,横向排满了4块,于是推导得知长是4厘米……

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再次分发4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用密铺的方法来测算其面积,并要求学生及时收录数据,制成表格,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我沿着长方形的长边摆放了5个正方形,沿着长方形的宽边摆放了3个正方形,于是推出待测长方形的长度是5厘米,宽是3厘米,而其面积则是15个正方形的面积,即15平方厘米。

生2:我摆得很快,一共只铺放了7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我沿着长方形的长边摆放了5个,沿着它的宽边再放置2个就完成了,因为长边和宽边是邻边,顶点处共用一个正方形,空余的地方不用摆放,也能推算出摆5列3行,因此5×3=15(个)。这样,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师生评价)

生3:我分到的这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经过实验测算,面积为6平方厘米。

生4:经过多轮试验,我大胆推断,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直接用长乘以宽,但是不敢断言。

师:我们通过实践操作,度量出手中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还有的同学甚至探究出长方形的面积求法,为我们提供了蓝图。

学生用密铺法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数学实验活动,不仅丰富了认知,加深了直观印象,而且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动手操作不仅仅是手工操作,更是需要动脑思考的高级智能活动,并在这一活动中,将操作经验与思维经验、决策经验融为一体,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二、在交流中激活经验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交互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信息量很大,思维信息传输不断,他们互相交换意见和看法,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积累活动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数学经验不断得以积累,变得厚重而深邃。

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笔者是这样处理新知导入的:

师:谁知道3.85这个小数中间的圆点怎么称呼?

生(齐):小数点。

师:没错,它就是“小数点”。谁把这个小数读一遍?(生正确读)

师:如果在3.85前面添加一个数字2,變成23.85,这又该怎么读?(生正确读)

师:在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之前,你们有没有看见过小数?

生1:我在超市里经常和它打照面,因为几乎所有商品标价都是小数。

生2:我在菜市场买过菜,菜价、肉价基本也是用小数表示。

生3:我在皮尺上见到过小数。

师:皮尺上也有小数,到底怎么回事?你能说清楚点吗?

生3:裁缝用皮尺测身高、体形时,测出的数字是小数。

师:他在量身高的时候用到过小数,你们有过同样的经历吗?

生(齐):有过!

师:原来小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仅看过,也用过。你们想不想和老朋友叙叙旧?(课件出示6个小数:4.07、25.25、8.8、2.76、0.037、6.70)先在心中默读,再请几位同学依次朗读给大家听。

生4:四点零七。

生5:二十五点二十五。

生6:我认为他的读法有误,正确读法应是“二十五点二五”。

(部分学生点头同意,其他學生仍感迷惑,眉头紧锁)

师:是的,它应该读作“二十五点二五”。我们在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部分按照整数读法读出,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则是按照从左至右顺次念出数字的读法读取。比如25.25,这里小数点右边只能读作“二五”。我们齐声朗读这个小数好吗?

生(齐):二十五点二五。

师:你们读得很标准,再来写写小数,好吗?(师报数,学生写,然后同桌相互检查、评价)

教师通过交流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这部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试读小数时,学生产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经验读法相冲突的疑惑,教师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解开疑惑,进一步发展其数学活动经验。

三、在练习中生长活动经验

练习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带有生活属性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生长以及学科经验的成长。它是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磨炼技能、增长解题能力、培育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时,教师先出示以下四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

1.课本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汇报,展示不同算法,来回顾乘法分配律。

2.简算。16×401,(30+2)×15,68×48+68×2,125×(8+16),103×23,5×27+63×5。

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题目,并简述简算的过程与结果。

3.先计算,再比较每组算式的结果,并填空。

32×(30-2)○32×30-30×2,(40-4)×25○40×25-4×25

学生独立思考并填空,谈谈自己的发现。

4.你能简算下面各题吗?

12×(40-5),64×9-14×9,35×98,23×134-34×23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演算,教师精讲35×98。通过训练,学生领悟到分配律对减法同样适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扩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战果。

数学学习离不开经验的支持,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经验积累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度思考,有效提升学科学习品质。

作者简介:陈梅(1981—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积累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