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文化”背景下期刊编辑胜任力素养提升策略

2021-06-30齐烨郑雨田李娜

今传媒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能力培养

齐烨 郑雨田 李娜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网红文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养新要求及能力提升策略,为保障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参考。梳理“网红”概念内涵,分析“网红文化”与编辑岗位胜任力素养的关联性,研究“网红文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岗位胜任能力素质及提升能力的途径。提出立足于“网红文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应认识和提升自身胜任力素养,从而实现由单一传统编辑向复合型现代编辑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胜任力素养;“网红文化”;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4-0082-05

“网红”是伴随新媒体发展衍生出的人气新词,网红热靠的是互联网传播。社会各界人士及一些传统单位都尝试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构建优质内容的多媒体化呈现、塑造良好自我形象、提升工作效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期刊出版是一个专业的领域,随着“科技强国梦”的规划与实践,科学也需要专业化传播。“网红”模式作为适应新时代推出的一项媒体传播方式,将此模式作为期刊出版行业变革的切口,或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

期刊核心价值建设的关键是人力要素,即编辑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科技期刊编辑应借助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的机遇,提升自身岗位胜任力素养,创新工作思路。编辑的岗位胜任力素养决定了期刊内容的水准和产品的生命力。然而产品水平的高低与编辑的知识底蕴和业务修养密切相关,所以,要赢得受众的喜爱,散发生命力,变“网红产品”为“长红产品”,就必须提高编辑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素养,这样才能适合受众,引导受众。

国内部分学者对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的新要求及其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5]。张一诺等从图书出版行业与“网红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两者相结合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6-8]。然而,从总体来看,目前关于“网红”模式研究的文献大多围绕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思路,或是从研究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单方面进行阐述,缺乏分析“网红文化”与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岗位胜任力素养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因此,笔者提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岗位胜任力素养的新要求及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探讨如何通过传播手段打造学术爆款,使科技期刊成为“网红”产品,为加强期刊宣传与推广提供参考。

一、网红文化与编辑岗位胜任力

(一)网红和网红文化

网络上对“网红”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整体来看,“网红”是一个通过提供视觉语言或内容服务获取粉丝黏性,并利用庞大的粉丝群进行多种方式营销,从中获利的个人及其团队。目前,利用“网红”以寻求关注和获取利益为导向,给网络和社会群体带来了一定影响,被称为“网红文化”。“网红文化”是一种源于生活、贴近社会的平民文化,通过更加大众、生动的文化形式进行表现。以往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单一被动,传播内容较为严肃,导致文化的传播效果不甚理想,但新媒体环境下“网红文化”的传播却带来了更加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播形式。

(二)编辑岗位胜任力

编辑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秀编辑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与传统能力、素质相比,胜任力理论更全面、深刻发掘个体内在特性,揭示编辑个体综合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关系[4]。科技期刊编辑岗位胜任力素养是编辑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

因此,围绕科技期刊“网红文化”传播方式的构建,编辑需要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变革,提升岗位胜任力。

二、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养的新要求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也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期刊也可参照“网红经济”模式建设,开拓新的市场。但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作为宣传思想阵地的编辑,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出版政策法规和《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保持理性客觀心态和对各类信息的科学判断力,避免造成政治原则和思想倾向上的错误。不仅要牢记作为出版工作者的出版纪律,更要有对国家、受众和自己负责的使命感。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提高思想素养,确保正确导向性,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术事实,切忌盲目追求“网红”效应,给期刊带来不良影响。

(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在“网红”时代背景下,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推动期刊的持续发展,还可以帮助编辑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报道模式的束缚,创新工作思路,使编辑内容能够令公众信服,从而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科技期刊编辑具有传播思想、传递信息的职责,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编辑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突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创新工作方式和内容,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得刊物更贴近受众,同时引发公众的关注,引导社会舆论,也更能推动期刊出版行业“网红文化”传播方式的构建。科技期刊编辑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编辑应树立精品意识,通过获取精准信息,精心策划选题,最终发布创新成果。同样,传播方式也至关重要。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社交媒体转发推广、广告投放、邮件推送等方式引入目标粉丝,从而达到从受众仅为读者,到引用期刊文章,再到成为评审或期刊编委的互动效果。

(三)良好的信息能力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用来指经过训练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联合制定了信息素质标准,这一标准分为高效地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和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9]。期刊编辑的信息能力素养是编辑人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如下表现。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期刊编辑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浏览和查找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各种媒体,掌握通信软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查询专题信息。科技期刊编辑的批判性评价信息能力是指编辑对相关学科文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现今,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编辑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地筛选与甄别,并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情报,最终整合成有影响力的报道。同时,还需要校验事件的科学性,检查内容的逻辑性[10]。这使得编辑会受到杂乱信息的干扰,在信息价值的判断上容易出现错误或者评价不够客观,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难度。所以,新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需严格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在获取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创造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编辑需运用现代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把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相结合,使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和视觉化。

因此,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面对海量信息,应增强信息收集、筛选、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同时对出版物内容反复审查,特别是增强对“网红”传播内容的甄别能力,心存质疑、谨慎发表;发表后需加强同行评议,还要辅以说明。这是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道德的基石,也是学术诚信的基本要求。

(四)合理的知识结构

编辑的知识结构与期刊的质量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明确知识结构,并不断进行优化。首先,要具备政治理论知识。它是编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编辑在审理和编辑信息时才能做到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推出积极健康的内容;其次,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胜任期刊工作的前提。对所涉及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决定着所编辑内容的价值。期刊编辑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在所负责的专业领域,洞悉发展现状和动向,用专业视角编辑加工,让内容变得更加专业,成为受众喜爱的“网红”产品;再次,掌握编辑知识。编辑学理论知识是编辑人员需要重点掌握的专业知识。编辑应加强对出版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审读、质检工作中准确把关,树立守土有责、严格把关的正能量科技期刊标准;最后,提高语言文学表达能力。注意语言文字的准确和规范化使用,特别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时代性。目前网络流行语被称为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界“网红”,一些网络新词频繁使用于标题的制作及内容阐述中,成为现今语言的一大特色。但同时模式套用、乱贴标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引起学术的广泛争议。因此,编辑在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提升话语修养,坚守从业人员的道德底线。

(五)适应时代发展的全媒体技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版内容的多样性对编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努力汲取全媒体时代中的养分,具备全媒体导演能力,积极探索科技期刊的内容形式和创新传播手段。应深刻认识到时代发展给工作方式带来的更新和变革,借助纸质书籍、电子刊物、网络教程、AAP等不断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学会灵活利用微视频、朋友圈海报、抖音等新传播方式进行全媒体形式宣传,打造“网红文化”,共同推动专业知识的普及。为了适应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发展、竞争的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较高的全媒体技术素养,包括:策划专题内容和呈现方式,能熟练操作数字设备、用好即时通讯、掌握常用专业软件,以及拥有一定的电脑及网络维护技术。这样才能使文化传播手段更智能化、传播效率高速化。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出版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新时代全媒体信息与技术素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1],极大地提升传播的效果和影响,扩宽传播渠道。

三、“网红文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能力提升的途径

在“网红文化”背景下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需要期刊编辑人员转变工作思路,强化策划、文字、美术编辑之间的分工协作,技术编辑需承担的任务相对更为重要。

(一)选題策划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可借助互联网,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的强大分析功能和移动社交软件等技术,对市场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制定出科学化、市场化的选题。因此,要实现“网红文化”传播效果,编辑应具备选题策划意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使用吸引受众的传播手段打造学术活动及热门传播。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两方面要素。

1.传播信息要素:首先,对受众偏好分析,了解受众的基本特征后,明晰受众的关注点与信息偏好;其次,对被引量和下载量较高的题材进行分析,寻找获得高关注度的原因;再次,对从事行业的热点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自身与其相似度和差异化;最后,根据以上信息统计和摸底情况,提出短期出版选题内容与长期出版规划。故此,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策划选题工作上的学术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对市场热点保持足够的信息敏锐度和信息分析能力,从而推动编辑工作方式的创新[12]。

2.技术手段要素:学会有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各种新技术手段打造融合创新传播,最终实现真正的转型[1]。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对文章的选题与内容进行预测,筛选出有个性化推送价值的信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介特性,思考如何将作品图片进行艺术化加工,便于宣传,如何记录作者的创作过程或写作思路并加工为视频,在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配合文字予以发布。这些多样化加工需要编辑借助网络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总体设计、完善细节,制定作品从加工生产到营销推广的整体策划方案,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身的全媒体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前期热点分析与选题策划,中期全媒体产品的融合生产,以及后期立体式宣传与推广等工作,锻炼编辑结交多方面专业人员,互助协作开展多项技术,构建多维度结合的链接能力。

例如,Light科技期刊进行“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的评选”,通过大数据手段找到关注度最高的光学报道。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自己推微信公众号,也联系诸多大号转发,让其它科研微信公众号活跃起来,截止到活动结束时,共得到7.8万阅读量[13]。这一数字是专业科研领域优秀的战绩,实现了科技期刊更好的传播。

(二)轉变内容及语言编辑方式

新的阅读载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流通和知识传播的路径,越来越多的知识内容型“网红”产品大量涌现。阅读载体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也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推动了科技期刊内容和语言编辑的转型。

内容编辑是指为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将期刊的内容和版式编辑成新风格在多媒体平台进行展示。例如,电子出版需要编辑考虑阅读器对排版的要求和读者阅读器的使用习惯。编辑需要在充分理解期刊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并熟悉不同载体的呈现形式,灵活运用多种编辑方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科技期刊语言风格严谨、术语专业,这会给许多缺少专业背景知识的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并且不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而口语化语言采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尽量减少专业化词汇和抽象化表达,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方式来概括信息内容,满足了大众易于认知的需求,使读者可以便捷地解读、获得信息。期刊编辑在进行信息化传播时,可改用口语化语言对学术内容进行再诠释,消除专业障碍,缩短与读者的距离。

(三)巧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播形式

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自媒体与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平台。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并在互联网时代以更快速更丰富的形式,简洁有效地呈现信息并提供服务,是“网红”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科技期刊编辑应学会巧用互联网技术,升级思维,将传播做出新意。让受众能接受并喜爱,同时享受到更具针对性的媒体产品和体验服务,使传播更加高效。例如,金属加工杂志社编辑便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播形式,使传播效果显著提升。金属加工移动知识服务平台(APP)便是由该杂志社推出的基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并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的知识服务与推广服务平台。该APP功能先进,集信息生产、发布、智能搜索、直播、培训、社交、交易等功能于一体[14]。其中,金属加工直播自推出以来,深受业界好评,目前单场直播观看人次最高超过9.6万。其APP的推出,为用户及时了解产经信息、学习技术、提升技能、相互沟通交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

(四)转变营销宣传思路

新型出版业态使生产者、用户、产品等多方资源聚合,在交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这要求期刊编辑学会全方位知识挖掘和分析应用,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生产者方面,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渠道,提升作者知名度。期刊编辑需要给作品进行包装和推广,这不仅包括对作者思想和知识储备的深度挖掘等内容进行包装,而且也包括策划、宣传等一系列全方位专业化的营销工作;产品方面,借助互联网工具,从产品初期的策划到后期的推广,期刊都能够与市场建立畅通的交流平台,控制实际生产流程,做到按需生产;用户方面,无论媒体形式如何改变,受众始终是受益者。一方面,改变后的出版行业通过互联网工具能够生产出契合受众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塑造科研工作者的“网红”形象,传递更多产品,出版社也能为受众带来更多的选择性。

四、结 语

围绕科技期刊“网红文化”传播方式的构建,编辑在科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明确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岗位胜任力素养,更需要有针对性地从选题策划、内容编辑、传播形式、营销宣传等角度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变革,这对提升刊物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网红文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岗位胜任力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用全新思维推动“网红文化”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挖掘编辑内在潜力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范晨芳,沈宁.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新要求及其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9):950-954.

[2] 董悦颖,李欣,余党会. 医学期刊编辑胜任特征研究及其提升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315-322.

[3] 王海艳. “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的现实要求与提升思路[J].出版广角,2020(6):56-58.

[4] 田春霞.编辑胜任力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1):73-77.

[5] 高虹,吴玲,许宇鹏.我国期刊编辑胜任力差异性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6):578-584.

[6] 张一诺.图书出版业+“网红经济”模式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7(8):51-54.

[7] 李依伦.“网红经济”与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7):40-42.

[8] 王敏.网红经济下少儿图书出版及营销的新模式[J].传播与版权,2019(12):68-69.

[9] 彭立伟.美国信息素养标准的全新修订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5(6):109-116.

[10] 葛震.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几点认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7):211-214.

[11] 项昌乐.在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0):873-874.

[12] 陈慧妮.青年编辑如何面对学术评价机制的挑战[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7):96-100.

[13] Light发布:“2019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2/434399.shtm,2019-12-25.

[14] 制造业首个移动知识服务平台——金属加工APP正式上线[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7(9):1.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能力培养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