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2020-09-06郭伟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办刊一流

摘  要:普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基石,不应缺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本文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尝试给出我国普通科技期刊的范畴,估算总体规模,提出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找准定位,稳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集约化办刊、集群化发展;提高普通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关键词:普通科技期刊;世界一流;发展策略;政策引导;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导语

2019年8月16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这份3千余字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未来5年、15年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提出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对象不仅包括英文科技期刊,也涵盖中文科技期刊、科普期刊,但资助对象的数量仍然很少(未来5年将有400种科技期刊获得资助[1]),而为数众多的普通科技期刊仍无法从中获益。显而易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高水平学术思想的策源地”[3]仅靠数量有限的少数科技期刊显然无法支撑。因此,作为基石,占据科技期刊绝大多数的普通科技期刊不应缺席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而应积极主动地探索符合国情和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提高整体实力,为培育更多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基础和保障。

1.普通科技期刊的范畴与规模

1.1范畴

剑指建设世界科技期刊强国,就必须调动普遍科技期刊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从管理角度讲,科技期刊本无所谓“优秀”与“普通”。但由于被划归到不同的“群”(核心目录、数据库),才有了不同的“级别”和“身份”。在进行学术评价时,常被分成三六九等,有了“优秀期刊”和“普通期刊”之分,而获得国家、省区市各类项目资助的基本上都是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几乎得不到任何项目资助。同时,由于我国的评价导向作用,非核心期刊也在作者层次、稿源质量与数量等方面处于劣势,发表的论文在评奖、结题、毕业中不算数或权重极低,影响着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本文探讨的普通科技期刊是指未入选重要核心期刊目录,也未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科技期刊。虽然这种分类并不严格,也不科学,但却常常在期刊评价、学术评价中被广泛使用。

1.2规模

通过“核心期刊目录”及知名数据库入选期刊目录可以粗略估计我国普通科技期刊的规模。以2018年为例,在国际知名数据库中,SCI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213种,[4]EI收录219种;[5]在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中,CSCD收录1229种,[6]北大核心收录1246种,[7]RCCEC 收录1106种。[8]比较分析收录期刊名单可知:被这些数据库、重要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集中。粗略统计,至少被1种重要核心目录或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不超过2500 种,也就意味着我国有超过一半的科技期刊未被收录(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数有5052种[9])。按收录科技期刊数量最多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计算可知,有3806种期刊为普通科技期刊,超过科技期刊总数的6成。若以SCI、EI计算,则有超过9成为普通科技期刊。综上分析认为,我国至少有6成以上,即超过3000种科技期刊为普通科技期刊。

2.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意见》在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标志着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国家战略,普通科技期刊不是旁观者,也要在这个战略中,把握新契机[10],担当新责任。《意见》出台可以看作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破局”点。有了这个“破局”点,就可以“做局”[11]。普通科技期刊不仅要有“破局”的勇气,更要有“做局”的策略。“小期刊”要有“大梦想”,即使暂时无法与世界一流期刊看齐,也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策略,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

2.1找准定位,稳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

专业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具有的显著特征。当然,不能要求我国所有的非专业类科技期刊都一步到位地转型为专业期刊,特别是对于普通科技期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还不具备立即转型的条件。普通科技期刊首先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逐步推进专业化进程;不搞“一刀切”,要以建设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以专业化为方向,结合办刊基础、学科特征、发展水平重新定位办刊方向、服务对象、学术层次,明确选择办专业化期刊还是综合期刊,是为特定群体服务还是面向学科全域,是建设前沿引领的学术期刊还是服务大众的科普期刊。

2.2集约化办刊、集群化发展

一流的作者成果、职业编辑、编委会、审稿人、出版平台、出版量以及一流的主编、管理团队、国际出版商是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12]而大多数普通科技期刊办刊规模小,人才、技术缺,发展基础薄,创新能力弱,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这些必备条件是大多数普通科技期刊可望而不可即的,在短期内凭一已之力也很难构建。因此,目前可行的路径是采取集约化办刊、集群化发展的模式。抱团取暖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2.2.1内容分类集成的准专业化办刊

如果说强刊、“牛”刊靠的是实力,凭借一己之力可能做大做强,成为世界一流期刊;那么,小刊发展只能靠规模,然后才有進一步发展的可能。先做大,再做强。普通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加盟、联合、协作等方式进行集群化办刊,建立集成式的“准专业期刊”群。特别是对综合类科技期刊来说,单刊刊载内容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很难体现出在某个学科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按办专业科技期刊的方向,通过若干种期刊的分工合作,对内容进行整合,将相同学科论文集合在一起,办成准专业化的科技期刊(比如,可以通过出版平台实现内容整合,前几年已有平台做过类似的尝试)。在条件成熟后,再进行调整,重组、创办专业期刊。

2.2.2探索创新办刊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企业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超过19677.9亿元,其中,企业经费支出达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比达到了77.4%。[13]作为力量薄弱的普通科技期刊,可以探索“企业+期刊”的办刊模式,推动产学研互动合作。期刊借助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弥补发展弱项;企业利用期刊平台,及时记录、发布、传播科研成果。

2.3提高普通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2.3.1利用媒体融合,实现有效传播

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出现的新媒体,必将引发信息传播方式的重构,提供新的传播途径。比如,优先出版、在线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不断出现,按“期”出版也正在被改变;碎片化信息取代了系统性信息,“篇”也将被打破,摘要、图、表格都可能成为被检索的目标。普通科技期刊要擅于根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特点,做好长摘要撰写、OSID制作、视频录制等内容处理,充分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融合微信、APP等新媒体,提升期刊的网络显示度,增强传播能力,扩大影响力。另外,为解决普通科技期刊面临的人员不足、推送乏力的问题,[14]可以借助内容推送公司、专业传播平台进行信息制作、推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2.3.2部分双语出版,提高国际传播力

虽然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与语种无关,但目前用英文出版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近几年,国家鼓励创办英文期刊,仅2017年,就新批英文科技期刊26种,占当年新批科技期刊总数(31种)的83.87%。[15]不少中文刊也转为英文刊,或中、英双语出版,但对普通科技期刊来说,可能没有能力实现英文出版、中英双语出版,但可以采用折中的方式,对论文的关键部分实行双语化,如摘要、图表等。很多科技期刊早已采取了这种部分双语出版的方式,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英文撰写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習惯,以免影响阅读,可以聘请英语国家的学科专家或国内的专门机构进行专业加工、润色;二是要通过多种媒体(如微信、FaceBook、Twiter等社交媒体)把论文的英文内容传播出去,而不仅仅是作为构成论文的一个部件。

另外,中文科技期刊兼具科技、出版、文化等多重属性,[16]不仅传播科技成果,还可以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兼顾中、英文科技期刊,[17]维护学术期刊出版语种多样化。[18]因此,从长远看,必须注重建设世界一流的中文科技期刊。

结语

没有普通科技期刊的强大,就无法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的目标。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普通科技期刊与重点建设期刊协同发展政策,既给“红利”也给“压力”。在追求卓越发展的同时,也要“强基固本”。只有把作为“基础”和“根本”的普通科技期刊建设好,才能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才能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打造世界级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掌握科技话语权。

[1]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EB/OL].(2019-09-19)[2019-11-10]. http://www.cast.org.cn/art/2019/9/19/art_43_102333.html.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2019-08-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28/c_1122901308.htm.

[3]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19](2019-08-16). http://www.cast.org.cn/art/2019/8/16/art_79_100359.html.

[4]任胜利.2018年度我国SCI收录期刊引证指标概览[EB/OL].(2019-06-21)[2019-09-0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1186131.html.

[5]2018年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EB/OL].(2018-01-16)[2019-08-30].http://www.sohu.com/a/216964041_613208.

[6]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2017—2018 年度)[EB/OL].[2019-07-15].http://sciencechina.cn/style/sourcelist17_18.pdf.

[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8]邱均平,胡小洋.《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项目组.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评价结果[J].评价与管理,2016,14(4):36.

[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92.

[10]郭伟.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契机:试论《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政策亮点及实施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0):1029-1033.

[11]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做局”与“破局”.(2018-12-10)[2019-08-11].https://mp.weixin.qq.com/s/9Mrl0o7d2w7PSR_FUzHRSQ.

[12]李自乐,郭宸孜,张莹,等.成为一流科技期刊的几个必要条件[J].科技与出版,2019(1):6-12.

[1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OL].(2019-08-30)[2019-09-01].http://www.most.gov.cn/kjbgz/201909/t20190903_148573.htm.

[14]郭伟.学术期刊融合新媒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J].编辑学报,2018,30(2):137-140.

[15]任胜利.2017年度新批准CN号期刊一览表[EB/OL].(2018-03-29)[2019-08-3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1106401.html.

[16]刘天星,武文,任胜利,等.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困境:问卷调查分析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6):667-676.

[17]张品纯.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9(5):6-10.

[18]陈小华.论维护学术期刊出版语种多样化的必要性[J].中国编辑,2019(5):60-63.

作者简介:郭伟(1972-),男,吉林公主岭人,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办刊一流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拟广告
重要预告
坚持依靠青年办刊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