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与培育研究

2021-06-24樊王妮张乐平

关键词:混合教学主体性激发

樊王妮 张乐平

摘 要:本文基于混合教学改革背景,采用無结构访谈法和案例法,以西部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小组工作》课程为例,探讨在混合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的现状和存在困境。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校应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并及时给予回应,总结改革阶段性成果;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推动高校教育深入改革,助力高校教书育人的时代任务。

关键词:主体性;混合教学;激发;培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115-04

21世纪以来,网络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和影响。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前沿阵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因此,混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在教育领域引起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和影响亦十分深远。本文关注高校混合教学改革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分析部分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缺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和培育大学生主体性的建议,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质量,践行高校教书育人的时代任务。

一、社会工作专业和《小组工作》课程介绍

21世纪,我国进入改革深水期,社会风险与矛盾明显增多。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迎来发展的春天。社会工作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基础,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其困境,协助个人和环境达到福利状况。《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开设在《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之后,课程实践特征十分明显,比较适合混合教学改革探索。

二、《小组工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现状

主体性是社会个体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由意志和自由精神,体现的是主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自觉、能动和自主的特征。本文中的大学生主体性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小组工作》课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完成实务教学任务,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优良特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考核突破“重分数,轻能力”的传统考核方式,更关注过程考核,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从2018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提出过程考核不低于50%的要求。2019年针对部分学生不重视理论学习的问题,再次提出“双合格制度”,即过程和期末考核都必须达到60分,这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如2018年,尤其是2019年后,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晚上自习座位经常一座难求。如《小组工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期中、实务、期末四个部分,各部分占比依次为50%、10%、10%、3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线上自主预习、课堂发言、课后笔记、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六个部分,占比依次为10%、10%、10%、10%、30%、30%,强调考核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大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生主体性在实践教学中有多种表现,以《小组工作》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一边理论一边实践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较轻松,符合“00后”大学生“好动、乐于创新和展示自己”的需求。如讲完策划书的要点和技巧后,各小组自主选择实践主题,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首先,各组通过组内讨论,查阅资料,选择合适且可行的实践主题。其次,各组在课堂上分享,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后,调整不合理的部分。之后,各组结合理论授课,不断完善策划书的原则、理论、各环节活动等。最后,在理论讲授结束后,根据策划书实际开展招募、小组初期、转换期、生产期、结束期等活动,并通过提交照片和视频等资料,开展小组间观摩和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学生A表示:“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因为可以融入自己的思考,认识到了建立目标与制定方案等的重要性。”学生B表示“在过程中,非常感谢组员配合,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可以激发我们主动思考,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讲授和实践同步开展,也更容易发现学生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给与教学指导。第一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目标和合作意识。如A小组,开始时组长领导能力不强,小组内部缺乏合作意识,组长只是简单分配策划书的一部分,最后将组员作业机械组合,导致策划书总体逻辑不清晰,部分内容不能衔接,后期花费大量时间修改。针对A小组,教师让A组组员加强组内沟通,同时制定小组规范,明确奖惩措施,并提交过程讨论照片等资料,从而提高组内凝聚力,继而提高作业质量。第二部分学生思想懈怠,被动学习。如B小组尽管多次开展讨论,但组员参与质量不高,过于依靠教师,自主性较弱,导致策划书内容较僵硬,缺乏必要的创新。针对B小组,教师让B小组观摩质量较好的其他组作用,并分析组内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反思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主体性。

三、部分学生学习主体性欠缺的原因

混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增多,学生主体性有所提高。但是,目前依然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欠缺。因此,笔者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五个角度,分析部分大学生学习主体性欠缺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

1.自主意识不强,缺乏目标规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驱使是最佳动力”,许多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考大学”的目标比较坚定,对学习也有较好规划,但进入高校后,由于时间充裕和环境相对自由,部分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开始降低,不知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考入普通高校,同时被调剂专业的同学,对被调剂的专业缺乏兴趣,对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直接影响学习自主性。

2.自律能力较弱,难以克服不良习惯。大學生进入高校,远离了家长的“监督”,学习更多依靠自律。学习习惯不良,自律较弱的同学,学习便很容易滑坡,这也是为什么部分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容易挂科,甚至因挂科较多而无法毕业的重要原因。如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小组工作》线上授课时,笔者通过采用课前考勤、课中随机提问的方式,对上课纪律进行管理。在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迟到、缺课,部分学生“手机在线人不在”等现象。后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由于在家中学习,部分自律性较弱的学生,便容易出现“一边吃饭一边听课,一边打游戏一边听课”等问题。这部分学生被随机抽到提问时,便容易出现答非所问或者一问三不知,听课效果堪忧。

3.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佳。合适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高校课程分为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拓展课等,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应该有相应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并非不认真努力,而是西瓜、芝麻一起抓,学习缺乏针对性,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如学生C曾向笔者坦言“我不喜欢大学的上课方式,觉得还是初高中一门课上好几年比较好”,学生D在课程学习几周后,曾向笔者建议“老师,您能不能讲慢一点,您都讲到30多页了,我还在第八页找您讲的内容”。以上两位同学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缺乏高校学习方法和技巧,未理解高校教育除基础知识之外,重在关注知识之间的串联和视野的开拓。同时,还有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机械照搬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方法,而未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最终导致“东施效颦”的结果。

(二)教师层面

1.落实现代教育观念面临现实困境。随着混合教学改革深入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理念日渐普及。但笔者也发现,现代教育观念更容易在经济发达,教学设备完善的地区推行,同时也会受到教师年龄、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遇到不少现实困境,使得推行现代教育观念进度较缓慢,从而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待不断提高。随着“白板加投影、线上线下”等混合教学方式在高校普及,传统教学弊端日渐凸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待不断提高。如笔者所教授的《小组工作》课程,由48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构成,在理论讲授过程中,部分知识理论性强,趣味性较低,学生学习便略显吃力和枯燥。因此笔者通过提前布置在线预习作业,让学生分组准备,由各组选代表讲解,学生互评和教师后点,从而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E表示“喜欢竞赛式的上课,既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也能加强小组沟通,还能锻炼我们应用电脑和演讲的能力”。

(三)学校层面

1.教学改革过程中,易产生新的问题。高校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教学改革,从长远看确实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进入就业市场后的竞争力,但在推行过程中,短期内难免产生新的问题。在推行混合教学之初,相关制度细则容易出现“真空”,改革成功的“示范课程”也未必适应高校其他课程,尤其是课程性质差异较大的课程,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改革,短期内缺乏针对性地自主尝试,从而影响混合教学改革的进程。

2.课程间缺乏交流,部分阶段作业总量多。近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为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出发点必然是好的,但依靠作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却有待斟酌。不少学生反映“现在作业太多,尤其是临近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加上复习二级和四级,压力很大”;但笔者与同事沟通过程中,大家普遍表示“并未布置很多作业”。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是因为任课教师间,尤其是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必要交流,导致作业总量较多。较多的作业,有时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自律性不高的学生。

(四)家庭和社会

1.原生家庭教育观不尽科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成长在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受原生家庭教育观的影响很明显。原生家庭教育观科学合理,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定位则较准确,学习主动性相对较高;反之,原生家庭教育观不尽科学,父母对学习认知定位不准确,学生则容易出现思想懈怠,学习缺乏主动性。“00”后群体很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结构中占重要地位,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分满足,甚至对孩子未来做好了规划,使得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孩子缺乏主体性能力。

2.社会对大学的定位有误区。同家庭教育一样,社会舆论对青少年会产生深远影响。而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诸如“大学生活很轻松;大学里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高校生活的期望。等到实际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比初高中阶段事情更多,比之前更忙”的时候,不少大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落差,不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激发和可持续培育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几点建议

(一)学生层面

1.增强主体意识,做好个人规划。“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航船在黑暗中远征”,大学生在高校阶段,依然需要对未来做好规划,在规划的指引和约束下,提高学习效率。混合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日渐普及,从学生角度来说,当代大学生应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做好个人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这样才有更多动力,从而提高学习主体性。

2.提高自律能力,培养良好习惯。较强的自律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等习惯,从而增强学习动力。绝大多数大学生进入高校已满18岁,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部分同学的自律能力却不理想,明知“在宿舍睡觉、上课玩手机”等习惯不好,但难以克服自己,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就业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学生在高校阶段,离开父母和老师的监管,更需要提高自律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如合理作息,增强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3.借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校课程门类较多,不同课程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混合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已是必然选择。因此,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需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通过请教老师和学长学姐等,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个人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信,从而维持学习主体性。

(二)教师层面

1.加强个人职业培训,落实现代教育观。现代社会变迁日新月异,各种教育理念和技术发展迅速,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职业培训,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强师德,筑师魂,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落实高校教书育人的时代任务。

2.提升教学方法和技巧,开展参与式教学。现代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混合教学过程中,探索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给予大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不再是课堂的“听众”。通过开展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探索到新知的自豪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

(三)学校层面

1.注意教学改革进程,及时回应师生反馈。混合教学改革旨在规避传统教学的弊端,发扬现代教学的优势,但改革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高校需要注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现状和本校改革基础,合理、有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针对改革过程中师生容易出现的困惑,注重调研,及时回应师生需求。如在混合教学过程中,实践类课时增多的同时,容易出现实践场所和经费不足等困境。因此,高校应注重相关资源的匹配,从而提升改革效果。

2.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沟通,实现教学融合发展。教学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各学科如能有效沟通,教学效果也将翻倍增长。因此,混合教学过程中,学校应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沟通,在相似学科间构建课程小组,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沟通,从而突出不同课程的重点,规避课程重复内容。在区别较大的课程之间,通过学术交流、会议讨论等方式,增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实现不同学科教学融合发展,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家庭和社会层面

1.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大学生家长需要意识到:只有家长、学生和高校之间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未来发展才更有希望,而不是单纯依靠学校或是为孩子包办一切。因此,家庭方面,家長应从小注重对孩子学习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自律意识等。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小学、初高中、高校”虽然承担着不同的教育任务,但相互之间不应出现明显矛盾和隔阂。“考入大学,生活就轻松了”,此类错误舆论影响学生进入高校后的个人规划。因此,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初高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也需要意识到大学同样需要努力和奋斗,从而培育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可持续性。

注 释:

田道敏.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J].中州学刊,2010(03):138-140.

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7):55-64.

黄少宽.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18(10):31-32.

李明宇,张真真.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05):10-14.

王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文学教育(上),2018(06):90.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主体性激发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