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

2021-06-21黄盛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宣城市发展对策问题

黄盛林

摘 要:该文简述了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效及做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包括围绕优势特色建好标准化基地、围绕农产品质量狠抓精深加工、围绕市场需求深化产业对接等,以期为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成效;问题;发展对策;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122-02

2020年5月,安徽省政府启动实施“158”行动计划,宣城市认真贯彻落实,提出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宣城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6”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年销售额达到600亿元;创响“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2020年宣城市“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宣州区禽业总产值88.6亿元,宁国山核桃总产值10.9亿元;12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总产值37.7亿元,销往沪苏浙地区销售额22.3亿元,占比超60%;全市农产品供应沪苏浙地情况:全市农产品总产值1044亿元,销往沪苏浙地区410亿元。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 主要成效

1.1 打造了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是依托宣城市畜禽、粮油、林特、茶叶、中药材、水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业基地。全市家禽养殖规模1.7亿只,粮食种植面积21.8万hm2,山核桃种植面积4万hm2,茶园面积2.87万hm2,中药材0.8万hm2,水产养殖2.87万hm2(其中稻虾综合种养1.3万hm2)。二是围绕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不断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020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24个,总数达527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茶叶2个、水稻3个、油菜1个、山核桃1个)、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省级蔬菜标准园2家。

1.2 建设一批绿色农产品加工聚集区 一是以实施“百亿”企业领军计划为引领,大力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聚焦打造100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目标,重点支持大型本土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90家,新增10亿元企业1家。二是依托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依托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区。目前,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宣州区食品加工园、宁国南山食品产业园、绩溪县绿色食品产业园等发展势头良好,已基本形成每县(市区)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区的格局。

1.3 建立了绿色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 一是加强市场和冷链物流建设。依托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双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和集散基地;依托安徽皖江冷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10万t级冷链物流配送平台,建设长三角3h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二是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广农产品直供、直播、直销等模式,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3亿元,增长31.6%。三是借助各类展会产销对接。充分利用合肥、上海农交会、南京茶博会、皖东南名品展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全市农产品销往沪苏浙的规模。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机遇,开展与沪苏浙地区农业合作。市政府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郎溪县与光明集团、“苏浙皖甬”农担公司签订金融支持“一地六县”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合作区建设与发展。引进上海紫燕食品集团投资的安徽云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顺安公司、安徽华卫禽业等作为上海紫燕食品优质原料主要供应商,形成宣城家禽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2.2 培育实施主体 一是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465家,其中省级87家、国家级7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总数达111个,其中省级42个。二是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连续2年举办宣城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支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以來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1.2万人。三是培育龙头企业经营人才。2020年组织5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北大伯乐高级工商管理(现代农业)总裁班”并全额补助学费5万元,组织3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参加“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特训营培训班。

2.3 实施品牌塑造 持续打造“生态宣城 绿色产品”大品牌,重点培育宣州鸡、水阳江幼蟹、郎溪黄茶、广德黄金芽、广德白茶、宁国山核桃、泾县兰香、绩溪臭鳜鱼、绩溪火腿、旌德灵芝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全市涉农企业(含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共有安徽名牌农产品65个;注册商标3000余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35个、中国驰名商标8件。

2.4 强化要素支撑 宣城市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出资1亿元成立全省首个市级农业融资担保平台,降低担保准入门槛,化解融资困境,畅通融资渠道。自7月正式挂牌运行以来,目前已开展担保业务39笔,担保贷款金额4250万元。创新农业特色保险,在全省首创肉鸡目标价格指数保险政策,2020年累计投保4185万只,覆盖率达30%,新冠疫情初期兑现赔付款2055万元。

2.5 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建设任务;宣州区成立了工作专班。引导县市区围绕“一县一业(特)”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宁国山核桃”“广德黄金芽”“旌德灵芝”等均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实行每月工作调度,同时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考核内容。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宣城市农业标准化发展已有长足进步,但基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更重要的是依照长三角市场严格的准入门槛,标准化生产水平更是亟待提高。

3.2 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 长三角区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对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农产品有着很强的消费需求和承受能力。目前,宣城市销往长三角市场的大宗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呈现“货卖得多、钱挣得少”的尴尬境地,利润空间深度挖掘不足。

3.3 农业品牌建设推进缓慢 总体而言,宣城市农产品在长三角市场上“品牌多、名牌少”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企业品牌整体经营能力薄弱,品牌价值不够突出,仅仅是被动地提供初级产品,无法享受名牌产品所带来的市场主动和高附加利润。

4 发展对策

4.1 围绕优势特色建好标准化基地 聚焦宣城市丰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主攻宣州鸡、水阳江幼蟹、郎溪黄茶、广德黄金芽、广德白茶、宁国山核桃、泾县兰香、绩溪臭鳜鱼、绩溪火腿、旌德灵芝等动力强的特色产业,确保抓一个成一个。

4.2 围绕农产品质量狠抓精深加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培育引进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一方产业。引导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原材料集中供应区域建设生产车间,做好产地初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重点企业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快速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4.3 围绕市场需求深化产业对接 充分利用在沪苏浙地区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对接会等平台,加强交流互动,面向市场拓宽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在长三角市场开设门店,支持产品进入各大超市、卖场。同时积极迎合市场,加强产品包装设计和宣传推介,注重品牌打造,提高知名度。加强市场与基地的对接,吸引优质企业到宣城市建设高标准基地,示范带动标准化建设。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宣城市发展对策问题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宣城市蔬菜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