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元素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6-20邵静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

邵静怡

【摘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任务,将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做细,根据初中音乐课程内容特点以及贵州易地搬迁学校羊城中学音乐德育教学现状进行探究。笔者在羊城中学支教期间,实施德育元素与音乐课堂结合的实践措施为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品读歌词大意,培养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推进感恩教育;创设展示舞台,提升创新意识。

【关键词】德育元素;融入研究;初中音乐课堂

青少年处叛逆时期,是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学校应当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多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引导他们沿着新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德育教育不应仅限于升国旗、参与主题班会、祭扫活动等重要的德育活动,还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这一校园生活主要时间段。课堂生活占据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也是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高地,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渗透品德教育。音乐教师是孩子艺术熏陶,美好品质养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引路人,更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羊城中学音乐课堂的德育教学现状

学生方面:贵州易地搬迁学校羊城中学是2020年8月广州某集团投资新建的初级中学,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全校学生80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1人约占97.4%,留守兒童居多,家庭教育缺乏,人文素养薄弱。

教师方面:该校的教师专业不平衡,缺乏专业音乐教师,大部分音乐课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兼任的老师上音乐课通常只下载一些流行歌曲让学生跟唱,没有很好地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更谈不上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任务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养成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友爱互助、知恩图报、勇于创新等优秀品格。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学校多组织活动,各科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渗透,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才有所成效。对初中音乐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不仅能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教育,还能够让学生接受思想上的洗涤。因此,将德育元素融入到该易地搬迁中学的音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元素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了解歌曲背景,传承红色基因

为培养“五育并举”新一代青年,音乐教师要细致挖掘教材的背景内涵,深刻理解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学习《红旗颂》时,笔者图文并茂地介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他用音乐真实记录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历史情景,赞美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无私大爱,从而换来现今科技发达、繁荣昌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借此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没有强盛祖国,就没有如今幸福的生活。易地搬迁的学生还在深山里过着十里难遇人、饥寒交迫、没瓦遮头的日子,更别说可以住进现在舒适、安全的家。从心灵深处来感染教育易地搬迁孩子,帮助他们立志努力学习,继承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永远热爱祖国的情怀,长大后更好地承担起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

(二)品读歌词大意,培养责任意识

如果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家长最关心孩子、最重视孩子的教育,回答肯定是中国,恰恰羊城中学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据家访调查了解,羊城中学的孩子以单亲家庭居多,大多数学生跟家长每月相处的时间不足4天。家长基本没有文化,不懂跟孩子沟通,孩子不听话就用打骂来解决,家长根本不懂得孩子的教育。有时候孩子为了玩手机不想上学,还替孩子撒谎,说生病了,导致孩子的辍学行为有所增加。多数家长一边享受国家提供房子,吃饭、孩子读书免费的待遇,一边却不去思考对子女、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责任,将孝敬、感恩父母、回馈社会等最基本的责任全都抛诸脑后。家长这样的行为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对学校德育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音乐的功能来诱导和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枯燥单一的说教形式,课堂上老师选取富有道德情感教育的优美旋律进行教授,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从中得到感悟。尤其是那些有着高亢激昂、铿锵有力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这类歌曲更能打动人心,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渗透作用效果更显著。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歌曲对于革命,犹如盐对于人类,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盐能增加人类的体力,歌曲能增加革命力量。”例如:《跨世纪的新一代》的歌词写到:“跨世纪的理想树起来,跨世纪的重任接过来。举着火炬,跨世纪,朝气蓬勃,向未来。为祖国,争光彩。”这一段旋律朝气蓬勃,歌词寓意新一代树立理想,接过前辈的使命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又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国家调控有序,全民凝聚一心,上下齐心一致抗疫,素有“第二国歌”之誉的《歌唱祖国》唱响国内外。在讲授这首歌时,通过音乐引申出在疫情期间涌现的优秀人物——80多岁还在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爷爷、因过度劳累而猝死的年轻医护人员宋英杰、用生命拯救生命的抗疫战士夏思思等事迹。他们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履行一份工作职责,更多的是社会责任的担当。音乐课堂中通过品读歌词涵义、学习名人事迹,将之融入进德育元素,更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效果。

(三)组织实践活动,推进感恩教育

感恩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感恩教育是初中阶段道德教育的重点之一,学会感恩对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课堂如何推进这一教育呢?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更容易促使孩子快速进入角色,引起心理共鸣,进而提高他们对感恩的认同和推进他们施恩的行为。如:《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描写船夫在艰辛拉船苦中作乐时吟唱的劳动歌曲,不仅表达了船夫们对于黄河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船夫的实际生活。在学习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感受船夫的辛苦劳累,从而引发学生对在外打工的父母的感恩之情,笔者以《黄河船夫曲》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创设表演情景,以一组轮胎作船,一部分同学坐在轮胎上扮演货物和乘客,一部分同学充当纤夫的角色,模拟船夫拉纤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布置“为父母洗脚和按摩”为家庭作业的实践活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课堂
体验性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开展
师生互动问题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讨
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探析
谈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音乐课堂中古典音乐鉴赏教学探究
如何激发初中音乐课堂学生学习兴趣
声乐教学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思索
如何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学校音乐课堂探究
基于初中音乐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