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阅读方法,优化常规教学

2021-06-15陈辉霞林涵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阿长台阶群文

陈辉霞 林涵

为深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教学内容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冯善亮老师深度指导并参与了此次活动。下面重点从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的角度对“学教评一体化”具体实践过程进行阐述:

一、学的内容:单元目标的确定

我们首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明晰单元教学中需要涉及的所有内容。它是单元教学的基础,这个知识梳理框架的完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具体课文设计的质量。七下第三单元全部是写小人物的文章,在德育涵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具体到每一篇,又会在共性中有个性。在基础积累方面,我们通过梳理需要重点关注每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如《阿长与〈山海经〉》当中的“大词小用”、《老王》当中的“书面用语”、《台阶》当中的“常用方言用词”以及《卖油翁》的字源推测法是值得给学生积累的。

阅读方法的目标设置是一个难点,团队成员首先聚焦了本单元的关键词“熟读精思”。简单的四个字应该如何落实?我们参阅了很多“学教评一体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冯善亮老师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目标设计与达成策略》中对于统编版七年级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方法的归纳,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

据此,我们将实现“熟读精思”阅读方法的策略具体定位为“把握文章重点”和“理解文章深层意蕴”。学生应该学会从标题、典型细节、开头结尾、详略安排、角度选择、反复之处、抒情议论、背景资料处把握文章重点,精思文章的深层意蕴,在具体到每篇文章的目标设定时,又有“这一篇”的具体特质:

单元整体设计由合到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有整本书意识,再有单元意识,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单元目标,一定要杜绝单篇意识在前,过程中再查漏补缺的固有习惯。

二、教的方法:阅读策略的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单元整体设计还需要抓住一条主线,呈现一定的梯度,在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后,我们发现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记事类,即便体裁不同,但内核都是通过人、事来表达情、理,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单元整体式板书:

依循人——事——情、理的主线,我们在教读课《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中带着学生从标题、典型细节、反复之处、开头结尾、详略分布、叙述视角等不同角度,把握文章重点,理解文章深层意蕴。教读课《卖油翁》中,核心在于让学生援疑质理,理解文章深层意蕴。自读课《台阶》,我们将它定位为教读课的测评,尝试让学生运用教读课上学习的阅读策略自主解读文章重点,理解文章深层意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能通过线索、事情发展、连环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对单篇文本进行自主解读。教师主要通过提供支援,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解读的过程中,检测阅读方法的落实情况。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把群文阅读课定位为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测评。首先选定了三篇文本,分別是冯骥才的《苏七块》、梁晓声的《怀念赵大爷》和马宝山的《师傅点燃的一盏灯》。设置情境任务:“假设你是语文教材的总编,你想在三篇文本中选择一篇到七下第三单元,你觉得哪篇最合适?(提示:从人、事、情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三篇文章)”《台阶》注重的是对单个人物单个事件单篇文章主题的分析,而群文阅读则提高了要求,注重从不同角度对多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至此,我们串联起了整个七下第三单元,通过创设演绎(《阿长与〈山海经〉》)、思辨(《老王》)、单篇解读(《台阶》)、质疑(《卖油翁》)、多篇比较(群文阅读)、观察表达(写作指导)的学生活动,带领学生的思维由理解(《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应用(《台阶》)、分析(《卖油翁》)、评价(群文阅读),最终走向创造(写作指导),思维层级由浅入深。

三、评的手段:测评工具的设计

如何测评我们的单元教学是否有效?我们给出几个范例。例如,可以寻找一篇课外文本,让学生去归纳人物的事件与对应形象特点;再如,可以让学生去评价不同的人物形象,寻找异同点。还可以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关键句中的思想感情。文言文方面,我们可以测评学生对字词、翻译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章的主题提出质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一课进行测评设计。以《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为例。在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对阿长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又让学生对阿长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价,因为这节课主要教给学生的是全面、客观分析人物的方法,于是在课堂的最后便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口头性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老王》一课在学习活动上重思辨,旨在让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选择让学生设计课本剧作为测评工具,学生在设计课本剧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去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重点,分析杨绛与老王的关系,还要了解时代背景,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测评,比阿长对单个人物的分析会有更高的要求。

到了《台阶》的部分,学生已经在前两篇的基础上了解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与策略,需要独自运用这些策略去解读单篇文本,因此我们用了一个评价量表来测评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卖油翁》一课,教师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质疑,读出自己的理解,并布置学生在课下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小论文。

到群文阅读时,其实已经是对这个单元阅读学习的一次总体测评,学生已经从课内的单篇阅读走向课外的多篇比较,这时,我们同样采用了评价量表来测试阅读的有效性。

作文则采用评价量表和形成最终的大作文来同步测评。

下图为《台阶》阅读有效性评价量表以及群文阅读评价量表:

在设计评估活动时,要注意到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学前测、课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测评工具一定是与目标紧密结合的,通过目标来设计教与学的活动,通过评价跟踪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

本次单元整体设计,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也有很多遗憾。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里的大词小用,这个语料的积累是在磨课阶段才提出,而拟声词的随文教学则是我们最后一次研讨后才发现应该融入《台阶》教学中的内容,《老王》《台阶》的教学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完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结果的呈现不尽完美,但是缺憾或许也是另一种美,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教学,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阿长台阶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阿长与沙县小吃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阿长买《山海经》
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阿长买《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