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经典专题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6-15郑书慧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核心文本素养

郑书慧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经典篇目的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试以《世说新语》的阅读为例,就选篇策略、阅读策略对传统经典专题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传统经典;《世说新语》;教学策略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初中教学中,进行传统经典篇目的拓展阅读教学将会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做好课内传统文言文篇目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经典,学会学习,夯实文化基础,增强人文底蕴将是很重要的教学活动。而《语文课程标准》诠释的“语文核心素养”涵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四个方面的培养与提升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会得以实现。

《世说新语》《战国策》《史记》都是很不错的阅读选择。下面,本文将以《世说新语》阅读教学为例,对传统经典文化阅读教学策略作以探究。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可以实施哪些呢?

一、选篇的策略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大都短小精悍,寥寥数语,人物风貌尽现。内容涵盖古人的社会风尚、传统道德、精神追求、情操风骨等,对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立德树人很有助益。

但是,《世说新语》共三十六门,一千多则,不可能全部学习,何况其中有些篇目,时代背景太强、人物繁杂,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阅读难度较大,有些文章传递的价值观也未必适合当下。所以,如何选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关键。在选篇时,我们以“三性三化,文言结合”为策略选出文质兼美的阅读文本。

一是“三性”。“三性”即“趣味性、人文性、思辨性”。

“趣味性”是指故事有意思,有看点或笑点,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在学生学习文言文初期很重要。如“言行篇”里的一些神童智辩故事,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及效仿的欲望。

“人文性”指能传递人文关怀,能在价值观方面给学生引导,在审美方面能给学生熏陶,比如“名臣贤相”“竹林七贤”的故事等。

“思辨性”是指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观点值得多角度比较、辨别,如《管宁割席》《王子猷诣郗雍州》《刘伶醉酒》等;

二是“三化”。“三化”是指“生活化、情境化、实用化”。

“生活化”指故事不虚空,贴近生活,能从中看到当时社会的人情风俗等,如《郗公选婿》《阮咸晒衣》等。

“情境化”指故事情境感、画面感强,学生能有代入感、体验感,如《玉镜台》《人种不可失》等。

“实用化”主要指“言”的意义和作用。就文言文来说,“言”是外壳,是基础;文是内涵,是升华。所以我们要“重文不轻言”——要以“依‘言选文、以‘言定文、言文一致”的标准来选文。挑选那些含有常用实词虚词、语法句式、语感突出的篇章,如《荀巨伯不弃友》《雪夜访戴》等。这类文章能更多地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习得阅读方法,为日后的学习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我们选出“德行篇”:《陈仲举礼贤》《荀巨伯不弃友》《庾公不卖马》《管宁割席》《范宣受绢》《纯孝之报》《急不相弃》《身无长物》;言语篇:《小时了了》《家果与家禽》《支公好鹤》《清言致患邪》《覆巢完卵》《伯仁论肥瘦》;雅量篇:《广陵绝散》《王戎观虎》《爱财与好屐》《郗公选婿》;品藻篇:《驽马驽牛》《吉人辞寡》《国士无双》《尺短寸长》;规箴篇:《武帝赦母》《元方丧父》《王衍劝妇》;自新篇:《周处改过》《戴渊投明》等篇目供学生阅读学习。

这样的篇目选择,为学生的阅读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明确了目标。使学生既能有效快速地学习掌握古代语言,又能品味古典文学韵味,同时领受古代人民的丰厚文化和美好情操,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积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的策略

1.文本与多媒介结合策略

经典虽好,但初中生尤其初一学生对文言文难免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如何让他们愿意拿起书读下去,这就需要有效的趣味引导策略——文本与多媒介相结合。可用多媒介(故事、漫画、动画、电影、音乐)来撩趣、助兴、减压、助学。形式上可读、可听、可观、可说唱。这样做到既吸引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又降低了阅读难度。

始于初一的《世说新语》阅读,我们首先选择爱奇艺的一部国风动漫拉开经典阅读的序幕,有《归去来兮》《思美人》《淝水之战》《看杀卫玠》《雪夜访戴》等21集故事。这组动漫画风唯美、造型时尚、制作精良,特别适合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先看动漫,再朗读文字,理解内容、讨论人物、探究时代风情,兴致盎然。

2.自读与点拨结合策略

(1) 自读——三读垫基础。

一讀是诵读:先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读音问题,然后诵读两三遍。一遍读准,二遍读顺,三遍读熟;后结合注释粗通文意,也可适当借助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再诵读加深理解及培养语感。

二读是做批注:在文中圈点勾画和旁批,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三读是摘抄积累:可把精美或富有哲理的语句摘抄下来,把常用词记录下来并和课内的词语比较积累,达到课内外学习的相辅相成。

(2) 点拨——三点带深入。

配合学生的自读,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教师的点拨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插入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适时插入背景知识的讲解,插入词语特殊用法的辨析,插入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比如学生读到阮仲容“人种不可失”的故事忍不住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鲜卑婢”的含义,讲当时东晋的门第观念、礼教要求,就可以让学生看出阮仲容当时以“人种不可失”的名义追回一个“鲜卑婢”是多么可贵的行为了。

二是思维的训练引导。当学生对文本主题有不同理解时,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打开思路,进行思辨性阅读。比如对《管宁割席》管宁行为的讨论,有的学生持赞成观点,认为管宁品德高尚,交友有原则;有的则认为管宁不近人情,对人苛刻,并拿华歆在其他文中(华歆与王朗)的表现阐述华歆的优秀品格以证明管宁是片面武断的。再如对阮籍醉卧邻家妇人身旁的行为,以及王子猷不经主人同意擅自抱走主人毯子的行为:有的学生表示欣赏他们的自由烂漫、至情至性;有的则认为这些魏晋“风流人士”过于自我,放纵张扬,对他人缺乏尊重,缺乏边界,不值得提倡。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既能学习优秀思想文化,又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通过质疑、辩论、分析来获得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在辨疑中求真明理,达到兼容并蓄,从而走向思想的自由。

三是可以适当设计练习。如与课内文一词多义(同义)的勾连、断句、小问答等题目。原则是题目少而精,浅显,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点是日常教学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不再赘述。

3.文本与活动结合策略

单一的文本阅读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倦怠感,如果能结合其他活动,将使阅读变得丰富有趣,也能使思维走向更深入。

1.手抄报与故事会。比如在读了阮籍的故事后,可结合文本以及网络资料,让学生制作一期关于“阮籍”的手抄报;读了“德行”“言语”篇后可以办一期“贤德”故事会和“智言”故事会。

2.辩论会与小论文。学生对魏晋风度比较感兴趣,认识也有分歧,教师可对“竹林七贤”等人物的放荡不羁开展辩论会:如前文所举管宁割席,还有其他如嵇康与山涛绝交,学生都可以对人物行为品质展开辩论。在辩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有理有据,拿出文本史料依据,而不是凭自己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来褒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和写作教学标准中提出:阅读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所以,在辩论会后,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心得、看法和疑问,将进一步清晰,此时可再结合读后感和小论文的写作,将进一步让他的思考走向深入,筛选信息,整合素材、理清思路、书面表达的能力得以综合的训练和提高。

比如学生在读了王子猷的相关故事后,写了关于王子猷的小论文:

从王子猷的几个故事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与世俗的完全不同。竹子生长是竹子自己的本事,何来主人?王子猷并不觉得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所谓主人。一个生命首先得是他自己,然后才是别的关系,没有谁生来属于另一个生命,植物亦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子猷绝不会认为仆人低人一等。

王子猷雪夜訪戴乘兴而来又兴尽而返,可以看出王子猷的随性、潇洒、率真的个性。本为尽兴而不辞辛劳雪夜行舟访友,却在到达之际就已尽兴致,尽管如此王子猷也没有强迫自己遵循初心,而是果断返还。从中也更加体现了东晋的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洒脱的精神面貌,也有着一种不羁的少年肝胆。

王子猷深夜寻访好友,不问主人而自取主人之物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生气,从侧面表达了王子猷对待朋友毫无芥蒂。友人面对他的不问自取,更是毫无怒色,体现出了友人的大方有度量,也使我们感觉到了王子猷择善为友的魏晋时期的名仕之风。

王子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有着潇洒不羁的韵味,却戏之有度,闹之有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拓展阅读的视野,更增强了思辨分析的能力、写作思维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在其中。

《世说新语》(传统经典)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政治、思想、道德、风俗、文学、哲学、美学等方面,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也均有体现,学生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指导下将受益无穷。“高质量的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不仅能实现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还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古典专题阅读研究——以《世说新语》《史记》为例”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核心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