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1-06-07金晓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品格劳动教育班级管理

金晓燕

摘 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善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劳动既能助推孩子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激发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意志,起到强身益智的效果。本文将从“德善”品格入手,就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劳动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探索劳动教育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教育优势和实施路径,从而促进班级优良班风建设,实现班级高效管理,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 “德善”品格;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012-002

古人云:“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多有后福。”人无德则不立,人无善则无用。“德善”就好比人成长的根基,没有好的人品、好的德行,树木终难成材,人终难成功。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德善品格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拥有良好的德善品格,才能帮助孩子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乐观进取的心态,实现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勞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善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环节。但是现阶段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是家庭或是学校都出现重智轻劳的现象,学校教学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活动过程的体验,家庭中家长所有家务包干代办,为孩子科目学习保驾护航的同时,却剥夺了孩子难能可贵的劳动获得与体验。社会普遍重视脑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这严重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孩子全面和谐发展背道而驰,只有手脑并用,劳逸结合,身体与大脑协调支配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和谐与高效发展。

二、班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价值观偏差

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教师的培养外离不开家长的付出和引导,家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在行为习惯及认知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家长观念偏差,鼓励孩子将时间过度投入于文化课知识学习,忽略了孩子实践或融入劳动的体验。久而久之个别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具体体现在享乐主义、极端主义,遇事习惯性推卸责任,缺乏责任意识。这些问题往往渗透到了班级的一些常规管理中,上个星期的班级卫生检查中,就班级走廊卫生扣分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有学生从自身出发,检讨自我,表示劳动中需不断改进,做到细致耐心,认真对待,也有不少学生出现抱怨现象,反映已经打扫过,垃圾是隔壁班学生经过时又留下的,甚至有学生愤愤不平,说下次走过别班也要留下点什么……

(二)集体意识淡薄

班集体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班集体成员之间相处、交往、娱乐、成长的主要地方,良好的班集体能积极配合老师培养和教育班级成员,对班级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个别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做事先考虑自我得失,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使得班级管理举步维艰。就如本次校级运动会中,班级的男女生因为定制班服问题出现分歧,有的偏好简易的制服,有的喜欢实用的卫衣,有的向往华美的汉服,大家谁都不肯让步,导致班服款式迟迟不能确定。

(三)性格偏激

初中阶段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学生此时正处在青春叛逆的阶段,学生感情细腻敏感,性格脆弱偏激。出现问题后,老师和家长如果不重视并进行正确引导,很可能会引发更多不可逆的后果。他们可能会对你的苦口婆心树起防御系统,将你的耐心指导视为喋喋不休,有的孩子甚至会直接和你的要求背道而驰,感觉没人理解他们,可能最后沉迷游戏不可自拔,严重的可能还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三、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本学期,依托学校“园艺+”特色品牌教育,我们学生劳动的机会增多了,实践活动的体验也丰富了。大家开始接触了更多自己未知的劳动领域,收获丰硕果实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一)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必定有一个好的班级氛围。谈及如何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气氛热烈,但或许微小细节的改变也能有助推的效果。本学期,我就班级卫生工作,做出了适当改进,除了安排固定值日学生外,将班级的每一寸地面责任到人,在值日生打扫完后,每个学生需对自己分配的地面负责,确保地面的干净整洁,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帮助他们建立集体观念。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想方设法地布置起我们的“第二家园”,用自己在园艺社团中收获的植物装点班级文化角,大家都自信满满,获得感颇丰。

(二)创建合作共赢关系

在班级文化课学习中,很多学生喜欢单打独斗,觉得自己一人努力考出成绩就好,缺乏集体意识。殊不知他们自己也是班级这艘巨轮上的一部分,船已扬帆起航,如何让巨轮平稳前行,这需要船上所有部件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才行。

园艺劳动并不像文化课学习,打理好一块田地的植被光靠一人努力肯定不够,这需要所有学生的付出与智慧。我仔细观察了同学们参加园艺活动的场景,当在处理我们班的责任田时,每一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参与感,大家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与阳光般的笑容。他们此时更像是一家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现问题了一起想办法,有了集体的力量,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呢?

(三)实现课程知识融合

知识与知识间是相通的,没有完全的壁垒,学科与学科间亦是如此。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不同课程知识内容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在学校园艺劳动课程中,我们就涉及融合了很多学科知识内容,从最初的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实地检测土壤酸碱度;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植物种植间距,计算搭建棚架;再到利用生物学知识合理修剪多余枝丫,研究虫害习性;利用美学设计规划田地……园艺劳动抛开了体力上的限制,呈现着各类知识的交互融合。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

(四)实现心与心的对话

劳动是塑造人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习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可以培养自身坚韧的毅力,同时还能收获乐观向上的心境。现阶段,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各类学校都会有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等心理困境。我的班级中也有这样的孩子,园艺社团活动中,当孩子们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大家有说有笑,你根本感受不到原本忧郁孩子身上的负能量,他们甚至打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起来,此刻劳动带来的不再是身心的疲惫,而是生活所蕴含的美与幸福。

四、结语

良好的德行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力,是孩子发展的奠基石,良好的品格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路走多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离开了劳动,教育就显得呆板生硬,没有了劳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都会受限。将劳动元素灌注于班级管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劳动促学生养成“乐天”个性,通过体验锻炼助学生形成“坚持”品格,通过劳动任务使学生体会“尽责”品性,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美与幸福。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德善品格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编号:B-b/2018/02/124

参考文献:

夏秋娥.试论中学生自控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教育,2007:22-23

猜你喜欢

品格劳动教育班级管理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冬季暖男必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