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应激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1黄福芬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1期
关键词:满意率延续性盆腔炎

黄福芬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妇科,福建 泉州,362018)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且病情反复发作、病程冗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往往受到严重影响,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普遍较差[1]。有研究[2]证实,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对其控制疾病发作、延缓疾病进展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有望强化患者的健康观念及健康行为,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此外,重视心理应激干预也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配合度,确保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3]。本研究将延续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应激干预应用于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旨在探讨该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②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可见病原菌或检测结果异常;③ 年龄≥1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④ 具备配合研究的能力及意愿。排除标准:① 盆腔炎急性发作;②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③ 合并肝脏或肾脏功能障碍;④ 合并癫痫、精神或认知障碍;⑤ 合并其他类型妇科疾病。使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慢性盆腔炎病因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 2组患者均接受慢性盆腔炎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口服妇科千金片,以及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持续28 d。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组患者健康教育(包括院内和延续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也均持续28 d。

1.2.1.1 院内健康教育 ① 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自制的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包括盆腔炎常规知识、检查项目、防护保健、治疗方案等。② 一对一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重点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习惯,对其提出的健康教育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答。

1.2.1.2 延续性健康教育 于患者出院居家康复期间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① 微信健康教育:建立微信公众号,嘱患者关注并加入病友微信群,公众号定时推送与慢性盆腔炎知识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鼓励患者查看并阅读。② 即时沟通交流:鼓励患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医护人员积极交流,反馈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并提出个人疑虑,由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反馈、解答。③ 生活方式干预: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注重营养搭配、清淡、易消化,日常戒烟、限酒,保持会阴部清洁及经期卫生,鼓励患者参与户外运动及社会活动,告知其慢性盆腔炎疾病复发特点,强调遵医嘱治疗、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1.2.2 心理应激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应激干预,持续28 d。① 环境干预:保持院内环境清洁、通风且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打扫病房,病房内放置绿色植物,可适当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鼓励亲属探视,促使患者获得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且避免患者心理状态因其他患者的病情波动而受影响。嘱患者及其家属按照院内标准优化居家居住环境,确保居住环境整洁、卫生,使患者居家康复期间感到舒适。② 积极沟通: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及诉求,对于其合理的诉求尽可能予以满足,并鼓励其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若患者的负面情绪严重且疏导困难,及时申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协助解决其心理问题。③ 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放松训练的方法,协助其自头部开始放松全身,帮助其释放内心紧张及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 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AS、SDS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心理状态越差[4]。② 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5]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共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③ 治疗效果: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且停药3个月后未见复发;有效为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影像学检查示盆腔包块减小≥50%;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④ 护理满意率: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共5个选项,非常满意和满意计入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28 d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在干预28 d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2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28 d后,2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P均<0.05),物质生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表3 2组GQOL-74评分比较分)

2.3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在干预28 d后,治疗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治疗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36/4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5.075,P=0.024)。

2.4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在干预28 d后,非常满意18例,满意 24例,一般3例,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42/45);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22例,一般9例,不满意3例,护理总满意率为73.33%(33/4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χ2=6.480,P=0.011)。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和发展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持续恶化,其原因一方面与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迁延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下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甚至不孕症状的长期存在有关,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7]。因此,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不仅应注重临床症状的干预及缓解,也应强调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与改善。

既往临床常采取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达到改善其心理状态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保障健康教育效果、巩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8]。本研究中,对照组在干预28 d后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均<0.05),且GQOL-74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说明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及延续性健康教育,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后,其心理状态好转且生活质量提高。马静等[9]指出,随着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均显著提升,且能够自觉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00%,印证了上述结论。然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仅为73.33%,其原因考虑与延续性护理仅关注健康教育环节、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关,加之延续性健康教育无法实现一对一个体化指导,常使患者产生健康教育为“走过场”“形式主义”的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其护理满意率。

为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尝试将心理应激干预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在诊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其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经过为期28 d的心理应激干预,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且GQOL-74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该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干预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调节与改善,还可促进其整体身体状态的改善,对其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乔丽萍等[10]指出,心理状态的改善可经由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实现躯体状态的改善。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得益于心理状态的改善、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化医患关系也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延续性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应激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并促使护理满意率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延续性盆腔炎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