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阅读实践的有效指导策略

2021-05-31张利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廖沙童年外祖母

张利明

《童年》是六年级上册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的童年为原型,描绘了3~10岁这段时间苦难的经历。这是一部富于儿童性、经典性和教育性的作品,它经过时间淘洗,跨越空间阻隔来到学生面前。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呢?

一、梳理人物关系,评价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环境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要锁定人物,特别要关注主人公;二要关注情节,尤其要关注情节背后所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人物。

这个导读单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事件和情节,有理有据地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从而让学生对情节背后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有深入理解。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阿廖沙勤奋好学,虽然穿着母亲的皮鞋、外祖母外套改的大衣去上学,放学后还要靠捡破烂来补贴生计,但他成绩优异,上完3年级时,学校奖给他一本福音书、一本克雷洛夫的寓言诗集,还有一张奖状,这是对他学习成绩的一个充分肯定,就连一向不太关心他的外祖父看到这些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奋,郑重地把克雷洛夫的寓言诗集锁到自己的箱子里,珍藏起来。阿廖沙还是一个善于观察、心思细腻的孩子,他仔细观察“好事情”做试验,观察邻居的内讧,找到惩罚酒馆太太的方法。虽然年龄很小,但他能辨是非、坚强勇敢,他捡拾破烂,帮助外祖母,与嘲笑他的孩子打架,惩治辱骂外祖母的酒馆太太,保护母亲,甚至用刀刺伤毒打他母亲的继父。虽然他生活的环境是污浊悲惨的,但他却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他善良、坚强、勇敢。因为有了情节和相关事例的支撑,学生对阿廖沙不再是初步的感性印象,而是上升到理性的理解层次上,对阿廖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得了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评价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事例。事例是为塑造人物而服务的,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是因为情节中有性格各异的人物,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这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决定人物命运,决定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阅读时我们要反观人物的行为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从中探寻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个环节也训练了学生“提取信息”“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判断与评价”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

二、关心人物命运,串联故事情节

情节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情节绳的方式记录阿廖沙3~10岁之间发生的关键事件。

结绳记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记录重要事件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梳理文章中发生在阿廖沙3~10岁之间的重大事件,还可以根据事件的重要程度,选择“记事结”的大小。

阿廖沙童年经历过的苦难事件,通过情节绳的形式呈现得更加直观。可视化工具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检测了学生对《童年》这本书主要事件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阿廖沙的不幸遭遇,也有助于让学生认识19世纪沙皇俄国统治时期下层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提取信息、整合概括信息等阅读能力。

三、探究作品主题,引发深度思考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在或明或暗中通过作品告诉读者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感悟和思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指向作品主旨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夸一夸:你最欣赏阿廖沙身上的哪种品质?理由是什么?聊一聊:请和家人或者同学聊一聊,作者通过这本书想告诉我们什么?辩一辩: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磨难和痛苦?

夸一夸: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笔名的含义以及和列宁的谈话来加深理解。作者笔名是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马克西姆是“最大的”意思,高尔基是“痛苦”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痛苦”。高尔基曾多次向列宁讲述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所遭遇的苦难生活。列宁对他说:“您应该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通过上述信息,学生明白了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并不是向人们展示他有多么的不幸,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辛、痛苦和屈辱,只要满怀信心,坚强乐观,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新生活。同时,学生也明白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心底的善念,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极好的教育意义”。

聊一聊: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彰显作品的现实意义。我们从出生起就踏上了成长之旅,很多作家的作品讲述了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和学生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

辩一辩: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磨难和痛苦?请以“逆境与成长”为话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辩论中学生深刻明白: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就像那只著名的天鹅蛋也可能出生在养鸭场里,但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甚至是绝境中,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历尽风雨终能见彩虹。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每一份苦难都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坚韧,让我们变得勇敢而坚强,笑对人生的苦难,勇敢面对未来,在苦难中坚强成长。这是一种精神的蜕变,心灵的成长。这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力量,这也是文学的终极价值所在。

这样的话题设计,层层深入。“夸一夸”是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侧重评价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聊一聊”,关注点从人物转移到作品主旨和内涵的探讨上,侧重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即学生对文本的价值、主题做出的判断、评价和欣赏;“辩一辩”则是以作品为鉴,反观自己,反思生活,侧重评价学生的联结运用能力,即能合理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考察作品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三个话题共同指向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四、关注异域风情,拓宽阅读视野

《童年》还描写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風土人情,特别是充满俄罗斯风情的舞蹈和歌曲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可以引导学生跟随外国文学的脚步,去感受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文章中多次描写歌舞场景,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英俊潇洒的俄罗斯小伙子,他在飞快地旋转着、舞动着,耳畔似乎响起“踏踏”的声音。外祖母也是一个舞蹈的精灵,如怒放的鲜花般美丽,感染着那个阴郁家庭里的每一个向往阳光的人。外祖母的舞蹈里蕴含着故事,蕴含着光亮,她像太阳一样照亮所有的人,给人带来幸福和希望。《童年》里外祖母的形象,是整个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慈祥、温暖、富有人性之光的人物之一,她永远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是阿廖沙悲伤生活里炽热的阳光,她照亮了阿廖沙黑暗的童年,并指引他走向正直、善良。外祖母是善良、美好的象征,她是阿廖沙心中最温暖的所在。如果缺少对外祖母的舞蹈和她所讲的那些民间故事的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会逊色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对民族特色风情的关注,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增加见闻的同时丰富对人物的全面了解。

总之,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基于课标的要求,结合整本书的特点,用富有创意与情趣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热爱阅读,学会阅读,分享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课题“互联网+课外阅读视角下小学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与评价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H201915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亳州市蒙城县逍遥路小学三义路校区)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阿廖沙童年外祖母
高尔基的童年
父亲的群星
回首,瞭望
那份温暖,指引我们前行
散步
猎犬感冒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