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整本书阅读的节选类课文教学

2021-05-31赵永常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泥人张奇人刷子

赵永常

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主编温儒敏先生指出: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因此,统编本教材除了设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还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中。其中,很多精读课文都来自著名作家的经典原著,教师切不可就一篇课文教一篇课文,而要着力于一篇,着眼于整本,积极打造从一篇到一类的课堂教学体系。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中《刷子李》一文,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主人公刷子李是奇人,身上的奇闻轶事应该很多,但作者并没有铺开描述,而是选择一件极富冲突性和戏剧性的事例,展现其独特的本领和智慧。那如何从这篇《刷子李》,顺势过渡到冯骥才先生整本的《俗世奇人》呢?

一、导入顺势而下,把握小说文体的创作特性

节选类课文有着自己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教师不妨将目标放大一些,不要仅仅局限在所教学的课文中,还可以从原著入手,形成从原著到课文的过渡,建立起一篇课文与一本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阅读整本书奠定基础。

教学《刷子李》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入手,出示整本书的封面,介绍作者冯骥才,然后关注书本中的目录。在仔细观察中,学生从目录中不仅发现了“刷子李”,还发现了这本书的目录大部分都是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如“苏七块”“蓝眼”“背头杨”等,而且每一篇都独立成章,互相之间并不干扰。随后,教师将学生的关注力从目录中各种不同的人物身上回归到整本书的体系上来,让学生初步理解“俗”与“奇”的意思,让学生了解到这些人物都是普通俗世中有着特殊本领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相机揭示并板书课题:刷子李。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一篇充满天津卫色彩的短篇小说集,整本书的书名、目录和入选统编本教材中的题目,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不仅知道了课文《刷子李》的出处,同时也感受到这本书中小说的内容彼此之间的联系,将所要学习的课文与整本书进行了首次联系,为后续的拓展提供了认知性的储备资源。

二、开课聚焦重点,洞察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冯骥才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这本《俗世奇人》又是反映清末明初各种奇特艺人的生活,所以整本小说流淌着浓郁的天津气息。为此,教师就可以选择天津传统的说书形式,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聆听说书、尝试说书的过程中,感受小说作品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教学《刷子李》的第1自然为例,笔者先播放了一段天津说书选段,其内容就是第1自然段对刷子李的介绍:“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却改变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更加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声音,学生不仅听得认真入神,更激活了认知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听完之后,我组织学生迅速梳理和整合素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了刷子李得名的原因,有的学生描述了刷子李独特的本领,还有的学生从刷子李立下的规矩感受到了他的个性特点。我相机将学生的发现进行提炼与升华,形成对刷子李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奇特的绝活、奇特的规矩、奇特的绰号。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迅速拓展了《俗世奇人》对其他人描写的片段,并鼓励学生也尝试运用说书的方式,与同桌交流这个人的特点,并紧扣“奇特绰号”结合自己说书的信息,从目录中寻找还有哪些相同的命名方式,比如泥人张、背头杨等。

借助说书的形式,学生发现了作者为人物起名字时的共性思维,实现了文本之间的再次联系,同时对于整本书所描写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就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

三、品味凸显神奇,感知小说人物的丰满形象

任何一篇小说都离不开人物、环境和情节这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情节的设定和环境的渲染,都以刻画人物的形象为目的。因此,一篇小说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在于其所刻画的人物是否鲜活且富有独特个性。

《刷子李》为展现人物技艺高超,以刷子李带着徒弟外出刷墙的经历作为载体,教师就要紧扣这部分内容,通过印证的方式,凸显刷子李独特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3~6自然段,关注描写刷子李言行的语句,并圈画出相关的关键性词语,让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写写自己的感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语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等词语感受到刷子李的胸有成竹、气定神闲;有的学生从作者想象出来的“鼓点”“琴音”等,想象到刷子李在刷墙时独特的节奏感,让人觉得看刷子李刷墙,绝对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还有的学生从描写刷墙效果的“雪白的屏障”“平平整整”“天衣无缝”等词语中,感受到刷子李刷墙令人震撼的效果,将“神奇”二字真正镌刻在学生意识深处。在对课文的正面描写进行了体悟和品析之后,教师相机从情节的角度展开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徒弟曹小三发现师傅有诈的反转情节?”这样让学生感受一波三折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利用目录,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相机猜测这个人物可能会做什么绝活,并鼓励学生快速阅读小说中重要的语段,印证自己的思维,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形成必要的补充。

一个是正面的描绘展现,一个是侧面的积极烘托,作者着墨不多,但将整个人物都写活了。依托这样的写法,教师让学生从其他小说中进行拓展阅读、猜测印证,实现了从一篇到整本书的第三次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四、依照循序渐进,体悟小说情节的独具匠心

作为相同地域、相同时期、相同目的的一本小说集,这就意味着这本书中所有的小说,无论是人物、情节、环境,亦或者是写作方法,都有着诸多的共性。教师就可以借助整本书中的其他篇目,与统编本教材中的课文形成相得益彰的匹配,形成“1+1”的模式结构,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

如教师可以借助《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组织学生分段落进行快速阅读,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关注小说情节设置的精妙。如海张五嘲笑泥人张:“在哪里捏?袖子里,还是裤裆里?”此时此刻,你觉得泥人张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在阅读《泥人张》中第二个片段时,可以鼓励学生再次猜测情节的发展变化,如当泥人张捏出来的泥人惟妙惟肖,之后会有怎样的情节变化呢?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由于课堂教学中拓展的文本,教师不需要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细读,所以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分段的方式进行阅读,一方面能减轻学生阅读的压力,同时也能给予学生大胆猜想情节、相机体会小说情节特点的契机。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泥人张》与《刷子李》这两篇小说统整起来,组织学生绘制两篇小说的情节图,让学生找出彼此的相通之处,并鼓励学生阅读《俗世奇人》中其他小說时,也可以采用绘制情节图的方式,从而提炼并感受这本书中短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异同点。

单篇教学终觉浅,深入感知要整合。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借助书本中的其他小说,与所教学的课文形成对应,构建表达上的认知框架,并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节选类课文的教学既要关注课文这一篇,又需要有整合和扩展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从单篇向整本书迈进的通道,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招贤镇浩宇浮来春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泥人张奇人刷子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新潮”的旧刷子
三样俱全的《俗世奇人》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折手”奇人
从《泥人张》中学写“人之奇”
大刷子洗澡记
泥人张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