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带来的思考

2021-05-25程桂练干林王秀丽吴冬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

程桂练 干林 王秀丽 吴冬梅

关键词:信息素养;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危机事件;高校图书馆

摘 要:文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结果,研究了公共危机事件给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新策略,以期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理念的完善与普及。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4-0075-03

2020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蔓延,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及时了解疫情相关的报道和信息,但很多假新闻和假信息在众多社交媒体上快速扩散,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尤其是网络社交媒体。相较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新媒体上的信息来源混乱、真伪难辨,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导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范围的持续扩大,虚假信息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国际舆论纷争。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现象称为“信息疫情”,错误的信息使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使决策者转移注意力,向普通公众传递了恐惧思想,造成了社会混乱。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1 信息素养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职能

信息素养指人们在信息社会获取、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意识与观念。良好的信息素养既是人们有效融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人们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目前,信息素养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人们需要具有的重要素养,受到了学界和相关业界的广泛认同。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1]。故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思考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方式,积极履行相关教育职能。

2 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2.1 信息素养教育的历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成为普及综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全世界很多国家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手段。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十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尤其重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将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实施方针和保障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其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早,但我国大陆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普及率不高。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公共图书馆大多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科普教育的范畴,多以专题培训、主题讲座等形式开展,而高校图书馆则普遍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使用培训等纳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范畴[2]。

2014年8月,国际图联(IFLA)年会的信息素养卫星会议指出,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正在经历一场变革,Web2.0、移动科技、新媒体等数字信息技术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出,大学、大众传媒对于公民的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亟待加强。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批准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指出,不再把信息素养理解为可界定的具体能力,而是主张“作为元素养的信息素养”,并重新阐释了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认为信息素养是信息消费者和创造者参与合作社群的综合素养,强调信息素养教育的开放性与多元性[3]。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了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将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其目标任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2.2 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拥有独立获取、处理、辨别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必将与时俱进。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习者如何利用工具和技巧高效地获取与利用信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人们对疫情认识不够而引发的公众性焦虑情况十分普遍,虚假的信息会导致人们产生恐慌情绪,继而盲目听信传言或迷信伪科学,造成更大的生命健康危机與公共关系危机。图书馆应致力于开展信息素养普适性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馆员的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

3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技术与服务保障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及时、主动、专业的服务,使师生能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很多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开展线上专题培训、讲座及阅读活动,宣传防疫抗疫知识,加深了读者对传染病疫情的了解[4]。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全国45所高校的19,850名大学生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其认识理性和行为规范[5]。美国的一项调研报告指出,由于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而引发的公众公共卫生焦虑情况十分普遍。该报告还指出,美国的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及时向公众传播了权威可靠的知识和信息,教育公众学习公共卫生常识和急救专业知识,并开展了咨询服务和应急事件服务,缓解和疏导了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及心理[6]。

4 社会突发危机事件下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4.1 培养学生甄别信息资源真伪的能力

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其不断学习与训练,还需要其与同学及教育者进行交流与互动。在调查分析了学生的信息行为特点及充分认识用户信息行为的基础上,信息素养教育者应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在授课内容中增加信息分析相关的知识,如核实信息来源、查询作者信息、核实信息发布时间、分析信息陈述的客观性等;善于引用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虚假信息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思考、查证、鉴别信息的真伪,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2 提倡多样化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学习情境,开展“多元嵌入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学生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因此,高校应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推动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体系[7]。高校图书馆应取得高校信息素养教学管理部门、计算机网络中心、专业教师的支持,建立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考核等方面的协调与平衡机制,以项目合作促进教育教学,以专项培训提高教学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促进高校教职工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入和完善。同时,高校图书馆可将案例分析法、情境游戏法等交互式学习方法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使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更加务实、灵活、高效[8]。

4.3 推动教学内容多元化和教育手段多样化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已习惯于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高校图书馆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探索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的新路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模式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进程,各类网络教学平台纷纷向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便于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其中,微课以其形式多样、内容精炼、阅读灵活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得到大力推广,为高校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其网站主页提供了信息素养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武汉大学的黄如花创新了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章节化的解构。另外,很多高校图书馆相继推出了微交流、微阅读等服务,其本质都是利用微课开展信息素养教育[9]。

4.4 实现信息素养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020年春季学期,多家高校采用远程教育教学的方式开展了教学活动。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职责,应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载体,加强馆际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探讨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同时,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宣传权威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和方法,在网络平台开辟信息素养教育专栏,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方便學生自主获取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料。另外,高校图书馆应发挥专业人才优势,针对师生的特殊需求,收集、整理、筛选相应的优质资源,如: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在其网站开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资源专栏,中山大学图书馆收集、汇编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科研信息。

4.5 保障信息素养教育持续开展的政策依据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在教育领域具有主导性作用。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站在战略高度,完善人才素质教育相关的政策纲领和支持系统,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机制,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要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高校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目标,制订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扩大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与教学评估中的地位,确保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得到高效、持续、全面开展。

5 结语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更新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认知,寻找新形势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新策略,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理念的完善与普及,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1-0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王雪莲,陈红岩,孙波,等.“2019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素质培训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1):13-17.

[3] 于良芝,王俊丽.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2):38-55.

[4] 王波,周春霞,陈凌,等.积极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切实创新非常时期服务策略:全国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创新情况调研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2):5-17,29.

[5] 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孙楚航.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研究:基于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0(4):43-48,12.

[6] 傅平.美国图书馆是如何应对新冠疫情暴发的[J].图书馆杂志,2020(3):24-31.

[7] 陈旭华.嵌入科研训练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指导[J].图书馆学研究,2019(1):2-5,87.

[8] 曹娜,肖冰,何芸.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跨学科反思[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2):74-78.

[9] 韩丽风,曾晓牧,林佳.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8(24):12-17.

(编校:冯 耕)

收稿日期:2021-03-08

作者简介:程桂练(1972—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馆员;干 林(1975—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馆员;王秀丽(1979—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馆员;吴冬梅(1977— ),淮安市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项目“社会突发危机下的信息素养培育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YB42。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