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2016-11-10李秀

计算机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

李秀

摘要:如何借助MOOC和开放式教学团队,将备受“基础”二字困惑的信息素养通识课设计并打造成一门既经典又前沿,既有趣又有视野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关键词:MOOC;信息素养;普适计算思维;计算文化

1.背景

计算机课程,特别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要侧重在某种技术的实践应用上讲授相关知识概念。对于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不仅要通过实践环节解决学生后续的学习问题,还要让学习者对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系统的认知。目前,高校的解决方案无外乎两种,一种侧重应用能力,一种侧重编程能力。前者强调培养普适的计算思想,后者强调建立计算思维。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在课程建设和教改中,都备受“基础”二字困惑,因为这是一门以生机勃勃的信息技术为内容载体,为各领域的专业人才铺垫信息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讲授内容的日新月异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内容如何设置,才能既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又能帮助学习者系统梳理必备的知识和概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

近两年兴起的MOOC网课制作给这类既经典又须前沿的基础课程带来了机遇,如何借助MOOC将信息素养通识课打造得既有趣又有广阔视野?笔者以清华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网课建设为例,介绍打造MOOC网课时的心得和经验,和同行交流分享。

2.MOOC带来了兼顾经典和前沿的课程内容框架

MOOC课程视频制作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精致”搬家,线下视频内容制作的多元化直接带来的是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视频一方面包括多年教学积累的经典理论部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参观、访谈、讲座等形式引入前沿内容,这样的引入效率远比纸介质教材出版高得多,也形象得多。

借助MOOC形式,我们将这门经典且前沿的信息技术基础课打造成“文化”味道浓厚的信息技术通识课。我们把教学视频内容分为理论、实践、讲座、访谈、线上参观、特色等6种呈现形式(见表1),并尽可能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到每一次授课中,一方面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解开信息技术背后的神秘感,另一方面从应用实践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3.MOOC网课组成了普适计算思维的教学团队

要及时打造一门有趣且视野广阔的信息素养通识课,对于现有的教学团队来说是有困难的,课程组决定采用开放的思路来制作课程。

虽然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概论课”,但是借助MOOC制作,老师就能将平日里“口说无凭”的示例,采用现场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力求做到“有图有声有真相”。而且,出现在课堂上的不只有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队伍,还有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会讲述自己与计算机的特别故事,为学习者提供理解信息技术的全新视角。

例如,在联想创新中心,我们与联想全球副总裁一起探讨,在即将迎来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时代中,台式机将如何定位?腾讯大数据部总经理以讲座的方式带领学习者走进大数据,聊聊如何在大数据中“精准”生活。通过线上参观方式,我们与并行计算专家一道走进国家超算中心,探秘超级计算机强劲的计算能力。对于人人都关心的信息安全话题,课程的视角竟然是从黑客角度展开的,这离不开360网络安防中心的支持。更有意思的是,风投专家、资深创业人也被邀请到课堂里,一位谈谈他具体投资并参与研发的一款手机APP,一位则从技术革命到行业革命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魅力……

正是这样一支开放且具有普适计算思维的教学团队,真正做到立足当下,将过去与未来串联起来,不仅让学习者能够从身边的文化现象感受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信息技术,而且还能从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和新应用中“未卜先知”地去鉴别信息技术。彩蛋连连的MOOC版计算机文化基础变成了一门人人都需要的计算机入门课程。

最后,用一位教师学员对该门课程的点评作为文章总结:清华大学的这门课程真正把“计算文化”作为了课程的主体,介绍“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很多,仅从知识层面上说,有很多课程都很精彩,但从“情怀”的角度说,其他课程怕是难出其右。只能感慨,不愧是清华。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