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E-MRI与3.0T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UAE术后子宫内膜微循环的效果比较

2021-05-08韩俊杨晓敏钟燕芳王延春杨晓锋王立章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通透性内膜血流

韩俊 杨晓敏 钟燕芳 王延春 杨晓锋 王立章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常见的良性子宫疾病,患者所表现出的子宫出血、腹部压迫、腹部包块、疼痛、白带增多,甚至不孕及流产等症状对其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1]。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近年来可保全子宫且疗效较佳的UAE手术也被逐渐推广和使用[2]。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将微粒物质送入病灶侧的子宫动脉,进而导致病变缺血而缩小,较好的保护了子宫,避免了损伤[3]。然而,部分学者提出UAE会造成子宫局部缺血或者病灶坏死,降低子宫内膜的受容性,影响生育功能[4]。因此对UAE手术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积极监控,是监测其子宫内膜受容性,及时给予相应措施改善预后的关键。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能够对活体组织中水分子布朗运动进行无创检查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将组织微观结构变化反映出来,临床中常用于不同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5]。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借助静脉快速团注造影剂,能够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平扫,可有效反映相关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情况[6]。本研究将DCE-MRI与3.0T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UAE术后子宫内膜微循环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顺利完成UAE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患者23例,年龄18~55岁,平均(42.58±5.48)岁;子宫肌瘤13例,子宫腺肌症10例;B组,患者29例,年龄19~62岁,平均(41.11±4.97)岁;子宫肌瘤18例,子宫腺肌症11例。(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UAE手术指征;③顺利完成3.0TMR扩散加权成像、DCE-MRI检查、阴道超声成像;④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且有效者。(2)排除标准:①未获得组织病理学结果;②术前经放疗、化疗等治疗;③合并介入栓塞治疗禁忌症;④脂肪抑制不均匀而对病灶观察产生影响。

1.2 方法 (1)3.0TMR扩散加权成像:采用GE Discovery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24 h少量且无渣饮食,检查前确保膀胱适度充盈,控制呼吸平稳。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缘放置线圈中心,轴位进行子宫及周围附件扫描,矢状面为盆底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大范围平行扫描。首先进行常规盆腔扫描,使用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行T2加权成像(矢状位、斜轴位、轴位)及T1加权成像(轴位)。参数:TR 5500 ms,FOV 26×22 cm,TE 93 mm,NEX为2,层间距0.7 mm,层厚3.5 mm,扩散敏感系数为0、500、1000 s/mm2,共扫描2 min14 s。然后采用三维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进行扫描,TR 3.53 ms,TE 1.26 ms,层厚1.5 mm,给予15 ml Gd-DTPA对比剂,以3 ml/s的速率注入,并在开始注射后的 20~50 s、60~120 s、120~180 s扫描获得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图像。所获得的数据均在GE ADW4.6数据处理站结合Omni-Kinetics软件进行处理,并由两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MR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观察和分析。(2)DCE-MRI:采集患者4次MRI数据,术前首次扫描在月经第8~10天进行,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第2、3、4次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在盆腔部位覆盖8通道扫描线圈,采集冠状面和横断面图像。第1、2部分分别为平扫和增强扫描,共45时相,第1时相扫描结束后注射对比剂,共扫描5 min10 s。图像均由两名>10年工作经验的MR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观察,勾画出3个感兴趣区域(ROI),使用Omni-Kinetics软件Modified Tofts双室模型(GE公司)对Ktrans、Kep、Ve、IAUC60进行计算,术后患者需进行3次DCE-MRI检查,并记录检查的相关数据。

1.3 观察指标 比较UAE术前、后3.0TMR扩散加权成像、DCE-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并对3.0TMR扩散加权成像、DCE-MRI检查结果与子宫内膜微循环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0TMR扩散加权成像、DCE-MRI检查结果与子宫内膜微循环行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UAE术前、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A组UAE术前、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A组UAE术前、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比较(±s)

时间 n D(10 D*(10 f(%)术前 23 1.14±0.31 9.29±6.56 0.19±0.15术后 23 0.1±0.17 7.85±3.54 0.10±0.06 t值 2.389 2.858 2.559 P值 0.032 0.004 0.014

2.2 B组UAE术前、后DCE-MRI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B组UAE术前、后DCE-MRI检查结果比较(±s)

表2 B组UAE术前、后DCE-MRI检查结果比较(±s)

时间 n K K IAUC60(mmol·kg V术前 29 0.17±0.07 0.29±0.15 22.88±11.74 0.61±0.20术后 29 0.10±0.06 0.18±0.12 10.69±7.62 0.62±0.27术后2次 29 0.09 0.16 10.43 0.65术后3次 29 0.09 0.17 10.90 0.63 F值 4.997 6.632 5.365 1.587 P值 0.040 0.024 0.037 0.086

2.3 两组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s)

组别 n 弓状动脉 放射状动脉 螺旋动脉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A 组 23 0.69±0.08 0.65±0.04 0.61±0.04 0.59±0.07 0.52±0.04 0.47±0.05 B 组 29 0.68±0.04 0.65±0.06 0.60±0.07 0.56±0.04 0.51±0.05 0.43±0.04 t值 1.924 1.627 1.669 1.931 1.597 1.758 P值 0.064 0.153 0.077 0.061 0.202 0.081

2.4 相关性分析 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D、D*、f值与DCE-MRI检查中Ktrans、Kep、IAUC60值均与子宫内膜微循环存在正相关(P<0.05),且DCEMRI检查的各项指标相关性明显高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各项指标。见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将DCE-MRI与3.0T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UAE术后子宫内膜微循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DCE-MRI检查通常用于肿瘤微血管的病理学基础检查,区分肿瘤新生血管与正常组织血管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肿瘤新生血管结构及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能够促使新生血管管壁扩张、形态扭曲,提升其脆性和通透性[7]。因此,DCEMRI检查能够对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内部微环境变化进行无创的评价[8]。近年来,临床上将DCE-MRI检查逐步用于对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的判断,所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其中Ktrans值是对比剂自血浆转移至血管外-细胞外间的容积转运常数,是内皮表面积、感兴趣区血流、内皮通透性的复杂函数[9],主要依赖于需要评估的生理学环境及组织类型,当血管通透性升高时,对比剂渗漏至血管外-细胞外间的过程几乎无限制,因此其动力学的决定因素主要为血流灌注,Ktrans值与单位体积组织的血流灌注大致相等[10]。Kep值是对比剂由血管内扩散到血管外的速度,Ve值是对比剂漏出或分布的间隙[11]。这些参数均可以评价组织的血管容积、血流变化、血管通透性,并在形态学发生变化之前将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变化反映出来,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的转归、变化等具有较佳的监测效果。IAUC60能够综合反映上述三个指标,是临床常用的反映血管通透性的指标[12]。本研究B组29例患者UAE术前、术后3次的DCE-MRI检查中Ktrans、Kep、IAUC60水平比较,统计学均存在差异(P<0.05)。提示UAE术后较术前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微血管通透性降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D值表示将灌注影响排除后的相对真实水分子扩散状态,D*值表示毛细血管灌注的相关扩散系数,与毛细血管的几何形态和平均血流速度相关[13]。f值表示在扩散信号中灌注因素的占比,能够反映组织内的血管密集程度,与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相关,理论上随着组织微循环灌注的增加f值增大[14]。本研究A组23例患者UAE术前、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D、D*、f值比较,统计学均存在差异(P<0.05),术前的D、D*、f值均高于术后。结果说明UAE术后子宫内膜的微循环灌注减少,血管通透性降低。进一步探究中发现,DCE-MRI检查的各项指标相关性明显高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各项指标。说明DCE-MRI检查能够较好的监测子宫内膜微循环状态,还发现DCE-MRI检查中药物动力模型的选择,时间分辨率等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DCE-MRI与3.0T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均能够对UAE术前、后的子宫内膜微循环进行有效评估,但DCE-MRI评价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通透性内膜血流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