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发展与提升”落地课堂的一次尝试

2021-04-22马月亮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4期
关键词:落地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需要在具体的、实际的思维活动情境中达成。真实、深刻的问题是思维情境的重要载体。执教契诃夫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可以以文本矛盾为切入点,设置问题,架构课堂,引导学生在深度解读文本中训练思维。

关键词:思维发展与提升;落地;《装在套子里的人》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中对“思维发展与提升”阐释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其真正落地课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形成。思维发展与提升一定是在具体的、实际的思维活动中达成的。“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是切实和深刻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让他们愿意想、有得想、想充分” ,从而点燃课堂,引爆学生的思维。

以契诃夫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可以借助文本中的几处“矛盾”设置问题,架构课堂,让学生在思考中体悟人物、剖析社会、感受作者的精神诉求,使学生在深度解读文本中提升思维能力。

一、于矛盾处追问,增强逻辑思维

上课之初,教师可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老舍先生曾说,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请速读文本,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别里科夫性格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并分析。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上述问题包含三重任务:一是寻找,找出文中能够体现别里科夫性格特点的文字,意在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指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二是筛选,选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别里科夫性格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学生需要比较、权衡、取舍,思维便产生了碰撞,得到了锻炼;三是表达,学生要对自己选取的文字进行分析,说出选取的理由,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从课堂的回答来看,学生对别里科夫的第一印象是胆小、保守、可笑。鉴于此,笔者提出第二个问题:

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感受到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保守、可笑的形象。文章的第5段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然而这個老穿着套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他辖制呢!……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过去十年到十五年间,我们全城的人变得什么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发信……”

这么一个“胆小鬼”为什么能够把整个中学辖制十五年甚至辖制全城呢?

“怕”与“被怕”形成的矛盾冲突,推动学生再读文本。学生很快从文本中找到了有效信息——“告密”。笔者继续追问:

如果是因为告密,说别里科夫辖制全校是可以理解的,他怎么能辖制全城呢?

胆小的个体辖制了超越他能力范围的群体,这一新的矛盾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当读到“别里科夫这类人”时,学生明白了别里科夫已经超越了个体的范畴,是一类人的代表,无数个“别里科夫”,无数次告密,辖制全城似乎可以理解了。但是,这种解释仍然有悖于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于是笔者第三次追问:

如果在今天,就算有再多的别里科夫,能辖制我们的学校,辖制我们全城吗?除了有诸多“别里科夫”存在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这一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由对个体形象的解读转向对社会根源的思考。笔者以此为契机补充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学生在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别里科夫,思考特定时代背景下特定人群的特定行为,明白了在这种畸形社会中必然会形成这种病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对于“发展逻辑思维”有明确的解释:“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以上环节,一个主问题,三次追问,学生的认知过程经历了四步走,“怕”与“被怕”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由最初的“矛盾”,到后来的“合理”,再到最后的“必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在直觉体验、对比权衡、批判审视、否定重构、表达阐述中得到了锻炼。

二、于矛盾处想象,发展创造思维

基于上述讨论,教师可提出第二个问题:

像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坚守着旧制度和旧思想、成天将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应该没有什么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然而,文中却有一句值得揣摩的话:“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别里科夫会有着怎样的过去呢?

文中并没有对别里科夫过去的描写,学生只能在想象的基础上思考这一问题。学生一开始的回答仍囿于对这一形象的最初的感知,认为别里科夫过去一定受过传统的、保守的教育,活得谨小慎微。于是笔者引导:“你如果有这样的过去会称赞吗?请大家放下课本这个‘套子,大胆地想象一下。”学生思维的视角发生了改变:别里科夫一定有自己的理想,并曾经努力追求过;别里科夫曾经一定生活得非常幸福,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是后来受到了社会的摧残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想象不等于空想,是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深度的逻辑推理。笔者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来印证自己的想象。文中两处矛盾成为了关键的切入点。

一处是别里科夫“公开”地“告密”。他在和科瓦连科争吵时说:“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话;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避免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先生……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告密应该是偷偷地去报告,别里科夫却把自己要告密的行为告诉了对方。

另一处是别里科夫“高兴”地“死去”。文中对其死时的状态有细致的描写:“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原本人们都是害怕死亡的,别里科夫死时却是高兴的,令人费解。

这两处有悖常理的描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别里科夫告密是为了避免别人的误解,避免闹出什么乱子,可见别里科夫过去一定受到过误解,并且因被误解而受到过伤害,而且是很多次;“我不能不这样做”,不愿却又不得不去做,正是他矛盾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死之后反倒有神采了,死反倒成了理想的实现,由此可以想象他活着的时候内心和灵魂的孤独与绝望,他无疑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真正有创造性的思维,不仅是敢想,不仅是有想法,而且要想得深刻。这一环节中,想象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学生立足文本,合理想象,逐渐抛开了传统认知的禁锢,在剖析社会的基础上对别里科夫这一形象进行了全面、深刻、创造性地解读。

三、于矛盾处溯源,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继续续提问:

每部作品都是有温度的,每个形象都是有灵魂的,契诃夫塑造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具有多重性的形象的用意何在?

学生较为集中的观点是讽刺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套中人、批判沙皇的专制统治。笔者进一步引导:

小说中还写到了一个始终伴随别里科夫的群体——“我们”。文章对“我们”的描述是:有思想的,极其正派的,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然而,小说中一个着墨不多人物伊万·伊万内奇却对“我们”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评价:

(投影:是啊,有思想的正派人,既读屠格涅夫,又读谢德林,还读勃克尔等等,可是他们却屈服,容忍这种事…… (?)问题就在这儿了。)

他说问题就在这儿,什么的问题就在这儿?如果让你填一个词,你会填什么? 为  什么?

这样一个启迪思维的填空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生1:思想的问题,正是由于人们保守的思想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套中人。

生2:我填人性,“我们”受过先进的教育,是一种新生力量的代表,本应选择战斗,但是人性的软弱使得“我们”不敢去反抗沙皇的专制统治,甘愿屈服和容忍。

生3:我认为是社会的问题,“我们”的屈服和忍受正是沙皇专制统治得以维系和当时社会停滞不前的根源。

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次思考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写这样一篇文章的目的何在。

生4:讽刺所有不反抗的人,讽刺他们人性的软弱。

生5:要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沙皇的专制统治。

生6:我感觉应该是唤醒,唤醒沉睡中的民众,呼吁他们起来斗争,不要再选择屈服和容忍。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品味文中的两段文字:

不,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來。

有进步思想的“我们”本应起来反抗却最终选择了“屈服”,这一矛盾成为学生思维的引爆点。学生藉此一步步深入文本,一步步走进契诃夫的精神世界,明白了其笔触不仅指向了别里科夫,而且指向了在当时的专制统治下所有选择了沉默和屈服的人,批判他们的行为,叩问他们的灵魂。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揭示丑恶,更重要的是寻求突围。作者希望借自己的作品,借对套中人以及这个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来唤醒人们沉睡的人性和斗志,唤醒整个病态的社会,寻求一条消除丑陋和罪恶的路径。

在矛盾的驱动下,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思维也愈发深刻,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我们在一步步将学生带到文本深处的同时,就是在进行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作者简介:马月亮(1984— ),男,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落地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过程中关于少儿图书出版的思考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的若干思考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三年产业规划 促进AI未来加速落地
午后
和自己下棋
难忘落地大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