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1-04-21刘扬秀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刘扬秀

摘要:为了全面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就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优化过程中体现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尊重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了解点,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恰当的时机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面对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师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畏难情绪。转变传统教学中分数评价的模式,给予学生公正的、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努力奋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引言:小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充满了想法,教师就要给予学生表达展示的空间。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能够从学生主体出发,切实有效的落實新课程改革标准。本篇文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学生愿意接受一切新鲜事物,不喜欢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融入趣味化的教学元素,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有效融合到一起,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玩一玩“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游戏,虽然已经存在很多年,但同样深受当代学生的喜欢。在课堂中并不是单纯的玩游戏这样简单,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将游戏与数学知识融合到一起。对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为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那就是观察俄罗斯方块的运动过程。这个问题是较为简单的,同学们很轻松的就能观察到俄罗斯方块是做了平移和旋转。下面一个任务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那就是俄罗斯方块在做图形的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哪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且为每个小组同学发放了一张打印好的俄罗斯方块图片,辅助学生思考。各个小组同学在打印好的图片中,可以做很多的设想与假设,也可以用手中的笔勾勾画画,最终经过同学们讨论后就能够得出需要注意平移的方向、角度,旋转的中心、方向、角度等问题。这时同学们就意识到,原来在俄罗斯方块中就蕴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当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要及时的予以学生肯定,选用激励的评价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信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鼓励学生想象图形运动后的形态与位置,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真正实现乐学、享学、会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唤活课堂活力

在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眼光,能够不断优化完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创新性,给予学生充足分析讨论的空间。教师也能够从实际出发,予以学生恰当的引导。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内容时,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体积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用对比教学的手法。首先教师会让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来猜测一下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想到了底面积×高,这个计算显然是正确的。于是教师继续让同学们猜测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时还有学生说是低年级×高,教师并没有说明对与错,而且拿出来低面积与高都相等的一个圆柱与圆锥,同学们计算后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竟然是相等的,通过观察两个形状的大小,很显然是不对的,同学们就印证了关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猜想是错误的。随后,教师就拿出来一些实验工具,沙子,量桶,以及低面积与高都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但是他们的底可以打开。教师将实验物品分发给给个小组,鼓励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找到圆锥体积的正确计算公式。同学们就能从体积的特性出发,体积也可以说是容积,那么教师提供了沙子,是不是就是想让我们把沙子分别倒入圆柱与圆锥当中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同学们用量桶后发现,原来圆柱的盛沙量是圆锥的三倍,也就印证了圆锥的体积应当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整个课程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来了,教师选用了对比与实验两种教学引导方法,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三、选用延迟评价,提升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参与到课堂探究探究当中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的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做到不立刻评判学生的对错,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反比例”相关知识内容时,当学生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选用延迟评价的模式。有这样一道题:工厂中有一堆煤,每天实际只烧2.4吨,比原先计划用煤节约了0.6吨,原本计划可以烧96天的煤,现在实际能够烧多少天?面对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将能够烧的天数设为x,这样列出了一个式子:(2.4-0.6)x=0.4·96,其实这个式子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是教师却没有立刻予以学生评价,没有纠正错误。教师则是鼓励同学们发现问题所在,鼓励其他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予以了进一步的引导,让同学们说一说式子当中的(2.4-0.6)表示的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呢?如何理解题目当中实际比每天计划烧的煤少0.6吨呢?有了这一引导后,同学们就会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时就会有学生发现这个式子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问题的正确计算方法。能够将原本教师要讲解的知识重难点,转化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在探索的过程不断发散思维,全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构建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不断优化发展,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兴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天地,2022,4(2).

[2]熊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探讨[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2,5(6).

[3]谢浩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红豆教育,2020,2(31).

[4]德吉卓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红豆教育,2020,2(36).

[5]刘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5-166.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