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抖音为载体的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新模式探究

2021-04-21杨澜管彤宇赵天琪吴几珂周韵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抖音

杨澜 管彤宇 赵天琪 吴几珂 周韵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抖音凭着强大的创新性、实用性、趣味性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大学生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对网络依赖性加强,也更乐意从类似抖音等现代媒介中获取所需学习资源。为灵活将抖音有效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线上教学,本文从疫情下线上教学背景出发,获取教学中各主体的心理需求和反馈,分析基于抖音为载体开展线上教学的创新性,为高校文艺类课程教学发展提供可行路径,实现文艺类线上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互联共通,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

关键词:线上教学模式;抖音;文艺类课程;路径

疫情爆发后,数百万大学生开始在家网上学习。教育部要求大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以实现线上和线下课程质量的“实质等效”[1]。这无疑让“线上教育”这一话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和移动网络直播潮流的忠实使用者活跃在抖音等新兴类社交平台中。随着5G技术的突破,高校应在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发挥好新媒体教育资源,打破空间隔离,更好地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把握新契机。线上教学模式的新就是结合抖音教学的独特意义,形成以学生参与为主体,教师创新教学设计结构,实现线上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吸收和反馈的模式。

1疫情下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

1.1师生教学准备不足,线上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疫情发生突然且形势十分严峻,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均没有在思想认识、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技术掌握、教学实践等方面做好全面线上教学的准备。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主要以直播教学为主,形成了以教师单向输出而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模式。笔者问卷调查了275位高校文艺类专业大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出现了以下各类问题:学习模式单调易走神;演示方式受限;学习平台冗杂;课程节奏快,知识接受度低;做笔记受限;缺乏与教师面对面的互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视力受损等。尽管高校不断完善教学漏洞,为在线教学发放专项补贴,并组织技术人员为在线教学的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但在线教育向专业化、高质量发展依然充满障碍[2]。针对文艺类课程,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同一部作品往往有着多样化的理解,只针对课本和PPT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学生吸收理解程度会有较大差异,缺少学习氛围,单一的线上教学缺失兴趣和监督,不利于学生培养主动性学习型模式。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打破“教学惯性”和“教育记忆”来面对网络教学的新形势,探索线上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1.2线上教学平台多且以直播为主,学生学习主体性较差

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文艺类网课教学课程受空间局限和专业性质影响,内容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居家线上学习教学平台分散冗杂,且以直播教学为主。据调查,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主要有直播、录播、学生在各类平台自学三种模式,对于文艺类专业大学生而言,98%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腾讯课堂、腾讯会议、智慧树、QQ群课堂、钉钉、学习通等直播平台学习,有38%的学生仅使用直播类平台即可满足线上学习需求,大部分学生会使用直播、录播、自学多形式结合的模式。文艺类专业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在5个以上多达78%,超一半受访学生表示在线上学习期间需要在课下使用知网、抖音、B站、知乎等各类平台补充或拓展学习。文艺类专业内容丰富且更新快、课程功能需求强的文艺专业的课程来说,如果教学缺乏互动,学生容易固化思维,缺乏创造和想象,教师为培养学生而采用的传统灌输设计理念和程序方法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实践过程的兴趣。同时,部分学生在线上受高强度的学习进度影响,并不能及时表露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实现高水平的持续精神集中。

1.3教学平台技术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城乡差异较大

针对文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教学虽存在一些不满意因素,但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线上教学也有优点,主要体现在:演示文本图画显示得更清晰、课程视频可以回放及倍数播放理解课程知识、课程比线下自由放松、节约交通时间、评论区可随时向教师提问互动。虽然传统直播式教学能及时传授课程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但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理论性课程较多的文艺类專业学生而言,往往在课上被动式吸收知识,与同学的讨论沟通成本高,课上容易走神,学习积极不高。疫情期间,高等教育城乡差异化更加突出,在城镇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接入环境和技术储备都远远优于在以宽带网络为主、非网民占比高达62.8%的农村[3]。根据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调查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大学生表示家里上网不方便的比例分别为3.8%和26.7%[4],网络硬软件条件是影响城乡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有效评价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是提高网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2以抖音平台为载体的高校文艺类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2.1形式层面

2.1.1传授形式交互性强

抖音教学短视频比传统的微课更短、更精确、传播范围更广,一般不超过3分钟,将抖音融入教学有利于传统教学方法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抖音教学短视频中的互动性特点,使得艺术和文学知识不只是单向传播,而是让观赏者和创作者进行双向交流。学生不再是作品的“局外人”,而是作品的参与者。互动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获得参与感,拉近学生和艺术作品的距离,主动挖掘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创造出更多杰出的艺术作品,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学习者是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者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者,文艺类短片在抖音平台上拥有大量受众,其广泛传播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

2.1.2教学形式多样化

抖音短视频突破了微博和微信在以图文形式表达内容方面的局限性,将文本信息和视频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表现力的视频,使音频更具可视性。文学教育往往需要欣赏绘画、听音乐、阅读文字的综合运用,而短视频可以整合各种信息,与艺术呈现方式紧密匹配,使文学知识的传播更加生动、高效、通俗,增加短片开展艺术教育的可能性[5]。抖音平台也有幻灯片模式、图文模式、讲座模式、动画模式、录屏模式等多种模式适应于各类教学场景,更加多元立体地呈现文艺类教学内容,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教学的门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高度契合现代教学的特点[6]。

2.1.3学生用户基数大且受众面广

大学生对抖音兴趣浓度高,占据了大部分的生活时间,抖音已经作为大学生开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战场和主要载体,也增加了专门的学习频道,成为大学生培养综合素养、拓展文艺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截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抖音的大学生用户数量已超2600万人,占在校总人数的近80%。《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泛知识内容增长迅猛,播放量年同比增长达74%,成最受用户欢迎的内容之一,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已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数据显示在抖音知识视频评论区里有136万次“学到了”、254万次“懂了”的互动量。抖音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最近一个月在抖音观看了100条以上知识视频的人高达4.5亿,这意味着近1/3中国人是抖音知识视频的忠实用户。”抖音众创基数大,受众面广,推出高质量文艺类教学短视频并积极传播,可以促进全民智育与美育水平提升。

2.2内容层面

2.2.1内容颗粒化

抖音短视频文本结构松散,易于理解。抖音短视频以“短”为鲜明特征,有利于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充分利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视频制作如何影响学生参与度:慕课视频的实证研究》显示,视频长度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最大。学习用时短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人容易接受且加深印象,碎片化的信息也有助于不断激起用户的兴趣。短视频越来越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在线学习资源,在开放教育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2.2传授具象化

以类属文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学习内容上呈现抽象,需要学生理解创作者产生于创作过程中情感变化,因此从教师角度来说,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将内容具象化,让学生产生共鸣,始终是一个难题。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抖音知识类视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抖音短视频可实现专业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的转化,语言表达采用比喻、类比等手法将冰冷、理性的作品具象化,赋予其幽默、风趣的人格特征,以便学生从感官角度理解并掌握它们,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同时,抖音短视频将细微的知识进行可视化的讲解,在短时间内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有效节省了教师授课时长,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拓展面更广[6]。

2.2.3教学趣味化

“抖音”融声音、图像传播内容,具有个性化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具有新意。它可以打破传统的使用黑白、大白纸的模式,减少学生在多次互动后熟悉互动而失去学习兴趣的可能性。抖音短视频可利用如虚拟影像装置、投影装置等现代媒体技术在文艺类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作品更全面、更细微、更动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上“真实的”感官设备,让大众可以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设计展示方式,实现了艺术的交互传播。抖音可以利用移动教育学习情境的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的交替应用,创造全新的沉浸知识学习环境,在不影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挖掘课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碎片化与教育的沉浸化,使碎片化学习融入体系化传统教学之中,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

2.2.4课程多元化

高校文艺类教育课程需与时俱进,传统教学的课本知识的传播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线上教学新模式可以极大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特色、更前沿的学科知识。因此,高校需要从当前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反馈、师资的可行性、社会的人才需求等具体情况出发,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内容。高校文艺类课程一方面要吸新,利用抖音平台可让学生接触更多交叉性学科知识、欣赏类文艺知识、实用性文艺知识等,打破高校间的教育壁垒,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可结合校本资源,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模式,可利用抖音平台打造高校特色课程符号,利用抖音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可实现资源的互补、共享、传播。

3高校文艺类课程線上教学新模式的意义及发展路径

3.1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新模式的独特意义

3.1.1内容碎,形式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抖音能够迎合人们的学习需求泛在化和碎片化的特点深受欢迎,但碎片化不只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也包括知识内容的碎片化。知识内容本身是学科知识系统整合的一部分,但它只是抛弃了传统的线性呈现,抖音可以利用算法推荐和定位搜索将同类学习资源推荐给用户,拓展知识面。以汉语言文学为例,抖音短视频可有效实现由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二者间的对接。利用抖音学习视频短小精悍的优势,能有效整合和压缩繁重而复杂的语言文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吸收。

3.1.2反馈快,黏性强

抖音基于大数据的强大算法可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具有高度的黏合性和实时的反馈。在文艺类课程运用上,抖音以实时互动性创新文艺类的教学模式,促进文艺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运用抖音平台信息化功能可以将文艺类课程内容具象化,知识变得直观、立体,学生更彻底地理解知识,有利于促进线上教学研究、教师授课、学生掌握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是课程设计、文化传播教学创新的重要法宝[7]。

3.1.3趣味浓,传播快

在5G网络技术下,教育传播未来发展会进入沉浸传播的阶段,文艺类专业的大学生可利用互联网、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多感官沉浸体验,将立体化、颗粒化的知识吸收,更加真切地体验作品的细节和思路,促进知识共享共通。沉浸式学习是网络学习的最佳状态,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喜欢从抖音等现代媒体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抖音平台未来增加虚拟人物的使用和虚拟场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虚拟学习的适应性,适应自主学习状态下与知识内容的共通[8]。

3.2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新模式的发展路径

3.2.1设计高校线上教学模式体系,加强平台监管力度

作为主流移动终端应用,抖音平台应结合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和反馈功能,针对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用户,科學筛选内容,积极传播优秀文化。高校为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可以探索建立集线上教学过程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监控、质量调查和质量评估于一体的在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从而实现网络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9]。通过抖音,定期掌握学生所关注的知识领域的热点和变化,充分结合抖音传播机制,把握热点定位,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思维方式,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互动[10]。

3.2.2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拓展交互式学习模块

借助抖音平台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势,利用互动学习模块和抖音的社交平台属性,以及良好的反馈系统,加强学生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拿起手机记录学习过程或分享学习经验,拓展交互式学习模块,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在动态中逐步完善线上教学的不足。线上教学新模式仅仅凭一段短视频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抖音短片作为课堂的润滑剂,可以与多种自媒体平台相结合,形成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自媒体平台的教学矩阵,为学习者提供与创作者和其他用户互动机会,提供持续学习支持,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服务体系,获得更丰富的学习知识。对于熟练使用各类社交平台的学生和大部分年轻教师来说,在抖音上创作视频技术准入门槛低,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实践片段、语言表达、术语和短语介绍录制相关视频并在教学活动中播放,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模式建设,让抖音成为传播教学知识、分享学生的想法、增进师生互动的纽带。教师也可通过布置视频创作任务,将任务部分的知识陈述和技能操作整合到抖音视频中,制作出具有创意价值的视频片段,然后在小组演示环节播放,并上传到抖音视频网站。这种方式有利于在增强学生的新媒体技术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获取更丰富的反馈信息,并促进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11]。

3.2.3加强乡村教师队伍新媒体技术培训,实现数字化教学模式

大多数农村地区缺乏视频会议室、视频直播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只能通过网络名校、农村教师班和家长班的形式推广[9]。政府一直把化解教育二元结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的共享应用当作重要任务,提高农村教师的新媒体技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共享,是破解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低下、结构失衡、教育理念保守等问题的“精准”药方。同时,为加强教学平台和网络建设,弥补网络教学的“农村短板”,为农村网络教学提供条件,建设城乡师生学习共同体,政府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大数据等手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隔阂,利用抖音平台将高校优质的文艺类教学实践资源与乡村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寻求优势互补,实现“知行统一”,利用高校教育高地的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高质量、系统化、数字化教学模式。

3.2.4政企合作助力线上教学模式创新发展,增加关联性和耦合度

高质量线上教育教学模式是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相关企业平台、高校三方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审查教学硬件和软件供应商资质,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各种优势教学资源。抖音平台的创作者在设计学习短视频时,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分割和整合,有意识地增加短视频之间的相关性和耦合性,利用整体知识合集来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安排适当的前后知识穿插,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识碎片化学习与综合知识掌握和应用之间的矛盾。将多个分散的教学视频可以形成教学矩阵,提高这些短视频教学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并大大提高用户黏性。

4结语

高校教育教学将抖音融入未来高校教学的新模式不仅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还能促进全民学习理念的更新。我们必须看到抖音在具体的艺术和文化课程的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积极探索现代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变革对最大程度地发挥抖音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和高校要继续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线上教学的教学经验,挖掘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新模式新思路,主动适应“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新生态。

参考文献:

[1]余闯.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2):1.

[2]吕淑云,浦爱华.战"疫"中高校在线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未来与发展,2020,44(8):4.

[3]张羽婕."抖音"微视频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2018(27):2.

[4]刘燚,张辉蓉.高校线上教学调查研究[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37(5):2.

[5]潘天卉.抖音短视频助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0(7):2.

[6]尹菲.浅析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9):1.

[7]张昕.新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互动教学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

[8]罗忆、唐艳华、那仁.探究学习的碎片化与教育的沉浸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3):5.

[9]李铁军.国内高校"直播+教育"的现状,困境与路径探索[J].传媒,2020(17):3.

[10]刘智强,戴丽勤.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载体——抖音App[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5):4.

[11]张羽婕."抖音"微视频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2018(27):2.

基金项目: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02010626048);

项目名称:高校文艺类课程线上教学新模式的探究——以抖音平台为例。

作者简介:

1杨澜,2001.09.28,女,汉族,重庆垫江人,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2管彤宇,(1999.08-),女,满族,四川省人,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3赵天琪,1999.11.19,女,汉,重庆万州,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数字媒体艺术信息交互设计方向。

4吴几珂,1999.11.11,女,汉族,四川省,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告学本科生。

5周韵,出生年月:2000.04.0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成都,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抖音
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的传播内容分析
抖音短视频的商业价值及盈利模式分析
多维探析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抖音
传播学视角下“抖音”短视频的传播困境研究
基于抖音APP的女性主义研究
“抖音”经济战
抖音短视频APP的发展与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移动短视频研究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
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