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建设路径与策略探究

2021-04-18陈超劲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

陈超劲

摘要:新世纪以来,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以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和策略。农村学校文化传统建设目前仍存在未能贯彻树人及以人为本理念、活动跟风、不能进行自我清晰定位等问题,需要从农村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发展规划制定、乡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等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及方法,以推进农村学校形成特色文化传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传统;路径与策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是中国农村教育由‘数量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70年,也是农村教育事业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政策杠杆作用充分发挥的70年。”可以看出,我国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培养人才、服务当地、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使命。其发展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究,以寻求问题解决的科学路径。

一、农村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建设现状

就当前农村地区而言,能够办出特色、走出独特发展之路的学校非常之少。文化传统形塑与继承对于任何一个需要长期赓续的组织、团体乃至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以育人为核心、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大的方面而言,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就学校文化传统而言,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自然认知,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学校办学思想、道德风尚、校园文化风俗、学校制度等精神文化的概括。它以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的潜移默化方式影响和约束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言行。一所学校形成的优秀文化不会因为管理者的更换而轻易变更。而有了好的文化传统,一所学校也就有了核心灵魂与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通过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就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现状来看,一方面,“百年树人”的理念仍有待深入推进与实现。不少学校虽然也热热闹闹搞校园文化建设,如文艺节、文化节、各类演艺活动等,以“情感审美型”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但多停留在活动表面,形式虽丰富多样,却缺乏内涵注入和一致性,缺乏持之以恒的传承、总结、提炼、改进,最终无法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传统,一时烟消云散。另一方面,在文化传统建设中,由于系统性认知与管理水平缺失,学校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学生文化活动却忽视教职工文化传统的培育。学校文化培育是一个整体性工程,需要围绕核心指向整合各方面资源,师生共同进步、互相影响,教与学制度相互约束,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让师生共同成长,使学校教育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管理认知,最终促进良好学校文化传统的构建。

由于缺乏对学校文化传统建设的重视和认知,当前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跟风”行为。如一股脑地举办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书法绘画等活动,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都如法炮制,千篇一律,真正从中收到的教育效用甚微。同时,农村学校对文化活动中出现的有特别天赋的学生常是“利用”之,而非关注其特长发展加以促进,目的是为了完成“文化活动指标”或者落实某项要求,真正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融合学校教育活动的很少。

二、农村学校文化传统建构路径与策略

(一)制定有效可行的学校文化传统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利益,而且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体现当下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在联动国家和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办学两者之间,学校发展规划起著维系统一的基础作用。而制定发展规划,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是一种释放,同时,也是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意识的一种提炼和考察。

就学校文化传统建设规划而言,首先,学校应当将学校文化传统建设作为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一环,设立合理的短期目标与长期蓝图;其次,主动开发校本资源,结合学校所在地历史文化发展特征与学校办学理念,整合多样性文化资源,选择适切的操作路径,促进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再次,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应当持之以恒通过系统的、连贯的、有节奏的工作,向着预定目标推进,直至实现,如构建学校文化“品牌”,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标识等。同时,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使得学校文化传统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因地制宜开展好、落实好多样化文化活动

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学生的乡土意识淡漠,传统教育中农村的“落后”“偏僻”已成为社会刻板印象,也让农村学生“离农”愿望更为强烈,甚至引发未来就业选择与国家意愿的对立。这与农村教育中乡土知识和文化教育的缺位密切相关。“乡村才是文化发展的起源地,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此,积极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之美、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了解家乡的优势与短板所在,既可以深化学生的乡土归属感,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择业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动人才回乡,强化乡村教育自信。为此,有的学者提出应当重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传统的对接,应当“重新发现”。所谓“重新”是指改变现在对农村社区的无视态度;所谓“发现”则是指从特色学校建设的角度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选择。学校特色并不是凭空诞生,重新发现农村正是为了寻求学校特色的生态来源”。怛仅仅发现还不行,还应当真正将乡土文化传统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去。例如,某校在进行学校文化传统培育活动时,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为学校授课顾问;邀请德高望重的当地老人为学生进行乡土历史讲解。如皖北某地有数个村庄皆以“湖”为名,有“十八湖”之称,而姓氏各不相同,蕴含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该地区学校的学生通过走访、文化采风活动,了解先民的移民历史、经济开发历史,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此类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能力,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族群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既培育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也对家乡的未来发展有了进一步认知,有利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深而言之,对于学生未来的求学方向和就业规划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三)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文化传统意识建构

学校文化传统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仅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更要强化学科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近年来,美好乡村建设良性效果日趋凸显,越来越多的农村修建了宽阔平坦的道路,路灯、公厕等公共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就纵向比较而言,农村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但通过横向观察可知,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囿于知识水平和传统观念限制,在农村并未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如果充分利用“科学”课堂教学,抓好对农村小学生的生态教育,既是关注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大事,也将对农村家庭乃至社会形成良性的辐射效果,既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也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一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人类社会与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们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保持着一个“伟大的平衡”。有了这个平衡,才会有生机勃勃的世界,才会有人类文明的昌盛和繁荣。所谓的生态教育,除了上层建筑层面的制度设计之外,最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文明的生态观念,自觉主动以这一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导。要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以尊重、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尊重自然界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理解中的对于人类生命的珍视,还应包含对自然界无论动物、植物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中华文化传统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合一”既如陶渊明笔下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如李白诗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要利用科学课堂,教会学生充分理解生命的萌发、形成过程,如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里的“寻访小动物”,让学生分别观察蜗牛、金鱼等生活习性特点;如“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动物生命周期”等主题的设计,教师就可以此为施教载体,向学生渗透尊重动植物生命的教育,使学生通过耐心的观察、想象,理解每一颗种子、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它们共同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发挥了效应。同时,要教会学生欣赏与尊重物种的多样性,理解其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生命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

二是多渠道推进生态教育活动。除了充分利用已有的教材资源以外,还应当尽可能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来拓展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能够给学生提供的非常有限,基本上属于一些理念的灌输与方法指导,真正要取得可靠有效的教学效果必须要走出课堂,走进科学情境。首先,可以利用学校多种媒介的宣传功能,将课堂学习效应进一步拓展强化。如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生态保护视频、图片展;举办各种动植物知识竞赛、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等,将科学课堂上的生态教育充分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其次,要走向家庭,加强家校协同作用。针对农村家长环保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的情况,学校可以有意识地组织相应的家校沟通活动,让学生登台为家长宣讲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结合本地生态污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并且利用科学课堂,为学生布置客观可行的课外实践调查作业,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参与中达到共识。再次,走向社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生态教育不应当只是课堂上的观念教育,其终极目的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层面。学校和任课教师应主动联系当地社区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当地的人文居住环境现状,掌握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将科学教学计划与当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尽可能联结,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就读学生往往都是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对于本土有着天然的熟稔,引导他们参与到当地的环保活动,一方面,可以获取书本上所欠缺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对当地矿产、地形、土壤等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必将会增进学生对于家乡人文环境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本土自尊意识和热爱家鄉的情感。如六年级即设计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主题,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不仅对家乡现在的水域进行考察,也要追溯其发展变化,考察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再如“垃圾的处理”一课,要让学生了解本地垃圾的去向、处理方法、有何隐患等等,引导他们纵横比较其他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向当地环保主管建言献策,使学生在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农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的价值观念。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未来二十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把握“优质教育”的生命线,推动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有特色的文化传统是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盲目学习城镇学校,而必须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和价值发掘,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这样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农村教育之“怪现状”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