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学院视域下的扩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8曹元军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高职扩招产教融合

曹元军

摘要:通过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扩招生的教学实践表明:新型扩招育人质量保证机制下,以生为本,以“半工半读、精准培养”为教学理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个性化,线上、线下课堂相衔接,分层兴趣教学与分类错峰送教相结合,以导师制叠加师徒制的因材施教、因材施考,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高职扩招;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因材施教

为满足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高职院校开始执行扩招百万人计划。近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做好人才培养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针对如此体量的扩招生源,如何招进来并能培养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大任务。

一、精准分析扩招生学情

此次扩招生源中,主要包括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農民工、基层农技人员、企业工人。他们社会身份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个人技能特长和短板不同、工作繁忙程度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据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对5个扩招专业1210人的统计显示:农村生源多于城镇,中小微企业生源多于大企业,在岗人数远大于不在岗人数,男性多于女性。

具体到各个专业的学情,可通过产业学院进行,尤其是瞄准产业发展且产教深度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分析来源于企业的扩招生学情会更接地气:员工缺什么技能,提升相应产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应达到何种水平,为今后产业发展储备何种人才资源等。

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到详细的学情后,应本着“长技能、好就业”的教育目标,按照“半工半读、精准培养”的教学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师资,采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菜单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扩招学情复杂,各个产业学院应根据各个专业学情分析报告,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打破传统“千人一案、面面俱到”的通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各类扩招生个『生化的学习需求,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双创课等五个课程体系大类的可调“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学工作和学生实际,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职业发展方向需求等因素,在各个课程大类中,选择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课程,形成个性化的专业“学习菜单”。

在“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源,合理编排不同的“学习菜单”班级。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扬长处、补短板,采取灵活多元教学手段,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达到社会用人需求标准。此外,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需根据学生已有的工作经历或取得的相关技能培训证书、职业资格,及在相关领域获得的一定级别的奖项或荣誉称号,经学校专业委员会认定后,免修相应课程学分。充分利用校内导师制和校外师徒制,科学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时安排,助力学生完成“学习菜单”任务。

三、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模块化”课程

职业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学生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三是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高职扩招生首先自身要有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才能有完成“学习菜单”的内生动力,其次是企业对员工学历、职称、职业资格及其能力等的明确要求,这样就对不达标的员工形成“充电”的外部压力。扩招生的内在需求及产业要求,是产业学院根据“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技术技能“模块化”课程的基本依据。

“模块化”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更加显示出职业教育课程优势:“模块化”课程不但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结合,还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而且对于复杂的知识进行了最优化的组合。根据扩招生学情分析报告,科学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排列组合“菜单式”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一)以技术技能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以“技术技能本位”课程观重新构建原有专业课程体系,改变原来“知识中心论”为“技术技能中心论”。产业学院利用产教融合平台,产业对接专业、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践融合成不同模块,课程内容主要以实践过程和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为主,把课程理论知识讲授融入实践环节教学,避免单一的课程理论传授。同时,产业学院组织专业实训应以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主,兼顾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生产项目。因而,具体课程模块要具体分析,教法与学法不搞一刀切,课程成绩的评定与生产实践的效果挂钩。

(二)深度课程模块

深度模块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重点组成部分,一般以“校内练习课”或“企业实践课”开展。扩招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结合企业需求和产业升级,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下,有的放矢选择专业技术技能深度研修的方向,按照学分要求自行选择课程内容模块及学习顺序,排列组合“学习菜单”,并通过课内的实训练习与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的实习,达到课程规定标准。此外,在1+x证书制度试行背景下,选择深度课程模块可以与x证书考核模块相匹配,扩招生在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技能x证书。

(三)拓展课程模块

根据扩招生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要求,拓展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践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的扩招生应采取不同拓展手段,以有效拓展专业课程的范围。如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以传统制造为基础开展专业课程模块教学,但是智能制造是机电行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因而拓展课程模块既有信息化的,又包含智能化、网络化的内容。所以,产业学院要综合利用政、校、行、企、社的资源优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内在要求,有效拓展专业课程模块。

四、以生为本。灵活施教

(一)分层兴趣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高职扩招生源学习、工作背景不一,年龄、原有技能高低存在差异,就会存在不同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导向。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产业学院对高职扩招生源按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教学。扩招学生在入学时往往怀着美好憧憬进入课堂,但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因个人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扩招学生学习兴趣会出现不同状况,造成学习成绩逐渐拉开档次。产业学院以“菜单式”课程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大思政优势,结合学生兴趣和生产实际,加强扩招生政治思想引领和技术思想教育,激发和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于绝大多数扩招生是在岗学习,为了不影响或少影响在岗工作,最稳妥的办法为“半工半读”培养方式,在1+x证书制度下,产业学院采取产教融合多样化方式授课,实施精准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层兴趣教学。

(二)分类“错峰送教”

產业学院依据扩招学生的工作、生活实际,在学校和各地有组织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按照扩招专业“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扩招生源采取相应类型教学方法和应对措施。如对于在岗职工,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工作和休息时间、生产任务安排、与注册学院远近等因素,单独编排错峰工休企业班(A班,正常日班;B班,两班制;c班,三班制),对待路途较远的扩招生源且人数较多的企业,可以利用企业会议室或培训室,实行“送教上门”集中授课。遇到生产任务比较繁忙时,采取错峰生产任务,进行线上手机端“学习通、腾讯课堂”等直播教学,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合理利用休息时间上网提交作业和答疑。此外,产业学院依托区域龙头企业优势,划分不同的“企业学区”,实施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考试或考核可在“企业学区”。对待农村分散生源要兼顾农业生产季节因素,若靠近学校,则来校上课,若路途在30公里以上,考虑划分为“乡镇学区”和“社区学区”,实施送教“下乡”,集中学生就近在指定地点上课、考核,对于技能型模块教学,则选择产业学院企业实训基地授课、考核与考证。

(三)学分导向过程考核

产业学院在成绩评定方面,应坚持学分导向原则,根据分层教学实际,强化课程模块过程考核。按照分散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授课原则,对于分散学习的扩招生,可以结合自身企业工作、业余生活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菜单学习”时间。因而,产业学院对扩招生考核形式要灵活多样,在现代学徒制下导师制对接师徒制,因材施教与因材施考相结合,可通过线上作业提交次数及其质量、答疑解惑互动次数、模块内容交流研讨的次数和效果等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客观评价扩招生的课程“模块化”过程性学习成绩等级。

五、新型扩招育人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学院扩招育人质量结果,全面体现行业和社会对其育人质量的认可度,应构建扩招质量政府管理、产业学院办学与非校企合作龙头企业第三方评价的扩招育人质量评价共同体。该共同体应协商制定专业扩招教育质量发展目标,及其与产业标准相对接的质量监控机制,并能形成产教融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链”和“标准链”。通过“目标链”促进关联任务实施,进而该任务的实施实现了“标准链”。显然,扩招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应合理设置“两链”间的关联任务实施质量监控诊断点,通过若干诊断点得到数据信息,分层找准诊改任务:常态化纠偏,阶段化改进。

(一)产业学院层面: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产业学院以教学理事会牵头,产业学院成员单位全体参与,建立扩招专业教学质量建设、质量诊改与质量监督机构,设计扩招教学质量管理三级架构:第一层级为教学理事会,第二层级为质量管理机构,第三层级为教研室质量执行机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产业学院结合统招生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扩招学情特点、双师型师资情况及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出台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扩招三级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管理办法(试行)》等,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扩招生教学质量管理。具体为,从上往下(降序):第一层级通过第二层级下达任务并提供好服务保障给第三层级;从下往上(升序):执行诊改任务,反馈存在问题的难点,合力解决堵点。

(二)专业层面:质量面上控制

扩招专业的教学质量“分层”过程控制,由上述三级架构合理分工与协作实施。第一,根据“两链”原则,构建“四模块”专业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第一模块为根据产业需求,规划专业标准;第二模块为运行管理,根据质量保证监控机制,有效运行产生各类数据信息;第三模块为约束与激励,根据专业评价监控办法,专业与产业对接度,专业教育国际化存在问题,品牌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第四模块为研究实践,根据专业诊改中出现的难点和堵点,如何“突围”,探索专业质量提升新思路。第二,根据扩招专业教学目标与质量监控教学标准,以“8字质量上升螺旋”设置专业层面若干诊断点,再由若干诊改点形成专业质量改进面,实施专业质量监控月报制,上报扩招专业质量监控信息大数据平台。第三,结合上述“四模块”平台数据,分析专业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程度,检查扩招专业培养质量,保证薄弱环节,专业教学改革与产业需要是否比过去缩短距离或成为零距离。

(三)课程体系层面:质量点上控制

专业由课程体系构成,将每一门课程的课堂作为质量点控制,才能夯实教学质量基础。面对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扩招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兼顾传统技术同时要瞄准高新技术,才能充分彰显课程育人特色。一要通过对产业和市场调研,确定扩招专业课程建设方向;二要根据课程建设方向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学期与年度建设任务,明确任务实施的标准、质量保证措施、考核质量效果;三要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对主干课程施行事前、事中、事后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特别加强事中诊断与事后反馈机制。扩招课程质保体系事前监控——根据目标与标准,规划设计及任务落实;事中监控——常态纠偏:质量实施及过程管控;事后监控——阶段检查循环改进,高效运用课堂质量在线跟踪平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诊断扩招学生学习课程的达标或预警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评估产教融合多样化按需施教执行效果。

(四)教师层面:质量过程控制

根据职业教育要始终对接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教师在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产教融合的执行者,全程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所以教师自始至终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主线。作为产业学院扩招专业的教师,是扩招人才培养质量“分层”保证体系的主力执行者和把关人。具体说,教师向上关联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向下关联学生学业层面。所以,对照师德修养、扩招教育教学规划目标和教师发展标准,常态化开展教师教学水平诊改,可综合采取自我诊断与产业学院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绩效考核、升职晋级考核等,通过激励手段,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五)学生学业层面:质量落地控制

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评价的目的,最终要在学生学业水平上得到体现。按需施教、补齐技术技能短板的教学,是扩招生与统招生教育的最大差异。由于扩招生是全日制教育,因而扩招生的培养质量达标,要与统招生相同。在1+x证书制度试行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类型扩招生源,分类制订扩招学生发展标准,以此构建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方式和差异化学业考核评价方法。利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与质量评价共同体,通过扩招专业质量与评价数据平台,采集学生相关课程学习数据信息,统计分析扩招学生状态(在学、因工作任务繁忙等不在学、间断在学及其它情况),实行分类多元评价,及时反馈改进扩招专业教学质量。在扩招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结合导师制对接师徒制的“双导”,采取学生自测诊断加引导改进等手段,结合多样化课堂状态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业质量动态,不断完善扩招学生学业“两链”,常态化纠偏与阶段改进相结合,使得学生学业质量达到长技能“标准链”。

六、结语

高职扩招工作,是中央抓“六保”、促“六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职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扩招生要达到“长技能、好就业”,产业学院就须在新型高職扩招育人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下,根据扩招生源学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补充,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内容相衔接,按照“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平稳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创新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组织形式,让扩招高职教育真正成为扩招“高质”教育,并通过1+x证书制度和“双高计划”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高职扩招产教融合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