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2021-04-13孙秀玲

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初中

孙秀玲

【摘要】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7-0115-0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道德性、人文性、法治性和实践性特征。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在真情实感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情感,通过走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从无律到他律,从他律到自律,再从自律到自由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演变过程当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心智尚未发育完全,还无法对道德和法治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判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德育为依托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实践教学,换言之就是注重德育“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实践的教学思想。换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就是以学生为基础发展的理想化教学设计思维,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材内容一旦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就会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一)以生活化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在学生的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法治观念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养成、建立正确的独立型人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的课程,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十分严谨的教学框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贴合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案例,以生活化为基础,提出路人在红灯时过马路时,汽车没有礼让行人的现象,让学生分析路人的做法和车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法律,学生在本节课程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识,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并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二)以生活化为前提,制定课堂方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存的课程,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第一,要设置适宜的课堂情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国好大家才会好”这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作为课堂的导入前提,再进行教材内容的深入剖析。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科普类的学科,在中考的考试氛围内不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重视程度远不比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要科目,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候注意力低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渗透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用途。第三,实践出真知,核心素养不仅限于教材上的知识,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到实践中,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法治讲座,或者带领学生多多参与到社区综合实践活动中,等等。

(三)以生活化为指导,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强,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依托,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等。第一,增加传统文化知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一些古城当中经常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举例来说,我国的河南省山丘市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圣人的故乡,孔圣人的故事就在此地流传甚广,这时当地的教师就可以引用孔圣人的故事作为课程内容的课外知识来给学生们拓展,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与感悟。第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和公民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发育完全,自身评断事情是非的能力很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公民意识。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这两节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大阅兵”视频和国际会议的转播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和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自己是国家其中的一员。另外,教师在编排课堂内容的时候,适当结合社会热点,更容易让学生融入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责任意识。

(四)以生活化为理论,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所学的的学科中,由于课堂气氛沉闷且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点生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此时就需要教师认真在课前备课,并且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以生活化为前提,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例如,在讲解《走向和平与发展》这一课时,由于涉及许多的综合知识和社会热点,第一,可以聘请经验知识丰富的讲师开展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讲座,通过讲师的讲解、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将书本的知识与讲师所讲的案例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综合素养。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板报,教师进行评选。《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同样可以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黑板上,教师提出主题,例如以相关素材丰富的“展現中国风范”为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作,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绘制期限以周为单位。最后由学生和教师投票的形式评选出同学们心中最优秀的黑板报,并由教师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尽管比赛时间较长,但是每一周黑板报的内容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日常行为规范。第三,教师布置作业,在学生经历过一点时间的学习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分层次地对学生布置作业,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作业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断点和思想动态,进而进行纠正和给予指导。

(五)以生活化为铺垫,丰富的社会实践

现教育发展阶段,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十分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第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生进行团体实践的时候,需要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每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团队中相互研讨,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家相互间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第二,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例如,学习《我与社会》这一课,教师可以要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可以选择一些发放法律知识传单、社区养老院帮扶活动等。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有益,一方面在于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能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道德与法治课程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初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