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课程中steam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4-13王倩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幼儿课程培养策略

【摘要】儿童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steam教育的特色化教育模式,则能够以最为愉悦和快乐的学习方式,采取更加科学和完备的理论,引导幼儿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到知识,并最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课程中steam素养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课程  steam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49-03

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方式,是基于科技、工艺、理化的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成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很有必要在儿童阶段实施steam教育,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并且开始逐步向中小学和幼儿阶段延伸。近年来,儿童阶段成为steam教育的又一个重点发展方向。stea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挖掘儿童多维度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steam教育概述

steam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育理念。其中s代表Science,t代表Tech⁃nology,e代表Engineer,a代表Art,m代表Mathematics。现阶段,steam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科学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人文艺术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承认了人文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了steam教育模式。

steam儿童教育理念实现了知识学习、应用工具和创新的深度融合,且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科技、工艺的综合性开发创新型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科技与数模充分结合、工程艺术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习惯。再者,整合数学、科学和科技的过程中,密切了知识体系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应用科学的机会和途径。

2.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幼儿园的教师需充分了解和精准把握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点,基于此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幼儿园教育的特征尤为明显:

其一,开展保教合一的生活化教育。幼儿园的幼儿年纪较小,是身心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保教合一的生活化教育主要指幼儿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幼儿的生活常规及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育,保证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再者,教学活动也十分灵活,生活化气息较为明显。其二,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直接经验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游戏与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幼儿教师务必高度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幼儿正处在认知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阶段,游戏则是幼儿形成直接学习经验、生活技能、形成事物认知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游戏渗透于幼儿教学活动当中,可全面改善教学质量。此外,感官认识和直接经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务必高度重视感官认识与直接经验在幼儿成长和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3.steam教育应用于幼儿教育的意义

儿童的学习能力优势明显,但是人们通常误认为婴幼儿时期,幼儿并无复杂的思考能力,因此认为幼儿教育不适宜应用steam教育模式。但脑科学研究充分证明,3~6岁期间人脑的发育十分迅速,额叶皮层作为人脑的控制中心发展迅速。另外,3~6岁是外界干预最为理想且最为有效的时期。执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儿童接受steam学习模式不可或缺的前提,抑制和控制的理念是儿童能力培养中并不正确的理念。基于脑科学研究,幼儿已经具备了steam学习的基本条件,且早期steam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学习,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

4.幼儿steam教育架构

4.1将艺术教育作为steam教育的核心

如前文所述,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有机结合后形成的综合型教育模式。但是幼儿阶段应用steam教育中,不能盲目地使用该教育模式中的所有元素,而是要先明确其侧重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以感官来体验和认识世界,其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主要呈现在直接认识阶段。steam教育体系中的艺术元素能够满足幼儿的感知特征,同时也有利于其与幼儿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绘画和陶艺等多种方式与幼儿互动,以此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使幼儿的感官认识更加丰富,这样也有利于幼儿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4.2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有機结合

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幼儿教育中课程设置主要以艺术为表现形式。如“绘制雾霾治理机”课题当中,绘画是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在绘制前,教师需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幼儿居住的城市之中是否有雾霾,是否有化工厂、建筑工地。若有建筑工地,需明确建筑工地的数量和雾霾随着时间的变化。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能够引导幼儿更加生动地感知命题的背景。

4.3减弱工程、数学要素,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幼儿阶段的steam教育当中不得过于求全,但要增强其针对性。幼儿阶段对感性认知的敏感度较高,且形成的经验主要为直接经验,对于抽象的工程思维及数学逻辑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幼儿阶段的steam课程中务必高度重视上述因素,积极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而若想培养幼儿的工程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则要建立逻辑,并同时使幼儿养成习惯。为此,要高度重视幼儿的逻辑思维训练,以期为后续的工程和数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数字训练均有利于引导幼儿建立逻辑思维,上述要素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便会从量变转化为质变,而这也是工程和数学要素的重要基础。

4.4丰富教育思维,避免拔苗助长

steam教育本质是一种动手动脑的探索式新型教育模式,教师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不同于传统教育形式,steam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而并非仅仅给学生一个答题的方向。再者,该教育模式充分结合了我国幼儿教育师资配比的现状,是示范性或传统教育形式的重要补充。steam教育模式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师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班级的人数若超过10人,教师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幼儿,而且steam教育模式不提倡拔苗助长的教育模式。如果教育教学中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则就违背了steam教育的畅流理念。如为小班幼儿上大班幼儿的课程,搭建的模型可能更加壮观,家长也会更加满意,但是该课程的难度已经超过了幼儿现阶段应有的认知能力,对幼儿而言是极大的挑战。若遭遇失败,则不利于幼儿建立学习自信心。不仅如此,课程难度过大也会阻碍幼儿的独立思考,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项目任务。如果幼儿长期处于此种状态,则教师会面临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甚至易于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

5.幼儿园组织steam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组织开展steam教育的过程中,为保障教育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加强角色意识,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营造优良的环境,创建steam教育中心。以下本文就从上述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幼儿园组织steam教育的策略。

5.1加强角色意识,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穆莫教授高度肯定了steam教育模式在幼儿教育时期的重要作用,且在其著作当中也提出了加强教育的目的性,以理解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引导、鼓励学生探究,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为实现上述目标,幼儿教师需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教师打破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若想在幼儿园组织开展steam教育,幼儿教师需具备steam教育意识,掌握steam教育方法,幼儿园也要建设高素质的steam教师团队。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在培训和自学的基础上,需深度了解和掌握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及教学模式。再者,不同领域的教师也必须认真分析并探讨幼儿园组织开展steam教育的有效策略,幼儿园建立科学完备的steam师资培养机制,基于专业培训、邀请专家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开展steam职前、职后培训,夯实教师的steam专业技能。

5.2构建优良的环境,创建steam教育中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steam教育组织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环境的支撑。为此,幼儿园需设置专业的steam教室,结合不同的主题活动,准备不同的教学设备及器材。不仅要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教学实验器材,还需配备投影仪、相机及木工器械等重要的基础设施。活动中,幼儿在触摸器材时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活动室需要将steam教育渗透于多个校区和幼儿的常规活动之中。如活动室的科学角和种植角等均可视为steam教育的重要场所。再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也尤为重要,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增强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如幼兒在夏季想要制作香甜可口的冰棒。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研究制作冰棒的主要流程。幼儿在查找资料和询问家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和清晰地了解到冰棒的基本原理,水变成冰的基本原理,也可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艺术造型。制作冰棒的过程中涵盖了诸多的知识与技能,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与价值。

6.结束语

现阶段,跨学科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中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steam教育模式在国内教育行业中发展十分迅速,且该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新时期,幼儿园的教师应主动学习先进完善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理解和掌控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组织教学活动,促进steam教育和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融合,以此为steam教育本土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微.浅析学前STEM教育在我国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J].家长.2020(23)

[2]李学书,范国睿.基于STEAM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变革策略[J].教育科学.2020(1)

[3]吴彦彰.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科学素养的培育路径[J].教育观察.2019(38)

[4]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 [J]. 学前教育研究,2020(1)

[5]俞莉.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

[6]贾松菊.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项目化活动实践探究 [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10)

作者简介:

王倩倩(1995年5月-),女,汉族,安徽省固镇县人,二级教师,毕业于蚌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幼儿课程培养策略
幼儿课程游戏化
幼儿课程实施中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分析
浅谈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幼儿课程的融合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