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1-04-13邵春瑾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中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在各种课程中,越来越突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对中小学教学而言,在劳动教育中,教师也更加关注各种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通过资源开发,提高劳动教育效果,进而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文章中,先简要阐述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内涵,并分析了活动资源的基本类型,之后探讨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劳动教育  主题活动资源  开发与利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年度关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编号:XHNZ2018-06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0-0015-02

1.引言

在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劳动能力,除了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制作活动原有的或传统的课程内容外,还需开发及利用一系列可以利用的主题活动资源,以提高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此,在劳动教育过程,相关教师必须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以让学生在参与主题活动中充分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并达到自身劳动能力的提升,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观,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内涵和意义

劳动教育资源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其中广义内涵主要指的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狭义内涵具体是指形成劳动课程直接因素的具体来源。在课程教学中,教材的理论资源同课程规定的活动是主题活动资源基础组成,但是这些资源仅仅只能够满足常规教学的需求[1]。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相关教师需对课程资源持更新的认识,除了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外,还需要将课程内容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现代社会等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及合作能力,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创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符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3.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基本类型

3.1 教材资源

教材是劳动教育组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与劳动知识相关的内容,同时还有诸多方法指导,借助教材资源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及价值观。例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巧手叠衣服》《自己动手包书》《剪贴画制作的选材》《家庭照明灯具使用情况调查》《学农——农活劳作》等单元主题,都是很好的劳动教育的教材资源。

3.2 学校资源

对劳动教育主題活动教学而言,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学校发放的劳动教材;学校内部劳动场所;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活动,如植树节、大扫除等。例如黑龙江省某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开发的校本教材中的《了解生活中的劳动工具》《魅力版画》《艺术扎染》等主题课程;某初中学校利用学校的小型机床开发的校本课程《自制个性化文创产品》《校服与班服的设计制作》《物品收纳与管理》等设计制作系列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3 家庭资源

家庭资源是学生家长及家长所有与劳动相关内容的总称。家庭资源是劳动教育主题资源中的核心内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不能离开家长的配合,因此家庭资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家庭资源共享的。例如有的家庭成员厨艺高超,可以指定学生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推荐的《探究营养与烹饪》主题来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工作。再如有的家长在种植方面有专业或实践特长,可以围绕《做个养绿护绿小能手》主题活动开展种植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3.4 社会资源

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在社会上广泛存在,资源内容包括城市中的展览馆、科技馆、社会基础设施等[2]。此外社会资源还包含了自然资源、民俗风情及农业生产设施等,此类资源均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劳动资源。例如利用当地历史博物馆中劳动历史文物展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劳动工具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指导学生对《传统劳动工具的制作与使用》《现代劳动工作的了解与使用》《未来劳动工具的研究与设计》等主题活动开展研究与实践。

4.中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4.1 开发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课堂体验

中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及劳动态度的重要教育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劳动教材中,针对劳动技能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家政、纺织、农作等,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及劳动的能力[3]。在具体的劳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基于课程目标,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使得教育主题活动贴合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及劳动实践经验。比如在教学《植物的播种》内容的时候,学校发送的教材中为学生安排了用一粒植物种子培养出幼苗的任务。针对这一内容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为学生演示植物播种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可以深刻地掌握种植方法。在学生掌握植物的播种方法后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植物播种活动,开展“播种,还大自然一片绿”的主题实践活动,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此外,劳动教育还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相关教师需将劳动实践同班级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开发教材资源,自己拟定实践主题,担任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如在植物种植的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自发利用班会开展以“植物种植”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纷纷将自己在种植植物过程掌握的方法分享给同学,相互交流经验,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此可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4.2 开拓学校资源,丰富劳动教育教学内容

劳动教育中,不能将教育局限在课堂中,而是需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做好劳动技能相关知识讲解的同時,还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4]。在学校层面,针对劳动主题活动资源的拓展,可从学校中积极寻找一些资源,如此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时间,还可拓宽劳动教育的空间,使得学生可真正体会到劳动教育带来的快乐感受。

在学校资源的开发上,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校园中卫生包干区、教师清洁、大扫除等卫生活动资源,开发出一些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比如针对学校被学生经常践踏的草坪,可以开展“自主管理——让校园变得更美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对草坪进行一些改造,同时学生对改造后的区域要自主管理。在主题活动中,学生用学校提供的改造资源进行设计,对种植的花草树木进行定期的拔草、松土、浇水、施肥及管理,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大大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

此外,针对学校资源,教师还需要结合劳动资源的特点,同其他的学科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在校内教师可积极开发及利用综合实践课、品德与设计、科学等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对实际学习的需求[5]。如利用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的“文化艺术节”这一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科技创新,学生均有强烈的参与积极性,个人或者合作制作诸如航模、船模、精美剪纸等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不但发挥自己的艺术素养,还在劳动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性的创新。

4.3 同家庭资源合作,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家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学生平常除了与老师、学生接触外,其他的时间均与家长相处,因此学生受家庭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家庭中,家长指导孩子进行一些家务劳作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或组建家庭积累基本技能[6]。由于家庭资源对学生具有较强的了解性,因此在开发家庭资源的时候,可与学校资源进行融合,以更有助于学生知识及身心的成长。

比如在学校中,可开展一次“吃饭那些事”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对就餐问题资源进行梳理,比如不排队、不珍惜粮食、食物制作无视学生健康等。在整理资源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在学生讨论后教师予以总结。在总结后教师提出与家庭活动相关的任务:在校文明就餐是基本的规范,在家中这些规范你都遵守了吗?关于这一任务,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后,第一时间在学生家长群中公布学校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并且让家长负责开展监督学生文明就餐的行为,在学校下次开展班会的时候可由家长自由发表意见与建议。通过学校与家庭资源的整合,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做到饭后主动洗碗,清理餐桌,这样有助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

4.4 挖掘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领悟劳动价值

在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中,教师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社会资源,开展有价值的社会劳动主题活动,使学生领悟劳动价值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7]。

在劳动教育中,教师需着眼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密切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将课本教材内容中的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8]。比如教学《面包房里的劳动》这一课,在课堂导入阶段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会不会做面包,学生纷纷表示不会。为此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就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制作面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面包所需原料及面包的具体制作。在教学完成后,让学生亲自到面包店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有条件学生可以自主制作出一个面包。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服务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让学生参加学校附近街道的大扫除、到一些种植基地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到养鸡场进行学习生产经营的经验等。通过社会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尽可能地为劳动教育提供服务,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积极进行探索,如在进行种植的劳动实践中,思考借助怎样的方式实现农作物的增产、怎样预防及杀灭病虫害等,这样不但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

5.结语

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在劳动教育中,相关教师为了提高教育效果,需积极开发与利用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资源,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进而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琰琴.因材施教 “活”水长流——蔺草资源在微主题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25(4):68-68.

[2]许玉珍.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艺术, 2012,14(4):61-62.

[3]郑小瑜.浅谈园本课程中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幼儿自主性活动课程”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22(3):33-35.

[4]周俊梅.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J]. 新课程学习(上),2011,17(3).

[5]胡雪.因为有你更精彩——谈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考试周刊, 2017,6(46).

[6]吴善忠.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师,2018.

[7]刘应玲.走进“小综”,整合课程,彰显新课程理念——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再认识[J].读写算:教师版, 2016,7(33):167-167.

[8]邵春瑾.劳动教育校内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J]. 赤子(上中旬),2017,26(7):313.

作者简介:

邵春瑾(1972年4月-),女,汉族,山东海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现任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实验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多次指导骨干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热衷于教学改革与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中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