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生态校园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2021-04-04戴智灵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学习

摘  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服务类平台或APP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领域开疆扩土。反观高校内部,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为大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综合性强的服务平台。而且,由于缺乏独立生态,大部分平台最终也只会积劳成疾。伴随着“十四五”提出的“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及Web网页开发MVVM模式的快速推广,设计一款拥有清晰定位和多元生态的校园服务平台已然成为未来校园内部软件的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校园服务平台;创新学习;多元生态;MVVM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1)18-0009-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 variety of service platforms or APPs have sprung up in various fields. However,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tailored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a real sense. Moreover, due to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ecology, most platforms will only become ill in the end.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haring proposed in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and the rapid promotion of MVVM mode of Web page development, designing a campus service platform with clear positioning and multiple ecology has 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campus internal softwar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ollege campus service platform; innovative learning; multiple ecology; MVVM

0  引  言

現代的互联网服务的蓬勃发展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加之大部分投资者只在乎短期利益,行业间竞争加剧导致内卷,以至于现存大量商业化服务平台内容逐渐趋于同质化。抑或是多个寡头的出现营造出了看似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却暗藏波涛汹涌的场面。各个网站或软件间相互抄袭,功能大同小异,在细分市场中恶意竞争,无一不对高校这块最后的净土虎视眈眈。虽然之前也有过高校内部服务平台的出现,例如各个大高校团队开发的“校园通平台”,但最后只有极少部分得以坚持到现在,并且,单一的生态模式在面对未来不可预见性风险的打击中无疑是毫无抵抗力的。

所以不管是市场中的各个巨头还是各大高校内部的师生团队,在面对高校开发相关服务平台时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隐患和问题导致项目最后走向终结。

并且,在现存平台中,能够找到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校园服务平台少之又少,所以研究出一款有着清晰定位和多元生态的校园服务平台的想法逐渐在我的意识里浮现。

既然是校园服务平台,那必定需要在已有平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就好像能在巨人的肩膀上盖房子一样。但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发现,我们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有平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不难发现,在大部分学生作品中,要么平台过于依赖学校给予的环境导致其只存在于实验室环境或只能束之高阁,要么是太过理论化而导致脱离实际,缺乏实践的产品只能是空洞无物的。这也解释了通过搜索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平台。

这一点警醒了我,那就等于我们需要从底层原理出发。这便是网站的定位和网站的多原生态理念。

1  项目设计分析

1.1  STP战略分析

1.1.1  市场细分

美国市场学家Wendell R.Smith于1956年提出市场细分理论。高校校园服务平台是特殊的互联网平台,不同于拼多多、学习通等平台,他应当是扎根于高校内部的、更注重学生体验的,通过市场细分,它可以清晰找寻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业务。

地理细分:一二线大城市交通便利,高校设施配备齐全,各类服务软件在校园内较为活跃,所以目标瞄准下沉市场。

人口细分: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群体。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校园服务平台的市场细分定位为下沉市场中的高校大学生群体。

1.1.2  目标市场分析

在确定了我们的目标人群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后我们再对人群进行细分寻找潜在分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中的研究和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在几个方面界定我们的主要目标市场大学生群体类型为:

(1)地理因素划分:

1)城市集群圈群体、城市半密集圈群体。

2)城镇密集型圈群体、乡镇疏松型圈群体。

(2)行为因素划分:

1)手机控、社交正反馈型群体。

2)消费正反馈型群体。

3)新媒体文娱型群体。

4)专业技术型群体。

5)校园KOL、KCL。

通过对目标市场人群进行细分化,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一套用户模型,而目标市场的打造便基于该模型进行。在该用户模型中,我们可以多维度地分层打造用户中心,以实现多元生态圈的基础部分,也为LBS模式、精准营销提供可能性。虽然是处在高校内部,内部市场生态也算良好,但是往往竞争和风险不仅仅来源于内部,某大厂模式完全可以在平台诞生之初凭借巨大体量干掉萌芽中新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功能大同小异的替代品。所以细分市场一方面也是在确定“杠杆着力点”,避开市场竞争的锋芒,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找潜在客户群体,为平台发展谋求更多的出路。分析设计目标市场,其实是从根源上赋予平台中心思想,即我为谁服务?要为他提供些什么?他需要些什么?等等,通过这种细分我们可以从本质上同其他同类平台产生差异化,营造个性化定制的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往往又相辅相成,而这仅仅是项目完整性规划的冰山一角。gzslib202204051036

1.2  网站设计分析

通过前面的STP理论分析,我们确定了我们的市场方向和目标人群,就好像有了士兵但却没有武器,所以我们要继续确立网站的基本模样。校园服务平台,究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一个变动很大的区间。通过观察大量的网站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服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有着清晰的方向,但是服务逐渐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外部竞争和内部矛盾愈演愈烈,软件和软件之间功能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比如购物软件的“轻社交”圈子日渐趋于“软件捆绑交流”和“自动发布用户购买商品信息”。在客户趋于饱和时,商家总是在想方设法压榨那一点点可怜的价值,结果就是用户体验直线下滑。

确立好平台模式不越界才是平台赖以生存的基本准则;确定定位以精准达到规模效益。

1.2.1  网站模式分析

现主流的服务平台主要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to-Consumer)、C2C(Consumer to Consumer)几种,部分平台内置O2O(Online to Offline)属性。

但鉴于我们是校园服务平台,所以过于商业的模式反而背离了初衷,需要在可商业化和校园服务之间寻找平衡点。

1.2.2  C2C模式O2O属性赋能的共享经济研究

在共享经济的相关的定义中我们找到了适合校园的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从诞生之初便蓬勃发展,通过其协同共享的理念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具有投入小、产出大、部署快、灵活性强、可扩张、投入立竿见影等特点。

在外部市场环境中,可用于解决产能过剩、社会存量资源重分配。而在高校内部,共享经济的双层产权结构便能够起到沉没资本的社会化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十四五”规划不谋而合。

共享经济入校园不新鲜,但由于共享经济具有难以量化指标的特性,校园内如何有效利用该模式至今也没有人交出满意的答卷。

那校园内部如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其实在《共享视角下“高校技能共享”商业模式可行性分析》中我们能够初见端倪。高校中的共享经济模式切实可行,在校园内部商品共享和技能共享反而能够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圈,以“租”代替“买”,学生自己便能够自给自足。例如闲置物品租借、专业技能交流共享等。平台只需要提供环境,这个生态圈便可以自动运转。

二手交易作为共享经济的特殊类型,在外部市场中,已有平台如闲鱼、转转等,但是对于高校内部,传统模式变得不再适用,特别是地域影响的因素尤为突出,以至于在高校内部产生空缺,二手交易极度依赖社交软件,缺乏保障。

因此,如果平台能够提供O2O的模式,无疑是闲置交易活动的催化剂,产生的收益反过来便能够反哺共享经济中的其他活动,形成一条独特的价值链,促进供需平衡。而这种点对点的协作生活方式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共赢带来更多可能,更能培养勤俭节约的高风尚。

2  项目开发分析

2.1  基于MVVM的多元生态

MVVM(Model–View–ViewModel)模式是一种可用于前端领域的基于事件驱动的UI开发平台,数据绑定的基础架构,基于MVC和MPV体系结构改进,更贴合前端开发的思维逻辑,具有“高内聚、低耦合”优点。

在我们所设想的校园服务平台设计中,提到了多元生态,何为多元?又从何谈起生态?

多元生态圈(Diverse Ecosystem):以互为作用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基础的经济单位,随着时间因素的影响,它们共同发展和相互影响,形成按一个方向或多个中心发展自身的圈层经济;在校园服务平台的设想中,平台不应局限于单方面提供某一服务,这样来说的话,平台就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在前面提到,平台的价值链是基于共享经济打造,而想要吸纳入共享经济转化为并平台多元生态圈的一部分,则必须保障多态三大基石不能被撼动,分别是:“泛中心化”“生态进化”“多维互联”。

2.1.1  泛中心化分析

泛中心化,同于“去中心化”,在Web2.0时代,去中心化的概念来源于“区块链”技术,即互联网服务场景都进行中心化的搭建,这样的好处在于服务比较集中,便于管理。但在我们的校园服务平台中应该遵循新的泛化原则,即产品应该去中心化地场景赋能,而平台功能则应该是“个人基元”+“连接”。用户才是平台的中心,而功能则是由用户自己赋能。

例如多元生态中,用户使用可能是平台的某一方面功能,使用什么由自己进行选择,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个性化的而非强制性的。例如某一用户群体只对共享经济感兴趣,平台便基于该特征个性化的为其定制和分配内容。另一群体喜好才艺共享便基于该特征再打造一个圈层,一个生态圈便有了多个中心属性。

2.1.2  多维互联分析

通过多个圈层多个中心化地打造,功能开放,根据使用特征进行关联,这样,圈层内部形成一套体系稳定发展,圈层与圈层之间又存在多種联系,把本来好不相关的东西通过服务关联,圈层间相互取长补短,服务给每一种服务赋能,多维度地基于服务相互联系,便产生场景变现的可能。

2.1.3  生态进化

生态进化是指生态系统朝着种群多样化、组织水平更高、生产力更大的方向发展。平台内部拥有多个圈层、多个中心化,多种联系,最后相互联结,形成场景变现,而线下线上的结合方式便是场景变现的有效途径,圈层愈多,泛中心化,平台便会从体量上取得优势,产生的收益效果反哺于多个生态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1.4  MVVM模式下vue框架应用分析

而以上复杂的思维逻辑则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云台,MVVM模式便是云台建造的设计图。通过数据分离视图的方式,加入前端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前后全分离充分,前端开发更注重实现,后端更关注数据。gzslib202204051036

基于该模式的vue框架更加简化开发场景。组件化的使用场景可以促使平台再搭建过程中将复杂的多元生态圈拆解为单独的模块搭建、复用,数据的双向绑定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数据可视化的工作量,最重要的在于,结合现代工具链、库的使用,在开发中较传统技术更灵活易用。

而后端分离更专注数据,这减轻了传统技术一定量的数据处理工作,为平台的特征模型计算提供更多的专注力。不管是前端还是后端,该模式从技术层面提高了代码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以及开发效率。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开发要求。

在本项目中,由于前端页面涉及面广,交互逻辑复杂,组件复用率高,所以选用该框架是再合适不过。

2.1.5  Git项目管理仓库搭建

Git是一种基于命令的指令控制系统,GitLab是一套利用Go语言编写利用Git实现的在线代码仓库软件,提供web可视化管理界面。在本项目中,我们在之前提到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软件生态,其使用空间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拓展。所以该套服务平台涵盖了小程序、Web端、Web手机端等,项目的分支遍愈发复杂,所以使用一套合理的代码分支管理软件从开发层解决了分支管理难得问题。

基于lightHouse的Ubuntu-04fF部署Git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及Git仓库相比于CVM,LightHouse更适合项目开发初期的小型平台搭建,并且经济性更高。

轻量用户服务器LightHouseGit仓库搭建代码为:

# Debian/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命令查看和创建git用户:

cat /etc/passwd|grep -v nologin|grep -v halt|grep -v shutdown|awk -F":" '{ print $1"|"$3"|"$4 }'|more

#创建git用户并设置密码

sudoadduser git

passwd git

Git仓库初始化:

# 切换为git用户

sudosu git

# 切换环境为/home/git内

cd ~

# 创建mySource文件夹存放项目

mkdirmySource

cd mySource

# 初始化叫cocisp.git的仓库

sudo git initcocisp.git

2.1.6  基于Web的GitLab项目管理仓库创建

通过创建GitLab仓库构建主分支main,我们可以对项目文档、项目代码分支进行高效可视化的管理,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如图1所示。

2.2  平台基本功能概述

2.2.1  项目拟实现功能

项目拟实现功能有以下几点:

(1)综合服务模块,提供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管理的可能,进行校园一站式服务的功能探索和支撑其商业思维模式的实践模拟。

(2)学习资源板块,资源分为两类,平台提供和学生、老师个人分享,通过合理划分定向推荐,用户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资源和内容。

(3)分享与社交板块,该部分也是平台最为复杂的功能部分,旨在通过个人用户的分享,提升平台的用户活跃度。

2.2.2  功能模块图

项目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3  项目研究综合分析

SWOT分析,一种用于分析竞争条件下态势的矩阵分析法,通过分析可以对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产品的后续工作开展起到发展計划制定、风险规避策略等。如图3所示。

优势(Strength):

(1)高校内部环境中,多元化生态力压其余同类服务平台。

(2)O2O模式,资本高效运作。

(3)目标下沉市场,规避风险业务。

劣势(Weakness):

(1)面对不同地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兼容性问题。

(2)市场体量小,外部市场扩张力弱。

机会(Opportunity):

(1)可以与高校达成技术合作,完成兼容性互补。

(2)运营无须大量资金,效益立竿见影,融资机会大。

挑战(Threat):

(1)面对大型平台的优势,瓶颈期跨越具有风险。

(2)线下业务的拓展中,易遭遇阻击。

4  结  论

校园服务平台目前近乎空白窗口,在日益矛盾的互联网思维逻辑中,用户反而成了各式各样软件的被支配者。每天疯狂的汲取碎片化的信息,原本就不是互联网创立的初衷。在校园内部,各种业务错综复杂,不适用的软件也让校园生活更加身心疲惫。那么一款高效的校园服务软件,以校园为业务背景,学生自发组织生态,协同生活,共享存量资源,利用学校平台作为杠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一切的主人公其实都是大学生自己。平台做到的只是以用户为中心,给予共创生态的接口——“个人基元”+“连接”。

新时代高校校园服务平台,应该以创新作为平台发展的驱动力,以用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生态化替代传统的结构化,多层次多维度发展才是立足于复杂市场环境而不被单线干掉的有效途径,面对未来不可控风险的冲击,理应存在抵抗风险的成本。运用前沿模式、框架、技术以完善自身的抗打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锐,陈芊羽,朱汪琪,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112-113.

[2] 李春悦,吴凌垚,郭永建.高校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8):57-58.

[3] 王鹤琴,朱珍元.基于MVVM模式的Web开发研究 [J].菏泽学院学报,2019,41(2):7-13.

[4] 王红环.共享视角下“高校技能共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J].时代金融,2018(20):317.

[5] 夏慧婷,谢云熙,张庆博.O2O商业模式应用研究——以高校外卖订餐APP软件设计为例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39-40.

[6] 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 [J].科学发展,2015(12):78-84.

猜你喜欢

创新学习
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理科创新学习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图书馆,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的几点看法
网络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