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日本明治时期近代化的失衡

2021-04-01蒋霜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近代化失衡哥儿

摘 要:日本的近代化之路始于明治维新,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被迫展开的外源型近代化。近代文学家夏目漱石一生坚持文明批判,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哥儿》中,他以讥讽的笔调,对日本的近代社会文明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本文以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为立足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日本近代化的失衡。以经济为重的发展思想,使得日本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受传统因素等影响,政治民主和思想自由发展不充分,导致高速的经济发展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最终走上用非正义手段掠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错误道路。在近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明治时期的日本虽然总体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并未得到彻底改革,许多方面的改革还是趋于表面化,流于形式,是一种失衡的近代化。

关键词:《哥儿》 明治日本 近代化 失衡

引言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大家,文明批判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他曾在多部作品中,揭露和批评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坦言:“要以维新志士般热烈的精神来创作文学。”《哥儿》正是夏目漱石基于自己在松山中学的教育经历而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内经济萧条、世风日下,弱肉强食的功利主义之风盛行。夏目漱石于此时创作出了《哥儿》,其幽默诙谐的文字背后,透露出对当时以金钱和权力为至高追求的嚣张跋扈的魑魅魍魉的冷峻审视。小说所暴露出的日本社会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值得我们考察和研究。

近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包含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层面,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均衡的近代化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高度相融。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正式走上近代化道路。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近代化的最佳捷径莫过于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在政府“脱亚入欧”的号召之下,西化之风席卷全国。透过小说中的教导主任“红衬衫”,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日本西化潮流之盛。作为校内西化潮流的领头羊,“红衬衫”时刻不忘卖弄自己的西学,“一见眼前有个人,便罗列出一大堆佶屈聱牙的外国人名”,这些人名都是他专门从《帝国文学》的杂志上学来的。“红衬衫”对西学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日本国內“西学热”的缩影。

小说的时代舞台为明治时期,此时,历经明治维新的新政府所推行的近代化政策是较为全面的,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实施“植产兴业”,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然而,不同于英国等“先进”国家始于内部动力的“自然生长”式的近代化,日本的近代化源于西方先进国家的入侵,是一场“后进”国家目的性极强的变革。外部环境的不利局面,再加上内部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得日本社会近代化难以均衡发展。本文基于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从经济、政治、思想教育三者的融合程度及互动关系入手,展开分析探讨。

一、突飞猛进的近代化经济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衡量近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工业更是近代国家的发展核心所在。明治政府深知这一点,在近代化进程中,将工业发展放到了最优先的位置,大力扶植近代示范性产业。在国家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日本已经基本建成近代工业体系,成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亚洲国家。这种工业硕果,在《哥儿》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哥儿喜欢在下课后,搭乘小火车到附近的道后温泉泡汤。这辆被哥儿称为“火柴盒一般的”火车,只有一节木制车厢,由蒸汽机牵引。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即使在不发达的地区,也已经有了象征近代化的蒸汽火车。

另一方面,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的迅速膨胀,也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经济崛起的丰硕成果。尤其是首都东京,更是成为日本对外宣传的样板。小说的主人公哥儿正是东京人出身,但是全篇几乎没有直接描写东京的繁华,而是将东京置于一个与松山对比的想象位置上。例如,哥儿在当地闲逛时,对当地的描述为“步行一日即可游览完毕”,“大街只有东京神乐坂一半那么宽”,“看遍其他所有地方,都远远不如东京”。这种对比,一定程度上可以侧面印证东京的发达。明治维新后,日本首都从京都迁往东京,东京不仅成为日本近代城市规划最大的试验田,也成为新政府向世界宣扬其国力和成就的窗口。东京等大城市的迅速崛起,可以说是日本近代经济崛起的见证之一。

然而,日本的这种经济硕果,当然不能完全归功于新政府的改革、进取。千本秀树就曾指出,通过经济发展跃入强国行列,对日本来说等同于帝国主义化、掠夺殖民地,以及挑起殖民战争。1874至1945年间,日本发动、参与了江华岛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等一系列侵略扩张战争,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发展是踏在被侵略国家人民的累累白骨上的前进。

二、逆民主而行的政治

政治方面,日本采取了渐进式的社会改良,保守的改良方式避免了社会的极度动荡,却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了近代要素与封建要素“奇妙的同居”现象。这种政治上的封建遗风在《哥儿》中的集中体现就是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

小说中,校长“狐狸”和教导主任“红衬衫”作为教育官僚在学校形成绝对权威,利用特权游离在学校制度之外。例如,“学校有值班制度,教员们轮流担任。但狐狸和红衬衣除外。我问为何这两人可以免除应尽义务,答曰:因享受国家任免官吏待遇之故”。教育官僚们不仅利用特权逃脱义务,还充分利用职权巧取豪夺、打击异己。哥儿和“豪猪”就是作为他们的”异己者”,而被排挤、陷害,甚至被迫辞职。至于其他“二流子”等众多教员,也是对教育官僚阿谀奉承、唯教育权威马首是瞻。例如,在讨论如何处分违纪住校生的教职员大会上,本来是黑白分明的事,校长“狐狸”和教导主任“红衬衫”却摇唇鼓舌,混淆是非,公然叫嚣学生无辜,教师有罪。其他教员竟然也都纷纷附和,一时,所有人都成了“狐狸”和“红衬衫”的同党。小说中等级制度的存在和特权阶层的横行,与制度改革的不彻底不无关系。

“要树立人际之间政治关系近代化的观念,首先必须否定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破除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等级贵贱思想。”政治近代化的过程即“政治民主化”的过程,明治维新虽然打破了“江户时代权力分立的封建统治结构”,构建起来的却不是近代化的民主政治,而是“以天皇为统治结构顶点”的“持续至战败的绝对主义天皇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本明治时期的这场政治转型其实是逆现代民主而行的。

三、流于表面的文明开化

在文化领域,日本的近代化之路同样充满波折。文明开化的两大重要措施——社会生活欧化、大力发展教育,在《哥儿》中均有体现。在社会风俗方面,小说中,教员穿西装,艺伎的唱词中混有英语,旅店索要小费等,都是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影响的体现。在教育方面,小说中的阿清在给哥儿的信中写“我不像现在的小姐那样能读会写”,则是明治时期女性获得受教育权的反映。

然而,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极其有限的,西方文明中近代化思想的精髓——民主与自由,被日本人视为与国家和集体相冲突而被抛弃。与之相反,日本的传统精神“武士道并没有因武士阶层的消亡而泯然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因天皇制政体统治的需要和对外侵略战争的刺激而在平民中入脑入心”。这种近代新兴武士道实质上已经成为政府宣扬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工具。从《哥儿》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普通民众对攘夷思想和民族情绪的热爱远远超过对自由和民主的热爱。小说中所描述的祝捷会上的文娱节目的场景,会场飘满彩旗,处处都是带有“帝国万岁”“陆海军万岁”字眼的装饰,显示了普通民众对战争的热情和支持。而作为国家后备军的学生们高唱军歌,高喊“万岁”,则反映了军国主义教育的洗脑之甚。

究其原因,日本作为近代化的后发之国,非常注重向人民灌输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从而将传统的武士道作为一种道德体系进行鼓吹和赞颂,而现代思想的精髓——民主和自由,明治日本卻并未真正参悟,甚至背道而驰。

结语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朝着近代化社会迅速发展。不同于西方的渐进式发展,日本的近代化是一种问题累积式的发展。起步较晚的日本对西方文明囫囵吞枣般全盘接受,在这一急功近利的过程中,种种失调、冲突也被频频暴露。《哥儿》正是这样一部反思后进资本主义国家“扭曲的近代”的作品,其文明批判主题也正契合了夏目漱石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明治的近代化只是一种表面的、机械性的变化,未能吸取现代文明的真髓。

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保持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关键。明治日本的近代化发展却缺乏这种相对的和谐:在经济上,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工业迅速发展、大城市急速膨胀;然而,等级制度、特权观念、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等政治、文化方面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强大而稳定的保障。本文认为,这种失衡是促使日本走上依靠对外扩张、掠夺资源而推动近代化进程的错误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夏名漱石.哥儿[M].林少华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2] 三好行雄.漱石書簡集[M].東京:岩波書店,1990:183-184.

[3] 千本秀樹.明治維新で人々は幸せになったのか[J].現代の理論,2018(15).

[4] 阿部和正.ねじれた近代『坊っちやん』における命名と移動[J].日本文学,2014(69).

[5] 郭小鹏.农地改革与日本战后农村城镇化[J].农业考古,2018(3):233-236.

[6] 白智立,全太明.日本的行政近代化:经验与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77-83.

[7] 陈慧晓.从夏目漱石《哥儿》看明治社会西方文化的渗入[J].名作欣赏,2017(36):102-103.

[8] 陈慧晓.夏目漱石《哥儿》中的教育界众生相[J].北方文学,2017(21):96.

[9] 张谷.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与老庄哲学[J].日本问题研究,2017(6):28-34.

[10] 张群梅.均衡与非均衡:中国近代化发展模式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8-32.

[11] 安善花,武欣.论日本近代化发展战略中的战争因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78-84.

[12] 王欢.由《哥儿》看夏目漱石对日本近代化的批判[J].青年文学家,2019(21):126-127.

[13] 许晓光.近代早期日本对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的否定[J].学海,2009(1):175-182.

[14] 赵岩.近代日本军队的武士道教育与对外侵略战争[J].外国问题研究,2018(4):93-100.

[15] 王娜,谷口洋志,李齐.日本区域经济差距:东京一极化与地方过疏化[J].东岳论丛,2019(6):96-105.

[16] 倪翠兰.日本初始近代化政治转型失败的原因[J].泰山学院学报,2007(4):54-57.

作 者: 蒋霜,四川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近代化失衡哥儿
李哥儿
狐女
狐女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