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提升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构想

2021-03-31谭雯于海兵杨志刚刘映前钟章锋

大学教育 2021年4期

谭雯 于海兵 杨志刚 刘映前 钟章锋

[关键词]国际化视野;科研创新能力;医药专业研究生

一、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传统医药专业的学科特性

传统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科,因其学科属性和内容的独特性,需要学生最终不仅要具备医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够学习并传承经典医药理论体系、提炼并发扬传统医药文化精华,在相关医药卫生等领域从事专业性工作。而对于现代医药专业研究生,则更强调在延续传统医药专业学科特性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国家重大需求,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且素质高,能够从事药品生产、分析鉴定、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多方面工作,成为创新精神、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三者兼具的医药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除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开展之外,中医药类大学也是人才培养重地。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中,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857966人、在校人數为2731257人、毕业人数为604368人,其中医学学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为95172 人,在校生271406 人,毕业生70708 人。据此,2018年全国医学学科研究生总人数(437286)占比所有学科总人数(4193591)约10.43%,所占比重不容忽视。以下,从几个维度对目前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与讨论。

1.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尚需继续加强,方式尚需多元化。目前,在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分析问题相对浅表、资料查询能力不足、调查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生搬硬套研究方法、基础实验技能欠佳、纵向深入思考能力薄弱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导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追求快速成果,疏于言传身教也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恰当做法。加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尚有待于提高和完善,整体便会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欠佳,水平参差不齐。

2.需进一步促进跨学科科学研究,在交叉融合中发散思维和拓广范畴。从跨学科交叉的程度及成绩来看,相比于医药学科本方向内交叉融合,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对较少,科研项目内容、主旨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多停留在医药学科本方向内的范畴和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即是在精分细化的基础上同时高度交叉融合,不仅依赖传统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渗透、交叉和融合,更倾向于拓展新的理论范畴和实践天地,因此,跨学科交叉也被普遍认为是增强科研创新性的必经之路之一。目前,国内与国(境)外知名大学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式成立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联合核心的技术手段与特色的资源优势,契合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已体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高校应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增加招生政策中学科背景的灵活性,甚至可尝试个性化制订跨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学生的培养计划,全方位促进多学科背景下的交叉性科研工作开展,并在交叉融合中发散思维和拓广范畴,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

3.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需要继续增加。近年来,国内各大学愈加重视对外交流工作和国际化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持续飞速增长。同时更多地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提前进入角色,参加各种暑期学校、交流交换项目,拓展国际化视野,感受国外教学方式与节奏,为有意深造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是目前高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同时,为鼓励研究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均以多种方式如联合培养、短期学习、实验室资源优势互补等,增加研究生输出交流份额,积极尝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多种形式。其中中外联合培养模式被广泛实践应用,也已形成几种较为成熟的具体模式,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公派出国(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国家公派出国联合培养研究生,再如由国内高校与国(境)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组织之间签署协议的校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通过课程学习、学分互认、科学研究计划等具体方式,短期以强化学术训练、提升科研成果产出为目标,长期以搭建深层次合作平台,推动科研能力整体提高为目的。同时,利用多渠道多方式如网上学术研讨、学术沙龙等,实现实时交流协作,互动学习,丰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外延。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津京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长期对外开放发展的发达区域来说,中部地区、东北三省、西北西南地区更加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对于西北地区,那些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区位节点,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活特点,发挥科研方向特色优势,开展以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开发特色产业产品、拓宽地区就业途径、助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旨目标的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通过与外埠的交流与合作,将本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二、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培养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主体的科研兴趣

要摸清学生科研兴趣的初始来源,从育人的角度量体裁衣,对学生个体采取针对性的科研兴趣激发策略,引导并加以支持,最终激发其个人本身的科研兴趣,增强其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归属感,最后乃至影响其职业理想与规划。例如,可开展文献分享活动,通过让学生自主挑选其有兴趣的科研文献,总结归纳,现场讲解,分享与评价的方式,从侧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思维方式和擅长技能,为下一步为其选定适合的科研课题方向打下基础。对于一些非常有创意且具可操作性的想法,鼓励一定金额经费预算下的预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预算、购买并结算、进行实验、收获结果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形成一个让学生完全自主负责的任务体系,教师仅从侧面监督最终成绩,让学生有自由度、发挥敢想敢干的精神,锻炼学生理论付诸实践的实操能力。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问题探讨模式、学生学术论坛模式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改进过去导师规定科研课题方向的单一方式,侧面引导和挖掘科研课题的产生,增强课题的可行性,让学生成为项目设计到孕育孵化全过程的主人,为其未来独立科研能力奠定前期基础。

在学位授予机制上,可参考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学位中学位互授的办法与经验,以及欧美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形式,再结合医药学科实验为主的特点,综合考虑项目经费资助与分担、学费与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评价要求等具体措施,探索出一条在国际化视野下联合实验室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新型培养体制。例如,如图1所示,通过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有效补充,依托国内单位进行合作课题的申报、管理、中期检查和结题,国外单位则辅助项目的开展和推进。学生在国内先完成主要课程学分的学习,而后在国外投入主要精力进行科研素质的培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仪器使用,具体实施合作課题的关键实验,参与科研动向研讨、汇报课题进展,形成先国内夯实基础、后国外技能提升的培养路线。依靠国内国外双方面的优势专长,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医药人才,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交流项目,增强双方合作单位的学术影响力,发表高水平论文,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

(二)导师方面

医药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可邀请国际著名学者、专家组织学术研讨会,使学生聆听到更多领域内的最新动态,了解到更多前沿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研究进展,采取互动交谈的方式,从科学研究入手延伸至职业发展、个人素质提高,最终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近年来,教育部的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为科研项目的文化背景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平台。例如其中的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大学生项目,通过一个月到一年不等的双方交流互访,以科研实践、文化交流、实地走访,增加双方研究生对对方学术和文化的深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科研项目的文化背景。此外,导师们还可选择国际原版教材教学,采用科研方向内最新的学术论文为参考资料,逐步建立基于国际化视野的教学体系。除通过更多的平台和途径之外,导师在认可成绩、制定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上,也需要注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判与奖惩制度。值得推荐的是,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普遍采取的团队管理思路,以项目负责人为问责主体,以科研成绩奖励直接给予项目负责人及研究生为奖励制度,鼓励研究生在项目组负责人带领下争取优异的科研成绩。综上所述,国际化视野下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如图2所示,除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拓展能力外,环境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是重要因素,需要综合评定考核学生,促进国际化视野下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学生方面

从学生角度来说,应该加强与国外导师的交流沟通,尤其在课题合作推进、具体实验内容实施以及回国后续研究中,形成正反馈和良性循环的模式。例如,在课题合作推进中,依托国外实验平台优势及其技术特点,充分利用和学习,不仅从申请课题的国内单位出发思考其可行性、创新性,也从国外单位角度出发注重课题的可延续性、新颖性。作为合作课题的具体实施者,学生应该意识到其赋予自己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发挥课题推进的积极影响力。在回国后续研究中,力求使学生达到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同时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应用国际化的视野协调项目的目的,为国内研究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纽带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国际视野下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具备科研与实践的能力是首要条件,从初始的思路想法到最终的设计实现,理论分析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始终贯穿其中。其次,创新拓展能力是重要保证。新思维萌发、新创意尝试、拓宽范畴、尝试跨学科交叉融合,是保证科研创新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增强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环境适应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从育人的角度对国际化视野下科研创新能力的外延含义。提升国际化视野下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导师主体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促进医药专业与时俱进地顺应发展需求,扩大国际影响,加快国际化人才科学培养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