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2021-03-31陈银忠薛灵潇

大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管类应用型校企

陈银忠 薛灵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验借鉴

为了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开始加速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方向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但由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教学资源陈旧等问题,近年来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据BOSS直聘发布的《2017年专业就业竞争力榜单》显示,经管类专业的竞争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有较大的改善,经管类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年初,在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最难就业的15个专业中,经管类专业占了三成以上。可见,破解当前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亟待突破的重要议题。

重庆某高校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市属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结合重庆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痛点,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重庆某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经管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超过90%。重庆某高校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成功探索,不仅大幅地提升了自身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通过提炼相关成功经验,也能为破解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加速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1-6],虽然形成的研究成果对地方本科院校提升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后,实践培养不足

大部分研究指出,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仍未转变,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等问题。据对收集的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所占比重仍较高,有的甚至超过80%。同时,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普遍存在着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无力及时更新实验实训基地软硬件等问题。据对重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步调研显示,50%左右的学生认为经管类实验实训基地的教学软件与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大量实践表明,培养过硬的实践能力是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实践教学环节的过分缺失必然会影响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加强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虽然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广泛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但真正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很少,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校企合作的对接性不强。大部分的研究认为,受功利思想及企业认识偏颇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仍较为淡薄,积极性不高,这使得校企在人才培养上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合作。二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缺乏积极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把眼光局限于校园范围内,对于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以及通过调研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新变化的热情不高,这使得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仍盲目地遵循以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固守陈规,创新思维培养缺乏

虽然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大部分研究指出,仍有相当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墨守陈规,导致学生知识体系被课程内容所局限,创新意识较差。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方式较为呆板,书本教学和PPT教学仍然是很多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简单的单向知识传授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低,上课效果不理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二是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据调研发现,教师选用经典教材进行授课的比重仍较高,虽然经典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过多地采用经典教材进行授课,将使得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实务、保险实务等,其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跨学科选修和通识课程较少,这使得学生将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思维视野狭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较弱。

(三)师资结构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与学术型教师相比,实践型教师通常在理论知识方面稍显欠缺,但其拥有的丰富实践经验则是学术型教师无法比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培养质量将取决于实践型教师的实践素养和合理配置。但大部分的研究指出,當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型教师的窘境。为了验证该结论,笔者对重庆某本科院校进行调研后发现,该校金融学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超过1000名,但配备的既熟悉银行操作流程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实践型教师仅有两名。此外,笔者所在高校也存在类似问题。由此可见,实践型教师缺乏严重制约着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造成目前实践型教师配置严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或提升自身办学层次的过程中,盲目地效仿研究型大学,致使在教师引进方面偏离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初衷,一味追求高学历、学术型教师,而忽视了实践型教师的引进和补充。二是受认识观念、办学条件、人才引进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难以从企业聘用有业界背景的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参与教学。三是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定位不明确,导致对实践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大部分研究指出,地方本科院校主动为本校教师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非常少。虽然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为本校教师提供了到企业挂职或任职的机会,但像高职院校那样形成制度化的实践型教师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仍非常少。

二、重庆某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重庆某高校共开设30个经管类专业,其中经济类专业11个,管理类专业19个,是重庆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规模最大的高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质量、上台阶,其在2018年4月制定的《重庆某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明确提出“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近年来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重庆某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其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以下将对近年来重庆某高校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探索和创新举措的成功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推进实践教学

近年来,重庆某高校在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上逐渐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上。首先,结合经济社会发现的新需求,不断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通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进一步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强调厚基础培养。二是通过适当压缩学时,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三是打通专业拓展课、通识选修课、高水平实践课的界限,提升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积极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重庆某高校利用多年积累的校友人脉资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现已与中国工商银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重庆迅腾科技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同时,为了推进企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实质性运行,重庆某高校与合作企业均签订了联合人才培养协议,以制度化的形式,定期选派学生到合作基地实践实习,由合作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实习表现进行评价,并将学生的实践实习表现作为学生综合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该高校的经济学院与重庆商社合作建立的校企合作基地获批国家级经济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策学院与太极集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与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获批管理学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最后,加大实践教学建设的经费投入。为了持续提升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近三年重庆某高校累计投入专项实践教学建设经费超过5500万元。目前已建成“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65个、4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日常校内实践需求。

(二)丰富教学方式及资源,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庆某高校将课程内容与课外各类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推动新技术在教与学上的广泛应用。例如,积极推动MOOC、SPOC等线上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推行混合式、翻轉式、对分课堂式等教学方式,通过在教与学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优化通识教育课程,鼓励各专业增加选修课比例,通过打通学科专业选修通道,实现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意识。三是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复合化发展创造条件。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竞赛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据统计,2018年学校共投入超过100万元经费,用于举办“创业模拟大学”“投资理财模拟大赛”“大学生创业仿真与小微企业成长”等竞赛活动,为学生广泛参与竞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举办的各项竞赛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竞赛项目。据《重庆某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2018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该校共有超过1000人次获得省部级(赛区)及以上奖励。

(三)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重庆某高校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高校教师单方面课堂培养是行不通的。近年来,其在教师配置上始终坚持“内培外引,校企互聘,专兼职结合”原则,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一方面,着力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的举措为: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录像分析与指导,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举办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例如,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教学能力、微课设计与制作、在线学习课程建设与应用培训和教学主题研讨会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拓展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三是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例如,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这不仅能够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诉求,而且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藩篱。

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和聘请创业、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家、合伙人及行业专家来校担任第二导师,并在校内定期开展讲座或者集中教授相关课程。据《重庆某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学校已聘请的校外导师超过260名。随着学校多举措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持续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不断提高。据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调查显示,重庆某高校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成才的满意度处于全市同类高校前列。

三、结论

基于以上对重庆某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笔者认为,明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定位,更新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管类人才的最新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培养方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建设经费投入,形成制度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型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等则是破解当前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主要举措。

猜你喜欢

经管类应用型校企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医药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年度图书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